大球與小球正面對決 勇士火箭爭勝的如意算盤

柯瑞將面臨嚴密看防。 美聯社

眾所矚目的與火箭季後賽大戰即將點燃,讓我們在賽前,一同看看這輪比賽的觀賞重點、雙方奪勝的機會點、可能的對戰內容,以及還有什麼其他看點!

為何第二種子火箭被看衰?

幾個原因加總,火箭很難不在外界評估中屈居劣勢。其一,西區第2種子火箭到第8種子灰熊之間,橫跨7個名次,卻僅僅只有4場勝差,整體可以視為一個實力都差不多的亂集團;其二,巴特勒(Jimmy Butler)加盟後的勇士,儼然是另外一支球隊,期間戰績聯盟第3,火箭這段期間雖然也不差,但排名第7就還是稍遜於對手。

最重要的,當然還是球星與經驗差距。火箭除了3年前曾一度入選的老將範弗利特(Fred VanVleet),現在僅有一位本季首次入選的全明星中鋒森根(Alperen Sengun);勇士三老皆多次入選,柯瑞(Stephen Curry)與巴特勒更是多年球隊當家球星級別,理所當然在「季後賽就是球星戰場」的鐵律下,會被外界相對看好,一如附加賽柯瑞轟下最後19分的其中15分,以及柯瑞與巴特勒合砍75分的關鍵戰致勝表現。

範弗利特(中)和格林。 路透社
範弗利特(中)和格林。 路透社

更且以這3位資深名將為首,加上眾多跟隨勇士走過王朝的綠葉球員,兩隊關於季後賽的紀錄更是天差地遠。

根據統計,這支年輕的火箭隊,全隊季後賽總得分為2380分,總共先發110場,其中有總冠軍經驗的範弗利特就佔了很高比例;反觀金州軍團,光柯瑞就有141場季後賽先發與3966分資歷,遑論還有巴特勒的116場先發、2534分,以及格林(Draymond Green)的140場先發、1825分。

當然,季後賽經驗從來不是絕對,一如雙方例行賽的最終戰,本該是一場「勇士必贏」的比賽,贏家卻是年輕的火箭。但綜觀季後賽歷史長河,這的確可以當作是一項相對優勢,事實上火箭的年輕,確實也在本季讓他們起伏不定。

格林和巴特勒將力扛火箭高大陣容。 法新社
格林和巴特勒將力扛火箭高大陣容。 法新社

本賽季休士頓可以分成3個階段,上半季的確表現出色,至1月28日,他們打出32勝14負戰績,但隨後遭遇到了瓶頸,輸掉接下來16場比賽中的11場,猶幸最後他們在主帥尤多卡(Ime Udoka)的帶領下,又重新站穩腳步擺脫低迷,在最後20場中打出15勝5負,從而在競爭激烈的西部鎖定了第2名席次。

樂觀來說,他們的確克服了亂流,但換個角度,這種年輕球隊的不穩定性,是否還會讓他們在季後賽再次撞牆?這同樣也是外界對火箭過關趨於保留的原因之一。

風格殊異的兩隊,大與小的對決

進一步分析兩支球隊,風格差異相當大。火箭陣容除了範弗利特,整體皆相當高大,兼且臂展與運動能力出色,這讓他們得以憑藉優異的身體素質,打出聯盟頂尖的防守與籃板。

亞當斯捍衛禁區。 美聯社
亞當斯捍衛禁區。 美聯社

火箭整季防守皆名列前茅,最終排名聯盟第5,成為球隊一月之後重新站穩關鍵的湯普森(Amen Thompson),尤其值得名列防守球隊討論,還有布魯克斯(Dillon Brooks)、範弗利特、格林(Jalen Green)與伊森(Tari Eason)等悍將,團隊抄截、阻攻排名與擾斷都在前段班。

禁區更有近期啟用於打恐怖兩大的森根與亞當斯(Steven Adams),當這兩位長人同時上場時,可以搶下超過一半對手未投進的球,這讓火箭在籃板與進攻籃板,皆遙遙領先全聯盟。

這項優勢,直接導致了火箭強大的二波進攻得分(18.1分),也讓總是被詬病進攻貧乏,禁區、油漆區與三分線命中率都排名聯盟後段班的他們,進攻效率居然還能名列聯盟第12。

波傑姆斯基。 法新社
波傑姆斯基。 法新社

相反地,巴特勒來到勇士後,為了將其效率極大化,勇士打起了更小的小球陣,更要求拉開空間、快速傳導跑位,以及射程要求等技術方面。

這自然成為外界認為的火箭機會點,只要能掌控籃板,並且採用優勢身材強勢對抗的焦土戰有成,火箭就有可能藉此壓制勇士取勝,一如本季兩隊最後一次交手,休士頓靠著湯普森領銜,搭配布魯克斯等多位球員的輪流盯防,讓柯瑞打出本季最糟一戰:10投中1、僅得3分,還外掛4次失誤,最後帶著勝利揚長而去。

火箭絕對不是毫無勝算。例行賽火箭曾4度將場均超過113分的勇士得分壓在110分以下,這就是他們的底蘊,一般亦預期湯普森將繼續於季後賽主要領防柯瑞。

格林挑戰籃框。 歐新社
格林挑戰籃框。 歐新社

這卻也是外界對於火箭的另一層隱憂:他們的強項到了季後賽,會不會被剝奪弱化?火箭的頑強防守,從貫徹主帥尤多卡的強悍意志作為起點,卻也因此極度講求高強度身體對抗,動作相對大而兇狠,以讓柯瑞喫鱉一戰為例,幾乎已到了擒抱程度,聯盟史上最佳射手還特別於中場休息時,與裁判表達強烈不滿。

但到了季後賽場,為了避免雙方火氣升溫甚至進一步衝突,為了球賽更流暢好看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抑或者單純是對於大市場、高人氣球隊的偏袒,吹判尺度很可能趨嚴或標準不一,這將等同直接拔掉休士頓最危險的利爪,甚至成為巴特勒與柯瑞頻繁上罰球線的提款機,而自己動輒身陷犯規麻煩。

森根。 法新社
森根。 法新社

不只普通犯規,嚴格吹判還可能製造本系列戰值得觀察的其他變數。

勇士方面也有兇狠如格林般的球員,隨時可能失控,但在這方面的控制,原本火箭就更容易招惹麻煩。布魯克斯例行賽累積16次技術犯規,格林也才13次;雖然總次數較少,本季範弗利特可是多達3次遭驅逐出場的狠人,前兩位出名惡棍型球員,也才各一次。倘若季後賽吹判尺度零容忍的趨嚴,勝負的天平很可能會快速傾斜。

除此之外,我們還是需要再次提醒大家,柯爾率領的勇士隊,一貫打的都是與聯盟最精英級別的小球,在巴特勒加盟後,且確實有重返過往榮光之感。是的,在他加入之後,勇士的籃板又更糟了,但為何這個長年問題,始終難以被針對打穿?

勇士其實一貫不怎麼畏懼傳統類型的長人,因為「唯快不破」,依靠小陣容的快速輪轉與下三路騷擾,總能逼得動作相對緩慢的傳統長人,往往在進入禁區時就已被優先拒止,甚至成為勇士打出擅長防守反擊的源源不絕子彈,這從附加賽禁區身材與對抗性不遜色於火箭的灰熊,全隊被狠抄13次,失誤高達19次,油漆區得分只小勝勇士6分,可見一斑。

範弗利特是火箭陣中少數季後賽經驗豐富的球員。 法新社
範弗利特是火箭陣中少數季後賽經驗豐富的球員。 法新社

柯瑞時代以來,幾乎每支對手都曾做過靠身高體能優勢擊潰勇士小球的美夢,但圓夢者有幾隊?這條路火箭仍然必須嘗試,但絕非想像中理所當然。

除此之外,勇士犀利流暢的進攻,長年來總容易讓人遺忘,他們也往往同時是聯盟菁英防守球隊,小球陣容的如意算盤其實是攻守雙向的,不僅僅是為了進攻考量,自巴特勒加盟以來,勇士其實已成為聯盟防守最佳球隊。

這個大VS小的系列賽分析最需要謹慎之處在於,絕不能僅僅簡單區分為防守VS進攻,事實上這是一支強悍的防守強隊硬碰硬一支攻守俱佳球隊(巴特勒加盟後聯盟淨效率第3,說明了一切)。

雙方取勝的如意算盤&其他看點

對雙方而言,由於極VS極球隊殊異的佈陣強項,從一開始就會跟過往勇士常見的季後賽對戰起手式類似,雙方的目標都將是先打到對手沉不住氣變陣為止,以掌握比賽的主導權。

巴特勒。 法新社
巴特勒。 法新社

手握近10年季後賽表現最傑出之二球員,柯瑞的三分外線與巴特勒的強攻討犯能力,以及兩位都是頂尖擅長的錯位球員,將嚴重考驗火箭的雙塔可行性,金州將試圖透過錯位與快打搶分,以逼迫休士頓跟著把陣容變小,從而弱化他們的體型優勢,以及防守與籃板強度,並打開內線得分。

反之火箭也會嘗試不斷透過籃板與禁區強攻施壓、打出年輕活力的快攻反擊,迫使勇士必須更多起用長人,這同樣會傷害勇士嘗試打出的拉開空間與快速傳導跑位流暢球風,雖然他們在這方面也經驗豐富,但主要輪替已有格林、巴特勒與小裴頓(Gary Payton II)可以策略性放投,比如若果得讓魯尼(Kevon Looney)多上場,這終將為現在的勇士帶來嚴格考驗,因為火箭絕對樂於跟勇士多打身體對抗的比賽。

個別來說,火箭首先當然是期望吹判尺度,能允許他們打出自己最想要而盡量不受限的防守強度與風格,以限制住柯瑞與巴特勒的速度,並且控制節奏,且如上所述,試圖鎖定幾位特定對手放空外線,應該會是預期中的策略取捨。

火箭擁有強悍的防線。 路透社
火箭擁有強悍的防線。 路透社

但火箭始終最大的問題還是進攻,第12的進攻效率能否延續,端看籃板與2次進攻,但其他方面,火箭著實是支命中率糟糕的球隊,真實命中率是聯盟倒數的第24,唯一好消息是,這數字進入2025年有提升趨勢,陣中亦缺乏頂級無解的菁英得分手,

場均最高的兩位格林與森根都僅在20分上下,爆發力亦普通,球隊需要以格林(Jalen Green)與布魯克林為首的鋒衛球員提高投射命中率與穩定性,特別是三分火線,他們同樣需要幫內線長人拉開防守,同時亦有必要回應灣區電台主持人,他們只是身材高大運動能力好,它們就只是有一堆庫明加(Jonathan Kuminga)而已的嘲諷。

另方面,被視為陣中最好的進攻球員,火箭需要想辦法幫助森根遠離格林,從而將他團隊進攻中樞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進而打出多點開花,這一點上雙方主帥與兩位球員的鬥智,將很有看頭。

穆迪。 路透社
穆迪。 路透社

除此之外,火箭還必須避免自己於「關鍵時刻Clutch Time」之前陷入落後,作為一支西區第二種子球隊,火箭在「Clutch Time」的得分與進攻效率,都落居聯盟後段班,有效命中率與真實命中率更是分居倒數的第29與第30,休士頓絕對不樂見在比賽尾聲球隊還處於落後或哪怕僅些微領先,相對平庸的進攻,始終不利於關門。這也將更凸顯老將範弗利特在此輪季後賽的關鍵性,球隊需要他穩定節奏、組織進攻與減少失誤,並且他也是被驗證過的關鍵時刻球員。

最後,火箭還能期望主場優勢成為X因子,本季火箭主場戰績排名聯盟第6,若果他們能如願守下前兩戰主場賽事,真的就將難言誰能勝出。

勇士方面,如何延續例行賽聯盟出手第2多、命中第4多的三分火力,會是對抗火箭的關鍵,在這般風光底線,其實仍有球隊除了柯瑞與巴特勒以外,二線得分手相對不穩定,以及多位球員可能被對手放投的隱憂。

球員們必須都做好空檔投射懲罰對手的信心準備,一如巴特勒於附加賽果決出手5成三分命中率的氣魄,他說:「我可以投籃,不投三分球只是我的選擇」,但必要時他還是會投,勇士仍需綠葉球員們的奧援,以針對火箭防守端常用以保護長人的區域防守以及意外低效的換防,火箭則絕對期望看到對手陷入過度依靠兩位老將球星的窘境。

巴特勒與柯瑞。 路透社
巴特勒與柯瑞。 路透社

令人振奮的消息還有,「季後賽巴特勒」是真的已在近期颯爽上線。

在勇士隊的前29場比賽中,巴特勒出手從未超過17 次。從未得30+分,但在他們最近連續兩場攸關排名的關鍵賽事中,他的每場出手飆升至20次,分別攻下30與38分,其中包括27次站上罰球線,格林說道「他現在瘋了,就像,『我必須拿到球!』」。勇士可以期待,那支因為巴特勒的到來,變得高罰球、低失誤、球權次數大增,還幫助柯瑞大解放的攻守菁英球隊,能隨著他的再變身而更上一層樓。

雙方的用人調度,是另一項沒有煙硝的決戰看點。例行賽火箭的可用深度顯然較佳,但季後賽是全然不一樣的戰場,每支球隊都會走上縮短輪替陣容,更無保留操勞先發之路。

但畢竟勇士三大主力都已超過35歲,還要面臨身材與體能雙重劣勢,乃至預期防守焦土戰的高強度,主帥柯爾(Steve Kerr)是否願意放寬調度人手,又是否會影響勝負誰屬,值得觀察。

魯尼往往在對抗大陣容時,會率先受到柯爾的信賴,負責上場與對手肉搏卡位,但這系列賽勇士優先考量的或許還是拉開空間,有三分射程、灰熊戰就受重用的波斯特(Quinten Post),很可能成為另一位可用奇兵。

庫明加。 路透社
庫明加。 路透社

當然,外界最關注的還是從季末到附加賽,都被屏除於輪替之外的庫明加,本季他與火箭4次對戰,繳出場均21.3分6.8籃板,投籃命中率50.8%,三分命中率42.1%的絕佳數據,堪稱陣中對休士頓淨效率最高的球員,也因此連格林都認為他將火箭系列賽被重新起用。

與休士頓的身高手長年輕有活力大軍相比,橫看豎看庫明加也的確是勇士陣中身體條件最適合派上場周旋的球員,究竟他能不能解凍?還是我們將看到季後關於庫明加是否續留勇士的延長賽開打呢?大家都在看。


標題:大球與小球正面對決 勇士火箭爭勝的如意算盤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