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後他成了志願者!巨集福苑的醫生為居民在小區內義務診療


居住在巨集福苑小區的樑鬆,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鍼灸醫院的一名執業醫師。在小區實行封控管理的第一天,他就報名成為了志願者。除了日常為隔離居民運送物資、維持秩序,樑鬆還利用醫學專長,成了頻受居民點讚的“急救專家”和“線上醫生”。


10月28日晚6時許,62歲的佟寶林忽然感覺心臟不舒服,家屬在撥打120的同時,聯絡了社羣工作人員尋求幫助。心臟病發作的最佳搶救時間只有短短几分鐘,得知老人的情況後,樑鬆立即穿上防護服,拎上急救箱奔赴病人家中。

當時老人正躺在沙發上,胸悶心慌,嘴脣發紫,呼吸急促,語言表達有些不清楚,家人已經協助老人服用了硝酸甘油。“我是志願者,也是醫生。”說明來意後,樑鬆開始問診救治,老人有些暈針,樑鬆便採用穴位按壓的方式為老人緩解不適。醫治中,需要摘下老人的口罩觀察舌苔,身處隔離區的樑鬆卻絲毫沒有退縮,“沒事兒,不怕,我是醫生。”他一邊給老人按摩,一邊安慰道。漸漸的,老人的症狀緩解了不少,心臟和脈搏跳動也趨於平緩,等到救護車來時,老人已經基本緩解了。

佟寶林感慨地說:“小區處於隔離封控中,樑醫生卻冒著危險來我家提供救助,真的特別感謝他,樑醫生救死扶傷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除了為居民緊急施救,樑鬆還為處於高負荷運轉中的社羣工作人員提供了醫療救助。一位保安突發癲癇昏倒在地,口吐白沫,抽搐不止。樑鬆連忙在他的口腔中塞進物品防止咬傷舌頭,並對他進行了鍼灸治療。經過十分鐘左右的救護,保安甦醒了,樑鬆指導保安服用藥物後,又耐心地跟保安隊長交代了各種注意事項。

延伸閱讀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釋出關於涉疫情防範等方面的安全提醒


“今天給孩子喂完過敏藥忘收起來了,他自己可能又吃了一顆,要不要緊啊?”“孩子內眼瞼長了東西,群裡有沒有醫生給看看?”……小區封閉期間,樑鬆還成了有名的“線上醫生”。他邀請4位一線醫院的醫生朋友一起,在微信上建起了“醫療群”,居民居家時遇到健康問題都喜歡來群裡問問,醫生們還會針對老年人、兒童常見的疾病或慢性病提供用藥指導和建議。

當問及為何要參與社羣疫情防控時,樑鬆說:“我是醫生,當志願者、救護病人都是我的職責和本分。”此外,這次疫情也讓樑鬆有不小的收穫,“封控前,很多居民間都不熟悉,大家可能一年都不會打一次招呼。因為這次疫情,我們除了有醫療群,還有跑步群、美食群等等,溝通交流多了,居民們的關係親密了很多。等小區解封了,大家可以一起跑步健身、吃飯喝茶,這種鄰里關係就像回到小時候大雜院裡似的。”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