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宇宙不可能是,也永遠不可能是計算機模擬!

別再猜了!一項最新的數學物理學證明表明,我們100%不是活在《黑客帝國》那樣的模擬世界中——不是“不太可能”,而是“邏輯上絕無可能”!

這項研究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奧卡納根校區的米爾·費薩爾(Mir Faizal)博士,聯合著名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Lawrence M. Krauss)博士等國際學者共同完成,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5年的《全息應用物理學雜誌》上。

我們是否活在矩陣(Matrix)中?

這個問題聽起來像科幻,但物理學家們實際一直很嚴肅地在對待它。畢竟,從牛頓的經典“小球”到愛因斯坦的時空漣漪,再到量子力學……物理學一路走來,我們眼中的“現實”正變得越來越抽象。

最前沿的量子引力理論甚至暗示,我們所處的時空(it,萬物或物理現實)可能根本不是宇宙的基礎,它更像是一個投影,是從更深層次的純粹信息(bit)中編織出來的。

這下問題來了。如果宇宙的底層就是信息流,這不就太像一個計算機程序了嗎?如果連我們都能創造模擬世界(比如VR遊戲),我們又怎能確定自己不是活在更高文明的超級模擬器中呢?

就在“模擬假說”似乎要佔領高地時,費薩爾博士的團隊發現了這個“宇宙程序”的一個致命BUG。

他們指出,如果宇宙是一個模擬程​​序,那麼這個程序本身必須是一個無所不包的“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按照邏輯,這個理論必須同時是“完備的”(能解釋一切)和“一致的”(不能自相矛盾)。

聽起來很完美,對吧?但問題是:在數學的鐵律面前,“完備”與“一致”不可兼得。

這裡必須提到一個讓所有算法都“瑟瑟發抖”的名字: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這個定理簡單粗暴地告訴我們:任何足夠強大的、基於規則的系統(比如數學,或者一個宇宙模擬器),只要它是“一致的”,它就必然是“不完備的”。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宇宙中必然存在一些“哥德爾式真理”——這些事是真的,但你永遠無法在系統內部(即算法本身)證明它們是真的。

舉個最簡單的栗子:“這句話是無法被證明的。”

如果這個模擬器試圖證明這句話,一旦證明成功,就等於證明了“這句話是無法被證明的”是錯的,程序立刻自相矛盾。如果它證明不了,那這句話反而是真的——但模擬器卻永遠無法觸及這個真相。

計算機,徹底死機了。

但你,作為一個人,卻能跳出這個邏輯怪圈,在系統之外“理解”這個悖論。

研究團隊將這種能力稱為“非算法理解”(Non-algorithmic Understanding)。這是一種超越了機械式、一步步推導的、更高維度的認知。

好,現在,我們把所有的拼圖都Biu~一聲地合上。

  1. 任何“計算機模擬”的定義,都必須是純粹算法性的。它只能100%按照既定規則運行,無法超越規則。
  2. 我們的宇宙現實,已經被數學證明,充滿了算法無法觸及和證明的“哥德爾式真理”。
  3. 宇宙的完整真相,需要“非算法理解”才能把握,而這恰恰是計算機永遠無法擁有的東西。

結論就是:“模擬器”連宇宙的“出廠設置”都無法完全複製,它又如何模擬出整個宇宙,更別提模擬出能理解這一切的我們呢?

因此,這項研究的結論是鐵一樣的:宇宙是一個模擬程​​序的假說,不是不太可能,而是“邏輯上不可能”。

我們不是活在誰的硬盤裡。我們所體驗的現實,我們能思考、能理解悖論的大腦,其本質就超越了任何算法的邊界。

別再擔心有人拔插頭了。你所感知的現實,比任何代碼都更真實。

參考文獻:

Mir Faizal 等人,物理學中不可判定性對萬物理論的影響,全息術在物理學中的應用雜誌(2025)。 DOI:10.22128/jhap.2025.1024.1118

Mir Faizal 等人,物理學中不可判定性對萬物理論的影響,arXiv:2507.22950[gr-qc] (2025)。 DOI:10.48550/arxiv.2507.22950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