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航港局局長葉協隆、交通部次長林國顯、部長陳世凱、船聯會理事長蔡豐明、北市輪船公會理事長張衍義、航政司長韓振華。(圖/記者張佩芬攝)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交通部長陳世凱與全國船聯會理事長蔡豐明,今(11)日下午以71屆航海節慶祝大會榮譽主任委員、主任委員身分出席在台北福華飯店舉辦的活動,陳世凱致詞時說了超過20個感謝,表示非常榮幸參加這場充滿歷史意義的盛會,對於海運界表現的強大韌性,為台灣爭光表示感謝。
陳世凱表示大大恭喜今天獲獎的航商和模範從業夥伴,包含今年榮獲「海運有功」的2位先進,李賢義董事長(港務公司)以及王烑炫監事(中華航運學會),謝謝他們多年來的耕耘和堅持,才能讓台灣穩居全球航運的重要地位。
他指出,台灣航運能有今天的成果,真的不容易。我們有像長榮、陽明、萬海這些在全球知名的貨櫃航商,不但在疫情期間展現強大韌性,面對紅海危機、關稅變動這些挑戰,也能迅速調整腳步,持續為台灣爭光。
▲交通部長陳世凱(中)與獲海運有功獎的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中華航運航運監事王烑炫合影。(圖/記者張佩芬攝)
當然,這背後靠的是整個產業鏈的努力,也包括許多默默耕耘的離島客運業者,無論是在「連假疏運、颱風備援或霧鎖離島」的緊急疏運上,都全力支援、從不缺席,讓民眾對交通團隊的服務真實有感。
今年4月,面對「美國關稅新制」公布,交通部立刻邀請經濟部、財政部和相關單位,和航運業者一起座談,聽大家的聲音,一起找出最務實、最有效的對策。航港局也第一時間重啟「國際海運平穩工作小組」,特別感謝業者在急單效應出現時,協助提供艙位,保障出口順利進行,成功展現台灣海運的機動力與團結力,成為國家最堅強的後盾。
交通部正推動「航運產業升級方案」,從智慧化、低碳化、國際化三個方向著手,航港局全力以赴,港務公司也不遺餘力投入建設,要打造兼具韌性與永續的智慧港口,讓航運成為交通隊最堅強、最可靠的戰力。
▲陳世凱(左)與獲營運績優獎的三家代表合影,左一陽明為海運業務長李明輝,右二為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右一為萬海航運協理朱翰鵬。(圖/記者張佩芬攝)
蔡豐明則指出,感謝交通部本月正式核定每年7月11日為「航海節」,彰顯海運對我國貿易及民生的貢獻,讓民眾了解海運重要性及從業人員之辛勞,齊聚在此凝聚向心力極具意義。
今天頒獎表揚績優船舶運送業,個人獎項部分有2位海運有功人員、42位模範航港從業人員以及5位模範船長、19位模範海員,這些獎項不僅是對於專業與努力的肯定,也是藉以提振整體產業界精神。
台灣航運業者默默耕耘,支援了我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和供應鏈的運作,挹注國家經濟繁榮獲得實質成果,航向全世界有舉足輕重地位,航運是靠「合作」才能成功的產業,這些成果都是靠所有航運從業人員齊心齊力共同打拼出來的,無論是海員,甚至港口、物流、後勤、調度、客服各個環節默默付出的同仁,而在海上第一線的海員更是支持國輪公司所屬船隊執行運務的關鍵,他們長年在海上日夜輪班,我們今天在此慶祝航海節,這個專屬於海員的節日,向這些辛勤的幕後工作人員致敬。
過去這一年,航運產業經歷挑戰,也迎來契機。從國際局勢到市場變化,我國業者得以在這片大海裡努力定位、穩定航道,要感謝航政主管機關領航,於今年度海運施政重點包括:推動港埠建設升級、強化國際鏈結,促進海運事業多元發展、健全海事人力培育機制,拓展物流腹地,並致力於形塑臺灣為亞太智慧運籌中心。
蔡豐明感謝交通部航港局iMarine航港發展資料庫,導入最新人工智慧技術,持續提供優質服務,新增新聞訂閱功能,精準推播海運資訊,幫助掌握最新脈動。
也感謝在交通部航港局與航商業者共同努力下,推動我國籍船舶適航性管理績效,東京備忘錄(TOKYO MOU)公告最新的各國船舶適航性管理績效年報,我國蟬連8年榮登「白名單」國家,且排名邁進第6名,締造歷史最佳成績。以及美國海岸巡防隊頒布最新年報,我國國輪亦列為零留置之優良船旗國。
標題:陳世凱、蔡豐明首次現身航海節慶祝大會 海運界強大韌性獲讚揚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