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矽谷頂尖創投公司Union Square的創辦人威爾森(Fred Wilson)以自身的投資經驗總結出創投產業的冪律分布法則。
他說:「在我三十年的投資生涯中,三分之一的投資案血本無歸,三分之一的投資案遠低於預期,只有三分之一的投資案收益與預期一致。但是,一〇%的投資案獲利通常能抵消其他損失。」
他認為,大多數創投組合都符合冪律分布法則,也就是說其中少數幾個高報酬投資所帶來的獲利會遠遠超過其他的投資收益。
例如在一個有二十五家投資企業的組合中,前五家投資企業將帶來八〇%的獲利,最後十家投資企業將產生五%的獲利,剩下的中間企業則帶來剩下一五%的獲利。
然而,我們也不該忽視冪律分布的前提是市場並非完全效率市場,此時,常態分布已經失效。
在傳統經濟學的假設之下,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長期超額報酬為零,因此,我們應理性看待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不應簡單的認為哪一種投資方式一定贏面較大。
有時候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購買不同種類的基金報酬率差別很小,很多時候不如買指數基金。
蒙格曾說,大部分基金不如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管理費用低,而且不會收取績效費,投資過程非常透明,是獲得超額報酬的有效途徑。
主動投資可以賺取績效費,但是損失空間也更大,適合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人。更進一步來說,短期內獲利的基金並不少見,但是能保持基業長青的基金少之又少。
(本文出自《》作者:陳超)
標題:矽谷頂尖創投大咖30年投資生涯幾乎血本無歸 靠「10%獲利」抵消損失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