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一個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現在觀眾們的眼前,她已經連續五年參演小品,算是春晚舞台的常客了。
而在一個月前的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上,她也曾吸睛無數。
當播音員報出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名字後,她雙手提起白色長裙的裙擺,舉止優雅、落落大方,走向領獎台時閃閃發光的樣子引得觀眾們眼前一亮。
她就是憑藉電影《你好,李煥英》中李煥英一角榮摘影后桂冠的張小斐。
張小斐在本次角逐中,打敗其他三位實力派演員,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其實,在演藝圈中,她的相貌並不出眾、名氣也屬一般,曾多年無人問津,卻靠著一股認真勁兒不懈地奮鬥著,直至從容地站在了最高領獎台上。
事後,被採訪時,她說:“我終於被人看見了。”
一路走來,她經歷了太多的辛酸和波折,但無論是演喜劇還是演電影,無論是演主角還是配角,她都在用認真敬業的態度,讓觀眾看到了一位出色的演員應有的素質。
她的成長歷程告訴我們:認認真真做事,是會被看見的。
1986年,張小斐出生在遼寧鞍山的一個工薪家庭。
因從小展露出藝術天分,她的媽媽對她寄予厚望,送她去學了舞蹈。
每一次上課,母女倆都要坐兩個鐘頭的車。寒來暑往十幾年,她們從來沒有間斷。
趕上東北的下崗熱潮,家裡的生活也不寬裕。沒有了接班的可能,和萬千家庭一樣,她的父母只能傾盡心力去培養她。
懂事的她知道父母的心思,更加認真地學習,希望通過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含辛茹苦的雙親。
而除了手長腿長的優點,張小斐的先天條件一般,身板不夠柔軟,有些動作練起來很是費勁。
但她從不叫苦,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不達標絕不停下來。
因為日復一日的訓練,年復一年的精進,張小斐練就了一身紮實的基本功。
11歲時,她被媽媽送到了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學進修舞蹈。本該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年紀,她卻孤身走上了漫長而又艱辛的追夢之路。
在學校裡,該練的動作,該做的功課,她一樣不落。
當時,按照規定,她每天要圍著學校400米的大操場跑10圈。因為年紀太小,她跑得很吃力,可每一次哭著也要跑完。
再多的累,再多的痛,她都不曾抱怨過。偶爾跟家里聯系,她也是報喜不報憂。
就這樣,她咬牙堅持了四年。這段艱苦的歲月,無疑也磨煉了她過人的耐心和堅韌的意志。
好在認真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15歲的張小斐第一次參加中國武警文工團的考試就順利通過,成了一名正式的舞蹈演員。
這意味著,她從此端上了鐵飯碗。
她的媽媽欣慰不已,長久的守望終於有了美好的結局。
回望坎坷無光的求學生涯,那刺入骨髓的寒風、砭入肌膚的冷雨,那漂泊異鄉的孤寂、寒燈獨夜的無助,也都變成了遙遠的回憶。
可歷史卻是驚人的相似,如式微的東北經濟一樣,文工團也沒逃過日漸衰落的悲運。
為了自己日後的發展,她不得不另謀出路。沒有了家人的陪伴,沒有了單位的依傍,她要獨自去對抗人生的風風雨雨。
有人說:“生活從來不會虧待一個認真付出的人。”
所以,她也是幸運的,那些吃過的苦、受過的罪、流過的淚,也都變成了光,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憑藉過硬的舞蹈功底,她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與當時已穩坐內地新“四小花旦”的楊冪住在同一個宿舍。
讀書時,她特別勤奮,專業課成績穩居前列,是眾所周知的學霸。
但在片約不斷、連連爆紅的楊冪面前,無戲可拍的她儼然一個小透明。
大二時,她接到了一部抗日電影《烽火歲月》,畢業前又參演了農村題材的其他電影。
如出一轍地,她的表演都很接地氣。
而在古裝劇、仙俠劇大行其道的年代,一身素樸氣質的她並不出彩,以致於她在畢業後的好幾年裡都無錢可掙,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為了尋找更多的機會,她五點起床,趕地鐵,跑劇組,還要應對各種各樣的挑剔和嘲諷。
她曾遇到一個製片人,對方絲毫不留情面地說:“你有沒有覺得,你的臉長得有點問題?”
面對此類種種惡意的刁難和侮辱,她不發一言。
因為她知道,只有足夠優秀才能堵住悠悠眾口。
不久,她屈從於現實,考入中國廣播藝術團做了一名主持人。在那裡,她結識了馮鞏和賈玲。
而賈玲已經小有名氣,作為過來人的她特別理解張小斐的遭遇,經常給予援助,兩個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漸漸地,她被賈玲推向了喜劇舞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一邊擔任主持,一邊客串小品。
即便助演苦累不堪,即便報酬低微至極,一聽到需要幫忙,張小斐從來不會猶豫半分。
而且,每一次,她都極其認真地出演,宛若自己就是正兒八經的在編人員。
故事理解得不透,就反复地學;角色定位不准,就反复地練。
為了讓自己的表演更到位,她在拍戲的時候,睡眠只有三四個小時。
也正是因為這樣死磕的精神,她的演技明顯攀升,從給馮鞏、賈玲當可有可無的助演一躍成為舉足輕重的主演。
2015年,她和馮鞏一起登上春晚,給觀眾們留下了滿滿的笑點。從那之後,她逐漸為大眾所熟識,也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喜劇之路。
正如《稻盛和夫的論語》一書中寫道,“渾渾噩噩的人和認真生活的人,他們的劇本內容千差萬別。”
人生不易,不同的態度決定了不同的結果。
張小斐每一步都走得慢,卻走得穩。她對認真的堅守,為自己爭得了機會。
第二年,賈玲成立“大腕娛樂”,第一個簽下的藝人就是張小斐。
每一份辛苦都不會被辜負,每一份堅持都會有收穫。對待喜劇,張小斐投入了所有的熱情,也很快在圈內有了一席之地。
業內人士評價她,長得過得去的都沒她演得好,演得好的人都沒她長得漂亮。
蟄伏數十年,一切榮光如期而至,她終於被看見。
在演技得到認可後,張小斐又參與了多部小品,但是名氣卻沒有太大起色。
她和其他人一起在台上製造快樂,內心卻有一份苦澀,因為那潛藏已久的電影夢,還完全沒有實現的可能。
即便如此,她仍是一如既往地把夢想放在心裡,把苦練放在人後。
而賈玲正好想拍一部電影,以紀念自己的媽媽。再三斟酌後,她決定起用並不出名的張小斐。
顯然,對張小斐來說,這是一份鼓勵,也是一份肯定。
在拍攝《你好,李煥英》時,她的表現更是讓人敬佩不已。
劇中有個落水的橋段,她的大腿被水中的異物劃了個又長又深的口子,組里人建議她緩一緩再拍,她卻笑著說:“沒事兒。”
在監視器裡,她的面部表情一如之前,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可等戲拍完,有人處理傷口時,鮮血止不住地流出來,她一時間疼得掩面落淚。
一旁的賈玲看了,心疼地勸慰她先好好休息。
她卻不干,待傷口的疼勁過了,又立馬回到拍攝中去。
後來,影片爆紅。
不得不說,張小斐深情的演繹為影片增色不少,她自己也因此贏得“國民母親”的稱譽。
十幾年演藝路,太多的苦累、冷眼和委屈,她一一領受。而她在每一部喜劇裡的拼搏,匯聚後才變成了一個演員的精彩。
至此,行走演藝圈,她有了最好的鎧甲,也有了最硬的底氣。
秦海璐參加《奇葩說》時說過一句話,“人活的不是表象,而是內在的光彩。”
很多時候,一個人有了優秀的內在,就有了卓越的力量。
在業界,張小斐的認真是公認的。而正是因為秉持這樣的精神,她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她曾說,“我沒有一眼就被記住的天賦,就拿出慢慢磨戲的努力。”
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從默默無聞的小品演員到滿屏稱頌的影后,從一個籍籍無名的舞蹈演員到54億票房女主,她無畏地踩過了滿地的泥濘,穿越了無數的荊棘,最後實現了人生的飛躍。
沒有可人的容顏,沒有優渥的背景,已至而立之年的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心中的夢想,一直篤定地奉行“認真”二字。
電影《大贏家》裡有句台詞,“凡事,就怕認真。”
因為一個人,一旦認真,就贏了。
而事實上,真正的大贏家,就是那些把認真堅守到底的人。
從前有多認真,現在就有多成功。張小斐也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角色,蛻變成了聞名遐邇的大贏家。
知乎上有條高讚回复說: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有門檻,而認真沒有。
每人都有不同的優勢,都有其獨特和迷人的地方,只是不是每個人一生下來就自帶高光,很多人和平凡的你我一樣,都是靠著堅持的努力和朴實的認真,走到一個我們所認為了不起的位置。 ”
世上沒有相同的人,卻有相似的事。
芸芸眾生,任其是誰,認真到底,終有迴響。
無論是求學、做喜劇演員還是影視演員,張小斐無一例外地認真如初。
憑著對演藝的一腔熱愛與一份執著,她用勤勉和奮進做註腳,衝破了自己人生道路中的重重陰霾與黑暗,迎來一片明亮與璀璨。
從這個意義上說,認真的人,都會得到最好的犒賞。
因為當她的認真變成了良性的習慣,變成了可貴的能力,變成了真正的優勢,她的夢想也在悄然地迂迴前進,直至照進現實。
而最終,她也被世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