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岐談劉寶瑞悲慘遭遇以及“唐馬趙”視頻刪除了,其實這是對的


近一段曲藝名家馬岐老師直播了,但是直播內容也是頗有爭議,一些視頻是談及藝術的這沒有什麼,老人家是曲藝界的名家,對於藝術也有自己的了解,大家聽一聽各抒己見,這也非常不錯。

然而,也有一些內容存在爭議,那就是一些曲藝界內部的事,像他曾經提及過郭德綱的“德”字與相聲界的輩分“德壽寶文明”衝突。這件事許多人就不太認同,因為郭德綱的“德”字是從家譜上來的,而相聲演員這種對於輩分的苛求真的這麼重要嗎?有多人相聲演員出了年紀大、輩分大,結果在藝術上一無是處,這不就是陋習嗎?

相聲藝術的師承、輩分其實就是藝術的延續,而不是所謂拉大旗、扯虎皮的工具,有這個時間多去創作一些優秀的作品不比什麼都強嗎?

再有就是前一段馬岐先生提及了相聲大師劉寶瑞在那個特殊年代的遭遇,以及一些後輩對於大師的做法,其中就提及了三位,也就是“馬唐趙”,也就是馬樹槐、唐杰忠、趙連甲三位。

並且在馬岐老師短視頻平台也有視頻,許多人對於這些事也是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人稱讚馬岐老師敢於直言,也有人說馬老師這種做法不對,不應該去揭傷疤。

然而今日我去看了一些馬岐老師短視頻的主頁,有關劉寶瑞大師的幾則視頻已經找不到了,似乎馬老師已經刪除了。

延伸閱讀  26歲才出道,八年只有9部作品,卻一舉打敗全智賢、孫藝珍

其實我認為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因為無論如何劉寶瑞大師已經離去了,馬季先生、唐杰忠先生也已經離去了。

而還有一句話說得好“公道自在人心”,了解內情的人都會有自己的評判,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並且如今這幾位當事人大多數已經離開,而一些見證人也閉口不提,所以說這些事很容易引發爭議。尤其是馬岐老師這種曲藝界的老人提及此事,更是容易引發爭論。

那個年代真真假假,既然侯寶林大師以及劉寶瑞大師的家人都不願意提及,那麼其他人還是盡量少提及。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愛傳統的少年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