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體檢」高雄資產專區

高雄資產專區7月才熱鬧開張,9月即迎來的「聯合訪視」。據了解,檢查局與銀行局已陸續對進駐專區內15家銀行做「體檢」,重點直指「資產組合融資」與「自行質借」兩大高資產戶融資機制。

為何金管會第一時間就要「訪視」融資機制?銀行主管認為,原因應來自今年上半年的「疊券風暴」。

從2024年第4季開始,市場瘋湧美債與高息債,富豪戶更透過借款槓桿套利「利差+價差」。但2025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祭高關稅後,股債震盪、台幣急升、持美債信心動搖,利率、信用、匯率三大風險齊爆,導致不少大戶債券部位出現虧損。

金管會更關注部分銀行出現「一借再借」情況,單一客戶被加槓桿到六至七層。例如大戶持有10億元資產,透過不斷質押融資,投資部位可放大至30億元;若市況反轉虧三成,原始資產恐瞬間歸零。


標題:金管會「體檢」高雄資產專區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