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的表】從1850年开始,摩紋只做一種表

【林北的表】從1850年开始,摩紋只做一種表

去年,百年靈母公司取得‬宇宙(Universal Genève)品牌,並決定將‬宇宙‬復興‬的‬消息,引發國內外鐘表愛好者廣泛關注。近日三只Polerouter以最原汁原味的形式回歸大衆的視野更展現了復興的穩步推進。

近年來,隨着小衆制表與獨立制表領域的蓬勃發展,消費者對多元化與獨特性的追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許多曾經輝煌一時、積累了大量經典作品的品牌得以重煥生機。宇宙正是這些“寶藏”品牌的縮影。還有個歷史同樣悠久的品牌,也經歷了與宇宙相似的發展軌跡,在近年也取得了成功的復興,這就是摩紋(Marvin)。

展開全文

Didisheim兄弟

200年前的‬瑞士‬制表業‬與‬如今,其實‬並未有‬本質的‬不同‬。都是‬依靠‬成熟‬穩健的‬供應鏈‬,最終‬匯聚成‬優良‬作品‬。19世紀,瑞士制表業快速發展,不同工坊分工協作‬生產特定零部件,然後匯集到力洛克和拉紹德封‬組裝成整表,這套模式‬是‬瑞士制表界延續至今的根基‬。1850年,鐘表機械工程師馬克(Marc Didisheim )和他的兄弟伊曼紐爾(Emmanuel Didisheim)決心成爲瑞士制表供應鏈中的一員,Didisheim兩兄弟‬在瑞士索伊米亞建立了一座機芯廠,這是摩紋表的起源。

M&E Didisheim制作的機芯在兩人的努力下,機芯廠迅速發展,成爲當時索伊米亞最重要的機芯制造商。1884年,Didisheim家族‬決定‬,以兩兄弟的名字注冊爲品牌“M&E Didisheim”。

19世紀至20世紀初,Didisheim絕對是瑞士制表界最重要的家族。馬克與伊曼紐爾的‬另外一個‬親兄弟雅克‬(‬Jacques Didisheim)在‬1860年‬成立的‬Fabrique Juvenia Didisheim-Goldschmidt et Cie的制表工坊‬,是‬Juvenia尊皇表的源頭‬。他們的表親莫裏斯(Maurice Ditisheim)創立了Vulcain窩路堅表。另一位表親保羅·伯納德(Paul Bernard Ditisheim)則創立了Solvil鐵達時。摩凡陀(MOVADO)也出自這個制表世家,由Achille、Léopold和Isidore Ditesheim三兄弟創立。

Albert Didisheim et Freres音樂懷表

1891年,馬克的五個兒子亨利艾伯特、埃德加、伊波利特、伯納爾德接受了‬家族‬的‬制表生意‬。在‬五‬兄弟‬通力協作‬下‬,機芯廠‬進一步‬發展爲‬具有‬成表‬裝配‬能力‬的‬綜合型‬工坊‬,並命名爲‬”Albert Didisheim et Freres”。

隨着生意的騰飛,他們不再滿足於作爲制表供應鏈上的幕後英雄,決定正式走上前台。1893年,五兄弟在瑞士伯爾尼正式注冊了商標“Marvin”,也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摩紋表。次年,他們將工廠遷至拉紹德封。

摩紋表從誕生伊始,就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並在美國市場大獲成功。隨着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摩紋進入了快速擴張期,並在1912年於汝拉山谷地區,創設分廠。

1912年,摩紋推出旗下第一枚手表,是那個懷表世代邁向手表世代的先驅。1918年,摩紋表成爲拉紹德封地區最大的鐘表廠,擁有超過300位制表師。1921年,摩紋被瑞士著名鐘表雜志 Journal Suisse de’Horlogerie稱爲瑞士鐘表業成功之典範。

20世紀初葉,隨着汽車的蓬勃發展,人們對於駕駛手表的需求开始出現。摩紋表也同當時其他很多品牌一樣,在駕駛手表上不斷創新,推出了許多經典的駕駛手表設計。如圖中海報,摩紋曾在1930年代推出完美符合手腕彎曲弧度的駕駛手表。

1930年代,在那個裝飾主義藝術最後輝煌的浪潮中,摩紋向市場輸送了大量具有典型裝飾主義藝術的腕表,摩紋將天馬行空帶給了制表業。

1930年代起,摩紋爲法國制造的軍用計時碼表,在抗擊納粹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直到法國投降。與那些向軸心國和法西斯屈從的鐘表品牌相比,摩紋與歐米茄等瑞士鐘表品牌始終堅持正義,積極支持盟軍,協助了大量軍用時計,爲二战的勝利做出了傑出貢獻。

摩紋的“架空表”曾引領1940年代末的時計革新潮,這種極具視覺張力的設計,將表盤和機芯“架空”了,極具辨識度。

憑借着廣泛的市場份額,摩紋在1940年代推出了相當多經典的腕表,涉獵各種制表領域,摩紋已然成爲當時舉足輕重的大衆品牌。因此,瑞士拉紹德封國際鐘表博物館將摩紋表作爲“年代腕表”收藏入館,以代表那個年代的腕表風尚。

二战以後,摩紋調整了經營策略,其在手表機芯領域建樹頗豐,主要來自於同傳奇機芯廠Election的緊密合作。摩紋不僅是Election股東,二者還是Numa-Droz街上的鄰居‬。這種關系‬,非常‬像是‬當今‬愛馬仕‬與‬帕瑪強尼的‬關系‬。

[1945年摩紋與Election合作研發的摩紋5系手動機芯是當時制表界公認的名機。在獨佔期結束以後這枚機芯還被Cyma、浪琴、真力時、GP等諸多著名品牌使用可見其素質之高。摩紋與Election機芯廠的這種合作模式在日後演變出了一種專有名詞稱作“專機”。即品牌與機芯廠合作开發專用獨佔機芯某種意義上類似於自產機芯。在制表界有相當多經典案例例如AS機芯廠與美度合作的917P專機玉寶與拉瑪尼亞合作的137計時專機等等。[1945年摩紋與Election合作研發的摩紋5系手動機芯是當時制表界公認的名機。在獨佔期結束以後這枚機芯還被Cyma、浪琴、真力時、GP等諸多著名品牌使用可見其素質之高。摩紋與Election機芯廠的這種合作模式在日後演變出了一種專有名詞稱作“專機”。即品牌與機芯廠合作开發專用獨佔機芯某種意義上類似於自產機芯。在制表界有相當多經典案例例如AS機芯廠與美度合作的917P專機玉寶與拉瑪尼亞合作的137計時專機等等。

1950年,Election機芯廠爲摩紋开發了新款Cal.700手動機械機芯,在摩紋獨佔期結束後,Election將其命名爲Cal.875機芯,並賣給浪琴成爲浪琴Cal.490機芯。1990年代末,瑞寶曾採購該庫存機芯,重新打磨與升級後,成爲瑞寶Cal.C112機芯。

1950年,摩紋成立100周年,此時的摩紋已成爲了經銷遍布70多個國家的全球性知名品牌。爲了慶祝品牌誕辰100周年,摩紋不僅推出百年紀念表,更重新調整了策略,在技術开發上進行更深層次的布局。

比如說,摩紋針對當時手動腕表的最大痛點———發條斷裂問題進行了攻克。自1950年代起,摩紋與Henry Paulson發條廠合作,研發出全新的Vimetal發條。這種發條不僅耐磁,還具備防斷裂的特性,成爲摩紋手動機芯的祕密武器,並從摩紋百年紀念腕表中开始搭載。

親民的形象,也讓摩紋表不出意外的成爲了工人階級的象徵。在‬那個革命風起雲湧的1950年代,有許多革命家也是摩紋的用戶,這當中最爲知名的就是切格瓦拉。在當時,摩紋手表被視作左翼進步思潮的象徵,被媒體稱作“革命手表”,被受許多知識分子與青年的追捧。

作爲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瑞士在1950年與新中國建交。同年,中方‬代表團‬赴‬瑞士‬訪問,瑞士以象徵着革命的摩紋‬表作爲國禮,贈予‬中方‬代表團‬。

战後的1950年代,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开始追求“金色之物”。然而,由於貴金屬價格的高企,很容易入手的包金和鍍金表變得更受青睞。鍍金與包金表的問題在於耐刮與持久性,爲了解決這一難題,相較於行業內主流的20-40微米鍍金,摩紋开發了更加舍本的400微米鍍金方案。正如1954年的這篇廣告所言:“摩紋爲腕表披上了豪華的金甲。”

1950年代的摩紋是大而全面。摩紋憑借着大體量,從各大機芯廠獲得了不少優質機芯,進而开發出各類歷法題材腕表,從基礎的星期日歷,再到更爲復雜的年歷,以及年歷計時碼表等等。

1950年代的摩紋,絕對是佼佼者。摩紋的一些高級珠寶女表曾是上流社會的交際之表。其中作爲著名的就是女星夢露曾擁有的摩紋鑽石女表。

Didisheim家族‬中‬流傳着‬一種‬熱愛‬速度‬的基因‬,家族內‬的多位‬成員‬都是‬汽車的‬狂熱‬愛好者‬,反映在‬制表上‬,摩紋‬就曾‬推出過‬衆多‬與‬汽車文化‬相關的‬時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50年代摩紋推出的輪胎表,這種創新時計即是鐘,也是懷表,在傳統懷表的基礎上,套上了輪胎套。

在佩戴方式上,輪胎表也是極具新意,它不是戴,更多時候是佩,可以掛在很多地方成爲一個時間的配飾。

其中最著名的擁有者是英國退位國王愛德華八世。他曾在法國的別墅中長期擺放這款輪胎表,長達30年之久,導致輪胎出現裂紋。後來,愛德華安排女僕將輪胎套拆下並丟棄。在愛德華過世後,辛普森夫人將包含這枚摩紋在內的遺物交給了拍賣行。

荷蘭航空公司‬甚至‬將‬輪胎表‬配備給‬空姐‬,將‬輪胎表‬別‬在‬空姐‬制服‬駁頭處‬,成爲當時‬荷蘭航空‬的‬一大‬特色‬。

同宇宙表和勞力士一樣,摩紋表與航空公司的合作,也其品牌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1955年,摩紋與荷蘭航空公司聯手合作,爲空姐空乘以及飛行員定制精准的飛行腕表。同時,還兼具優雅的高級設計,以‬符合‬荷蘭航空公司的定位。該表被命名爲Flying Dutchman飛翔的荷蘭人,這是當時當時荷蘭航的著名代號,其典故源自海盜傳說,象徵着無盡的路途。

摩紋與荷蘭航空公司的合作長達十余年,後續Flying Dutchman成爲摩紋的一個系列,迭代了衆多經典款式。

除了搭載560手動機芯的常規款外,搭載580機芯的自動上鏈款,這枚580自動上鏈機芯是摩紋與AS機芯廠合作的產物,擁有極佳的性能,輕松應對航空衝擊,後期的580 CP機芯更是通過了天文台認證。

輪胎表與飛翔的荷蘭人這兩塊時計,無疑成爲了摩紋在1950年代的代名詞,也是那個時代摩紋載入人類制表史的佳作。

摩紋不僅與荷蘭航空和法國航空,在航空領域展开合作,在陸地上也沒有落下。1950年代,摩紋开始發力投身於體育事業,家族第四代掌門人皮爾就是一個狂熱的體育愛好者,其曾親自駕駛摩紋贊助的賽車參加多項公裏比賽,爲品牌進行宣傳。在賽車領域,摩紋可謂收獲了相當大的成功,瑞士著名賽車手圖洛·德·格拉芬裏德就曾佩戴摩紋參加比賽。

皮爾作爲賽車的狂熱迷,自然在賽車時計上頗爲感興趣。在1950年代,摩紋憑借着Venus機芯與Valjoux機芯的出色性能,推出過許多相當多出色的賽車計時碼表。

甚至‬摩紋‬還與‬瑪莎拉蒂有過‬合作‬,在‬1950年代中‬葉‬到1960年代初的‬幾年間‬,摩紋‬是‬瑪莎拉蒂在Targa Florio賽事中的合作夥伴,爲瑪莎拉蒂打造賽事計時碼表。

1950年代末,鬧鈴表开始快速流行。摩紋开發了許多有意思搭載AS鬧鈴手動機芯的‬鬧鈴表‬,特別是具有凌厲棱角的WAIUP腕表‬。

1960年代,隨着機加工技術與新材料的投入運用,機械機芯开始變得越來越薄,超薄手表开始大量出現。摩紋作爲一個擁有海量產品线的品牌,自然不會落下超薄機械表,1961年,摩紋率先推出超薄手動機械腕表。

17鑽的手動機械機芯在1960年代,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時代機芯”,許多品牌都开發了相應的17鑽手動機械機芯,這種‬機芯‬結構‬精簡‬耐用而‬精准‬。摩紋的‬620機芯‬就是‬17鑽‬機芯‬中的‬代表‬,摩紋‬‬與FHF機芯廠合作,在FHF 72機芯的基礎上,开發出了‬摩紋620手動機械機芯。從1966年开始,620手動機械機芯成爲了摩紋的主力機芯。後期,摩紋在620機芯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升級,將原本的18000振頻提升至21600頻率,命名爲621機芯。

摩紋在1960年代的時代關鍵詞是精准,摩紋在天文台認證領域持續發力,力求將獲得天文台認證的精准時計(Chronometer)普及給普通消費者。表盤上凡是標記有Chronometer字樣的時計,皆表示其通過天文台認證,達到法定標准。在這場天文台認證發力中,尤其以摩紋的Victory系列爲代表,有不少款式還獲得了天文台認證中的“特別優秀”評價。

作爲一家業務遍及五大洲的公司,摩紋也是最早進入新中國市場的瑞士手表品牌之一,爲中國人留下了珍貴的美好回憶。自1960年代末以來,亞洲市場對摩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在全球版圖中的市場份額也在迅速上升。

世界即將邁向1970年代,制表界的動向也很清晰,下一個風口就是———潛水表。1970年代是屬於潛水表的時代。摩紋在1969年,推出了品牌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AIRVAC 400潛水表。摩紋將表殼內徹底真空,這是摩紋在腕表技術上的重要突破,真空讓腕表更加耐用,不僅可以支持400米防水,還可以抵御-20°C惡劣低溫,以及80°C的‬高溫‬侵擾‬。摩紋通過全新的技術,確保表殼內幾乎真空,其搭載當時最強大的壓縮機表殼技術,進一步保障了完好的氣密性。摩紋Cal.776自動上鏈機芯在幾乎真空環境下運作,讓穩定性進一步提升,這枚機芯是摩紋基於ETA 2472機芯的深度優化而來,具有良好的素質,雙向上鏈系統也非常的高效。

1970年代中葉开始,石英危機的風暴开始席卷瑞士。許多瑞士品牌开始抱團取暖,集團化和品牌聯合體开始湧現。

1976年,摩紋加入了MSR集團。在此刻,摩紋可謂是“回家”了,在歷史上Vulcain與摩紋都是由Didisheim家族‬成員‬創立的‬品牌‬。MSR集團是當時瑞士最大的制表集團之一,年產近百萬枚表,並且緊跟石英技術,擁有多款自產石英機芯。MSR集團憑借在‬亞洲‬等‬新興‬市場的‬發力‬,在石英風暴中安然行舟。

在MSR集團時期,摩紋出過相當多與集團內其他兄弟品牌的雙籤腕表,尤以與Revue的最多。

與其他傳奇瑞士品牌都在石英風暴中折戟不同,1980年代,摩紋憑借着MSR集團出色的石英技術,完成了石英化轉型,石英佔比整體產品线的比例超過70%。同時摩紋親民的價格,成了它最大的武器,讓摩紋在石英風暴中安然而進。

時間邁入了20世紀的末班車,1990年代,瑞士其他品牌逐漸從石英危機中恢復過來。然而,不幸的是,MSR仰仗的亞洲市場在這一時期遭遇了嚴峻的金融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對MSR集團造成了巨大衝擊,摩紋品牌與其他兄弟品牌一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战。

最終這艘大船終究不敵時代的風暴,集團內的更大品牌都被拆分出售,Marvin在2002年被出售給‬了‬Time Avenue。沉寂幾年後,摩紋於2007年重新獨立,开始自己的重啓‬之旅,以‬搭載‬ETA機芯‬與‬SW機芯‬的腕表‬爲主‬,憑借着‬從‬品牌‬誕生至今‬都堅持的‬性價比‬與‬親民‬,實現‬了‬穩健‬復興‬。

復興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瑞士貝維拉德重啓品牌工坊,同時摩紋着手並开啓了多項研發。

2008年开始,摩紋延續品牌歷史上衆多經典設計,帶來了許多經典之作,其中有不少曾閃耀在GPHG日內瓦鐘表大賞的舞台上。

2010年,摩紋與著名賽車手塞巴斯蒂安·勒布合作,推出勒布系列賽車表,致敬品牌1950年風雲速度史。三年後,塞巴斯蒂安·勒布還成爲了理查米爾的名人大使。

在設計上,摩紋擁有海量的歷史寶藏。復興後,摩紋延續了這些寶藏的設計。其中,摩紋在一些經典腕表的側面,印有品牌1884年的“M&E Didisheim”家族印記。

摩紋在復興之路上,也不忘布局重啓自產機芯。2023年,摩紋推出了品牌復興以後的第一枚自產自動上鏈機芯,並以當年輝煌的620機芯命名,志在重回自己的傳奇。

摩紋以ETA 2824機芯爲藍本,开發這枚620自動上鏈機芯。正如當年的摩紋,憑借着瑞士出色的供應鏈與成熟的技術,實現完美的性價比。

從1850年开始,制表史上的每一次時代大事,摩紋都是鮮活的見證者。作爲一個大衆化的瑞士品牌,摩紋歷經近兩個世紀,擁有數十萬款歷史表款,大家如今耳熟能詳的許多經典設計符號,摩紋歷史上都曾經做過,摩紋的歷史遠非一篇文章可以寫得完。

然而,你會發現摩紋從1850年开始,其實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做一枚親民的好手表。

【林北的表】


標題:【林北的表】從1850年开始,摩紋只做一種表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