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十大粵語歌盤點
一檔《聲生不息》,讓港樂成為近期熱度居高不下的話題,許多位久未被提及的港樂歌星的作品被搬上現場,供老歌迷回味,供年輕歌迷薦賞。
港樂中,男歌手的金曲數量以“校長”譚詠麟為首,女歌手中陳慧嫻的金曲數量較為突出。
作為一個時代潮流的風向標,90年代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也有著相當可觀的粵語金曲。
今天,走進劉德華和他的粵語歌曲庫,一起欣賞劉天王的10首高傳唱度的粵語金曲,排名不分先後。
10、《常言道》 2004年
林夕是很多歌手的“御用詞人”,比如王菲、陳奕迅、楊千嬅。作為黃霑之後香港風頭最勁的詞作者,他與劉德華之間也有不少合作。在2004年劉德華自己的唱片公司Ever Song 發行的專輯《咖啡或茶》中,11首歌曲的作詞悉數出自林夕與劉德華本人。
歌曲《常言道》就是林夕為該專輯寫的主打歌,劉德華將作曲權給到了初出茅廬的藍奕邦,三者結合,劉德華後期的經典粵語歌就這樣問世。
9、《無間道》 2002年
2002年,為了振作低迷的香港影市,幾位港圈影響力巨大的知名影星聚在一起,拍攝了港影的大手筆電影——《無間道》,近10年未曾合作的劉德華與梁朝偉聯袂主演。
除了一起演電影,二人還合唱了電影的同名主題曲,歌曲由林夕填詞,好久不唱歌的梁朝偉為此專門發行新專輯《風沙》,收錄此歌。
此後,劉德華還單獨演唱了《無間道》,但比之二人合唱版,少了些許味道,這就像許冠傑單獨演唱的《滄海一聲笑》與黃霑等人合唱版的區別。
8、《鴿子情緣》 2001年
2001年,劉德華在香港紅磡開了知名的《夏日Fiesta演唱會》,後專門為此演唱會發行了同名專輯,由BMG唱片公司製作。
在這張專輯中,收錄了一首劉德華比較受歡迎的粵語情歌——《鴿子情緣》,在劉天健一度讓劉德華改為嘶吼式唱歌后,《鴿子情緣》由劉天王深情演繹,娓娓道來,該歌曲洋溢著滿滿古風韻味,非常耐聽。
7、《當我遇上你》 2000年
2000年,劉德華在自己的里程碑時刻拍攝了他個人的第100部電影——《阿虎》。
除了苦練泰拳大半年時間和找來日本影星常盤貴子助陣外,劉德華還專門為電影創作了主題曲《當我遇上你》。在電影中的那段追逐皮卡車的戲中,歌曲適時響起,十分應景。
作為一名有實力的填詞者,劉德華為《當我遇上你》的作詞非常貼合電影劇情,彰顯了他對音樂和電影不俗的把控能力。
6、《暗裡著迷》 1993年
1993年,在加盟華納唱片的第二年,劉德華髮行專輯《答案就是你》,除了與專輯同名歌曲外,還有《開心馬騮》、《暗裡著迷》等傳唱度很高的歌曲。
選取《暗裡著迷》作為整張專輯的代表作吧,因為這首歌的旋律優美,十分耐聽,廣受歡迎,林振強的詞、徐嘉良的曲、劉德華的演唱完美融合。
《暗裡著迷》的翻唱版不下20個,但聽完劉德華原唱版後,其他的版本都GET不到歌曲本色。
5、《獨自去偷歡》 1992年
1992年,在劉德華從寶麗金轉投華納唱片之後,華納為迎接天王的駕臨,網絡旗下資源,為其製作專輯《真我的風采》,雖然相對《忘情水》、《天意》等飛碟唱片的國語專輯來說,《真我的風采》聲名稍遜,但它卻被公認為是劉德華製作最精良、質量最上乘的粵語專輯。
在《真我的風采》專輯中,收錄了許多劉德華的粵語金曲,這首節奏動感的快歌《獨自去偷歡》就是其中之一。
相對來說,劉氏情歌中快歌所佔比例不高,《獨自去偷歡》就是其中的翹楚,作為劉德華演唱會必唱歌曲之一,這首歌也受到港圈同行的歡迎。
《獨自去偷歡》還有一個國語版本——《神魂顛倒》,不過韻味上還是不及粵語版。
4、 《我恨我癡心》 1989年
如果《獨自去偷歡》能入選十大,那與這首歌“一脈相承”的歌曲《我恨我癡心》也是不得不選。
作為劉德華演唱會上“撐場面”的兩首勁歌,《我恨我癡心》的出場率似乎比《獨自去偷歡》還要高,而且它也是劉德華受邀作為其他歌星演唱會嘉賓時選得較多的一首歌,比如在他參加徐小鳳、左麟右李、容祖儿紅館演唱會時。
《我恨我癡心》來自劉德華1989年效力百代唱片時,算得上他早期的代表性作品了。
3、《真我的風采》 1992年
1992年劉德華在華納唱片的第一張專輯《真我的風采》中,11首歌曲可謂首首好聽,除了上面已列舉的《獨自去偷歡》外,還有粵語版的《謝謝你的愛》、《假裝》、《仍唱我的歌》等。
作為與專輯同名的主打歌,《真我的風采》也十分經典,潘源良的詞、台灣知名作曲家靳鐵章的曲,加上劉德華日漸成熟的“劉氏唱腔”,《真我的風采》能成為高傳唱度的粵語金曲,毫不意外。
2、《17歲》 2004年
劉德華有許多“大合唱”歌曲,除了許多首“爛大街”的國語歌曲,粵語歌裡也有很多首,比如這首來自他2004年百代唱片發行專輯《如果有一天》中的《17歲》。
2004年,有感於自己入行20多年來的所見所聞,劉德華自己寫了歌曲《17歲》的詞,徐繼宗作曲,一首膾炙人口的粵語歌就這樣問世。
作為一名群眾基礎牢固的多棲天王,劉德華職業生涯的點點滴滴粉絲們耳熟能詳、如數家珍,所以這首《17歲》就像1998年國語歌《笨小孩》一樣,被無數華迷喜歡,聽這首歌,就像與一位相識20多年的老友談心一樣親切。
1、《一起走過的日子》 1991年
90年代是劉德華在歌影領域攻城略地的重要時段,一部1990年電影《天若有情》讓劉德華躋身亞洲範圍內的當紅影星,一首1991年歌曲《一起走過的日子》直接奠定了劉德華在香港樂壇的天王地位。
講真,雖然劉德華在寶藝星效力的時間不長,但這家唱片公司在劉德華的音樂生涯中有著重要地位。
1990年,在劉德華為加盟寶藝星之前,他在華星、百代效力5年,無法得到港樂的認可,歌手生涯的成長遠不如四大中的其他三位。
而在加盟寶記後,他拿到了“譚張爭霸”後的第一個最受歡迎男歌手,而且連拿3屆,同時他又成功打開台灣市場,開啟國粵語雙線發展道路。
《一起走過的日子》前,劉德華有一部分熱度不錯的歌曲,但談不上經典,《一起走過的日子》發行後,劉德華終於有了“大合唱”歌曲。
小美的詞、胡偉立的曲、杜自持的編曲、劉德華的演唱,《一起走過的日子》即使放在整個香港樂壇,都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粵語金曲。
因為篇幅所限,為大家帶來的劉德華的粵語流行歌就列舉這麼多,您還能想到哪幾首傳唱度高的劉德華粵語歌曲呢,歡迎評論區留下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