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國會在推動一項制裁法案,其內容是制裁任何與俄羅斯有業務往來的國家,而特朗普對此評論表示,他感到非常滿意。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屬於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國。
換言之,美國國會推動的這份法案如果落實,那麼這就等於是衝著中國來的。
因為美國共和黨議員推動的這份法案,雖然是為了針對俄羅斯。
但這份法案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精準地指向了俄羅斯能源最大消費國,那就是中國。
而且對於這一法案,我們必須提到近期中美關係微妙的“休戰”。
回顧近幾周,特朗普政府在外界壓力下,不得不暫停了部分升級的對華限制措施,甚至取消了10%關稅。
然而,如果我們因此認為特朗普會就此放棄對中國的戰略壓制,無疑是天真的。
畢竟對於一個將大國競爭視為核心任務、並以“贏”為最高準則的領導人而言,暫時的戰術調整,肯定不意味着他的戰略就會出現轉向。
特朗普此次公開支持《制裁俄羅斯法案》,恰恰是其不甘心的最明確信號。
他無法在直接的對華貿易戰中迅速取得壓倒性勝利,那麼我們就要小心,他會開闢一條“側翼戰場”,以制裁俄羅斯為名,對中國進行惡意打壓。
說白了,這可能是他對中國的一次新試探,而且對於國內支持者,也能展示一種所謂的姿態:那就是他並沒有退縮,只是在尋找新的發力點。
而且此次法案的深遠意圖,還在於它對全球力量格局的撬動。
因為它既是針對中國和俄羅斯,而且值得警惕的是,這還有可能是特朗普敲詐全球的一種新手段。
之所以這麼說。
其中道理並不複雜,此前特朗普對全球發起貿易戰,除了中國之外,基本沒有國家敢於奮起反抗特朗普。
這種現實,肯定也會特朗普嘗到甜頭,那就是他知道全球很多國家,根本不敢反抗美國,他也就能夠採取更多的手段,撈取更多的利益。
更為關鍵的是,特朗普可能還想利用這份法案進一步撕裂全世界,比如以此要求印度、東南亞等國家直接站隊,脅迫這些在與俄維持必要經貿往來的國家,徹底倒向華盛頓。
要知道,目前哪怕是日本都跟俄羅斯保持着一定的能源聯繫。
換言之,這份方案其實也能脅迫盟友國家進一步遠離俄羅斯。
因此,面對這樣一份迂迴卻尖銳的挑戰,中國沒有退縮的餘地,歷史的經驗也表明,退縮只會招致更進一步的進逼。
可以預見,如果這份法案最終落地,中國的回應將必然是綜合且有力的。
在戰略上,中國料將進一步深化與俄羅斯的全面戰略協作,並加強與歐盟、東盟等力量體的溝通,瓦解美國構建單一性反華聯盟的企圖。
在經濟上,中國可能會加速構建更獨立、多元的全球貿易與金融結算網絡,弱化美國制裁的威懾力。
在輿論與道義層面,中國將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反對任何形式的單邊主義和長臂管轄,爭取更廣泛的理解與支持。
總之,特朗普對制裁與俄貿易國的欣然支持,從某種程度來說,意味着他並沒有在對華貿易戰中認輸,更不打算離場。
他目前可能正在醞釀換一個戰場,重新整備,準備與中國進行又一輪的較量。
這場圍繞制裁與反制裁的博弈,再次揭示了中美關係的嚴峻現實,那就是兩國之間的競爭是結構性的、長期的,且將在多個領域以各種形式持續上演。
對於中國而言,挑戰依舊嚴峻,但唯有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原則,勇於鬥爭,善於周旋,才能在這場關乎國運與世界未來格局的博弈中,捍衛自身的發展權,並為全球的穩定與繁榮開闢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