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是中國5千年文化的傳統美德。
但並非每個人都有這種想法,尤其是後期相處中,三觀的不符合以及利益的分割,很多人都會“師徒反目”,這點在娛樂圈裡面,也不例外。
今天,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娛樂圈裡面,“師徒反目”的明星,他們的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但結局無一例外,沒有一個人是值得同情的。
趙本山&張玉嬌
說到張玉嬌,我們都很熟悉,多虧了趙本山,張玉嬌才能成名。
張玉嬌是1986年出生的,在18歲的時候開始學習二人轉。
經過一番努力,在2009年加入了民間藝術團。
之後加入了本山傳媒,而且趙本山對張玉嬌也是十分照顧,讓她參與了很多節目的拍攝,比如《明星轉起來》、《新笑林》等等。
很快,張玉嬌就小有名氣。
張玉嬌的人生轉折點發生在2010年,在趙本山的力捧下,張玉嬌參加了《歡樂喜劇人》。
在這檔節目中,張玉嬌的發揮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這也讓她開始爆火。
可惜的是,沒火多久,張玉嬌就彷佛人間消失了一般。
之後2020年再次出現的時候,張玉嬌坦言自己生下了一對雙胞胎。
可惜的是,之後再有張玉嬌的消息,就是張玉嬌宣布退出本山傳媒。
張玉嬌稱其將自己人生和婚姻全部毀了,不僅打壓雪藏她,還坑了自己前夫錢。
至於張玉嬌為何會退出本山傳媒,張玉嬌也回复網友,表示自己被本山傳媒壓制以及自己的才藝問題。
由此可見,張玉嬌和趙本山反目成仇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除了她之外,還有許多演員也面臨著無戲可拍的情況。
本山傳媒這個龐大團體也需要資金維持,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公司給不了演員利益,反而還要向演員們收取提成。
這件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然而過了一個星期,又一公司藝人宣布退出本山傳媒,和趙本山解除師徒關係。
此人名叫張松,自稱比張玉嬌更慘。
對方起碼還有上台機會,而他在加入公司以來就從來沒有演出機會,長時間以來他不知道在公司里幹什麼,索性也就退出。
目前趙本山一共有104位徒弟,其中還有一位來自烏克蘭的徒弟波比肯。
對方曾在直播中表示,現在表演行業的確不景氣,他在加入公司後只演過兩部戲就一直處於無戲可拍的狀態。
雖然這些人都在有點埋怨公司不給資源,但網上輿論卻向趙本山一邊倒。
先不說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各行各業都不景氣,根本都賺不到錢。
其次很多人質疑張玉嬌手中明明有足夠證據可不放出來,避免不了她這一出有劇本懸疑。
尤其是她之前離婚時就處處內涵前夫人品不行,時刻覬覦著其財產,如今卻維護前夫,一波操作下來實屬讓人看不懂。
但不管如何,有徒弟離開趙本山已經成為事實,也算不上有多令人意外。
畢竟如果是真心想成大事,肯定不會將公司當家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內心浮躁的他們,本身就是想靠趙本山的光環來實現自身的價值。
只不過相比於其他演員,他們的耐心不成氣候罷了。
不能說以後本山傳媒不再有像張玉嬌這類演員,但肯定退出公司的會越來越多,畢竟以當下的社會環境,人心浮躁是必然的。
郭德綱&曹雲金
說起娛樂圈師徒鬧得最難看的一對,就不得不提一下郭德綱和曹雲金了。
可以說兩人當初的師徒情有多麼濃厚,在斷絕關係時就鬧得有多麼僵。
曹雲金從小就喜歡聽相聲,有一個想成為相聲演員的夢想,相聲界的前輩田立禾是他的偶像,也是他最想拜的師父。
可跑到對方那里人家卻不收,告訴他只有報考曲藝學校才行。
曹雲金的成績向來不好,雖然想去還是不想走這條路,覺得讀三四年的書實在是太漫長。
得知遠房親戚郭德綱在相聲界打拼,而當時對方正困惱如何挖掘一技之長孩子來壯大團隊。
就這樣,兩人結緣,曹雲金正式於2002年拜師。
後來,隨著德云社加入的成員越來越多,團隊知名度擴大,最初先拜郭德綱為師的曹雲金率先打出名聲,成為了社里的最大的台柱子。
可隨著曹雲金名氣水漲船高,接的活越來越多,這就出現了一個利潤分配不均的現實。
作為德云社的一份子,曹雲金還需要將所賺的酬勞分配給團裡,而當初還有一些未成熟的學員,社里需要拿這一部分資金去培養他們,這就讓曹雲金心理產生不平衡,認為沒義務養活他們。
由於無法體會到郭德綱作為一個家長養活一群人的苦衷,所以也漸漸與對方產生矛盾。
除此之外,還有早年前學費和禁止接外活等因素,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利潤分配不均這一點。
師徒關係惡化的爆發點,在於一次德云社修改家譜,此時的曹雲金已經離開德云社,與郭德綱斷絕了關係。
但因為德云社將他除名,使其心生不滿。
於是,曹雲金不顧曾經待他如親兒子的師父郭德綱,2016發表千字長文指責對方多年來的種種不公。
與其共處十幾年的他,對郭德綱瞭如指掌,次次都攻擊到對方的弱點。
他的引戰也引發郭德綱的斥責,雙方在交鋒之中,也讓外界結見證了這對曾感情如漆的師徒關係走向飛煙滅。
矮大緊&曾軼可
看到這兩個人的名字,就知道都不是善茬,特別是矮大緊早已遭到封殺。
至於曾軼可,如果不是三年前一次負面輿論將她推上風口浪尖,或許本人可以一輩子當位安安靜靜的歌手。
三年前,曾軼可在機場不配合工作人員耍大牌遭到全網炮轟,雖然事後曾軼可進行了道歉,但外界並不買賬。
據知情人稱,實際上曾軼可在機場並不是因為耍大牌而被留下的,還有在這個基礎上,對工作人員破口大罵的原因。
最終她付出相應代價,從此在樂壇“杳無音信”。
誰能想到在這之後的2年,她的前師父矮大緊和他一樣的遭遇?
2009年,曾軼可憑藉著亮眼的表現,在快女舞台上脫穎而出。在被多數評委不被看好發展的情況下,曾軼可得到矮大緊的欣賞。
比賽結束,矮大緊幫助曾軼可出了兩張專輯,並收對方為徒,甚至曾公開向外喊話反對曾軼可的人,這輩子的都寫不出歌,即便寫出來也沒有愛徒兩首歌的質量。
在各種場合,矮大緊多次對曾軼可護短,可見他對對方有多麼欣賞。
不同於郭曹師徒的相處時間,高曾的關係卻相當短暫。後來越來越多媒體透露曾軼可表明對師父十分尊敬,私底下卻聽不進去對方的意見,兩人多次因為意見不同在錄音棚裡發生爭執。
由於音樂理念相差越來越大,矮大緊單方面宣布斷絕與曾軼可的師徒關係。
時至今日,一位在音樂圈銷聲匿跡,另一位遺臭萬年被封殺,根本不值得外界同情。
幾組案例看下來,很多都是徒弟先離開師父,他們成為了外界的“逆徒”,是一手好牌打爛的典例。
可能是師父的一些行為和教育方面上,讓這些徒弟們產生不快。
但希望這些徒弟能夠認清一個現實,那便是如果沒有這些大師的提拔,或許觀眾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