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實習生 龔善美
今年“雙十一”購物節已拉開帷幕,然而“退貨被指少退贈品”的問題,正成為許多消費者的共同困擾。
10月30日,謝女士向封面新聞反映,她在網上“雅詩蘭黛官方旗艦店”申請退貨時,被商家以“贈品缺失”為由,要求從退款中扣除232元。
儘管她提供了退貨打包視頻與包裹重量憑證,商家起初仍拒絕溝通,直至她在社交平台曝光此事,才最終獲得全額退款,“但他們只是退了錢,沒有一句‘對不起’,就像什麼都沒發生。”
退貨被告知“贈品缺失”
有視頻為證,仍難自證清白
10月24日,謝女士在某電商平台“雅詩蘭黛官方旗艦店”購買了一套價值1160元的膠原乳霜套裝,包含一瓶75ml正裝及5瓶15ml小樣。因對產品不滿意,她於10月26日申請退貨。
“我此前看到過類似情況,所以特意全程錄製了打包視頻,並核對了包裹重量,確認所有商品都已放入。”謝女士說。
謝女士稱贈品內容全部寄回。圖據打包視頻截圖
然而,10月29日,商家在收到退貨後聯繫她,稱倉庫驗貨發現“少一瓶15ml面霜小樣”,因此無法辦理全額退款,需按正裝價格扣除232元,或拒收整個包裹。
謝女士與商家客服溝通內容。圖據受訪者
謝女士與商家客服溝通內容。圖據受訪者
“他們沒有任何證據,就直接判定我少退。”謝女士要求商家提供內部的拆包視頻以核對,但客服以“內部拆包視頻無法提供”為由拒絕進一步溝通。
多次申訴無果後,謝女士於10月30日在社交平台發帖曝光此事,引發廣泛關注。次日,商家售後工作人員主動聯繫她,承諾優先退款。10月31日,她收到全額退款。
謝女士表示,她的訴求遠不止於退款,更希望品牌方能就誤判行為道歉,並公開其驗貨流程。
多人遭遇相似
贈品計價引爭議
謝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記者在社交平台搜索發現,多位消費者反映在雅詩蘭黛退貨時被扣除“贈品款項”,且扣費金額引發爭議。
有消費者曬出截圖稱,一個0.5ml的試用片裝小樣,竟被按22.7元計價扣款,令人質疑:“不是贈品嗎?為什麼退款時還要算錢?甚至算得比正裝還貴?”
根據商家對部分消費者的解釋,若贈品未退、已使用或者破損的,店鋪將依據贈品所對應的正裝商品(最小規格)的頁面實際標註價格(並非紅包、優惠券等抵扣後的價格)進行折算,訂單退款金額將扣除贈品金額後予以退還。
就此類問題,記者聯繫了雅詩蘭黛官方旗艦店客服,店鋪客服表示“問題超出權限”。截至發稿,商家未對退貨審核及倉庫驗貨流程作出具體說明。
律師:
消費者保留的證據材料要豐富
可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若遭遇“退貨被指少退贈品”的情況,消費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維權:首先,應注重保留證據,除了完整的退貨打包視頻與包裹重量憑證外,還應保存商品詳情頁、促銷廣告、訂單頁面截圖等,明確贈品的數量、規格等信息,以及與商家的所有溝通記錄,如聊天記錄、客服通話錄音等,這些都可以作為維權的有力證據。
其次,主動與商家溝通,向其解釋要按要求退回,提供相關證據,並要求商家重新核實。行情可以引用相關法律,比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說明商家在證據充分的情況下扣金。如果商家拒絕溝通或拆解內部流程視頻,可以明確告知其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行為,要求其承擔認證責任。
再者,如果與商家協商無果,可以向電商平台投訴,說明情況並上傳所有證據,要求平台介入處理。根據《電子商務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平台有義務督促商家履約,平台通常會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和平台規則進行判定。
若平台處理結果不滿意,消費者可以向商家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或直接訴諸法院,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其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