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奪取土路十字路口,紅軍城包圍圈已經事實上合攏!

10月30日,位於紅軍城包圍圈底部利西夫卡和蘇希亞爾的烏克蘭士兵依然沒有收到撤退的命令,讓人們想起了當年被圍困在阿夫傑耶夫卡工業區的那些士兵。

這些炮灰部隊自始至終都沒有及時接到撤退命令,儘管實際上有好幾週的時間可以撤退。

烏克蘭指揮部根本不在乎這些士兵的安危,反而樂於利用他們來拖延其城市的陷落,以達到宣傳目的。

等待他們的唯一出路就是放下武器投降!

10月30,紅軍城包圍圈缺口形勢圖如下,實際控制線雖然沒有完全合攏,但是缺口中沒有任何屏障可以遮蔽,寬度不到2公里,機槍就可以完全覆蓋!

南部俄軍打穿紅軍城後,向東切入,威脅向北出城的公路,同時半包圍最後的高層建築區。

而羅金斯克南下的俄軍已經完全控制了格里希諾方向的轉盤十字路口。

在城內,俄軍沿熱列茲諾多羅日納亞街推進,並控制了瓦西里·斯圖斯街,向城市北部郊區推進。

位於東北郊區的教堂區域,此前被烏軍用作觀察哨,現已被俄軍解放。

在城市西部,俄軍控制了彼得連科街和菲拉托娃街之間的私人區域,並沿鐵路向謝爾蓋耶夫卡方向推進了500米;公墓區域也被俄軍控制。

俄軍還控制了此前被烏軍用作儲藏點和射擊陣地的油庫和工業設備廠。

雖然西爾斯基親臨前線,也無法挽救紅軍城敗局,卻面臨被解職的威脅。

烏軍第一亞速旅、第三亞速旅、第十二亞速旅和艾達爾旅都拒絕西爾斯基的增援命令,不想為了解救被困在紅劇場的5000多名士兵而自取滅亡。

當然,被解職說不定還是一個解脫,沒有人能挽救烏克蘭的命運。

紅軍城戰役的主題部分基本上已經算結束了,戰鬥進入收尾階段,接受烏軍投降,清理每一個地下室。這個過程中,俄軍甚至開放戰區給記者同步採訪,以防止烏軍製造另一個所謂布查慘案!

而俄軍在冬季前實現了佔領主要後勤和城市中心的目標。現在他們擁有一個冬季前沿指揮部和作戰基地,可以從這裡向多個方向進攻這片平坦開闊、沒有植被覆蓋的大平原地區。

在無人機戰爭時代,在紅軍城和第聶伯河之間數百公里的範圍內,只有一小片樹林或幾棟小房子和一些小村莊里的商業建築,根本無法集中大批不部隊防守,也無法給戰壕里的烏軍運送補給!

俄軍已經開始將防線分割成若干小股部隊責任區,在奧里希夫和胡利埃波勒之間、在烏斯佩尼夫卡和胡利埃波勒之間,接下來馬上會在多布羅皮拉和胡利埃波勒之間,形成多個突擊箭頭,繞胡利埃波勒製造一個新超級包圍圈!

庫普揚斯克方向,這裡現在只有一個地圖的更新,雖然有多家親俄頻道都已經更新,但是還沒得到確認!

俄軍來了一次長途奔襲,直插渡口,有點像三元里!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