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世界500強斷崖差距:日本149家,美151家,中國3家,現在呢?

美國《財富》雜誌1955年就搞出了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排名,但中國直到1995年才僅有三家企業登上了榜單。

這和美國入選的151家,日本入選的149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斷崖式的差距讓當時不少西方經濟學家唱衰中國的經濟。

但誰也沒有想到,僅僅只用了三十年,中國就實現了經濟的騰飛,將曾經看似不可逾越的鴻溝給徹底抹平了。

一、

在全球範圍內,《時代周刊》和《財富》絕對是影響力最大的兩本雜誌。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兩本雜誌是由同一個人創辦的,而且這個人還出生在中國山東。

1897年9月,剛剛結婚才三個月的傳教士亨利·溫斯特·盧斯受美國基督教長老會的指派,帶著新婚妻子來到了古老的東方大國,並在山東蓬萊定居了下來。

第二年春天,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這個孩子就是後來被譽為“時代之父”的美國傳奇出版商亨利·盧斯。

亨利·盧斯小時候一直都在山東煙台讀書,8歲才跟著父母回到了美國。

受父母的影響,亨利·盧斯對宗教方面的知識非常感興趣,上大學的時候就加入了骷髏會。

22歲大學畢業後,亨利先在芝加哥《每日新聞》當記者,不久又轉投巴爾的摩《新聞報》。

經過兩年的沉澱積累,亨利摸清楚了報刊行業的所有門道,1923年25歲的他和校友布里頓·哈登共同創辦了《時代》雜誌。

這本雜誌一經面世就大獲成功,很快便成為美國銷路最廣、影響最大的期刊之一。

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後,1929年秋天,亨利·盧斯再次創辦了一份專門為工商企業界服務的月刊雜誌——《財富》。

相較於一家獨大的《時代周刊》,《財富》有一個非常強勁的競爭對手《商業周刊》。

這家由麥格勞——希爾公司創辦的財經雜誌給亨利·盧斯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為了突破桎梏,創始人亨利在1954年的時候提出了世界財富五百強排名的概念,並在次年第一次公佈了排名榜單。

只不過當時上榜的都是美國企業,榜單的影響力還沒有擴散到全球。

這次的改變讓《財富》的銷量猛增,於是雜誌社就將這個創意完美的保留了下來。

1957年美國之外的大公司第一次擁有了專門的排行榜,1976年第一份國際500強企業的排行榜出爐。

但這兩次的的國際排行榜上都不含有美國的企業。

直到1995年,第一份包含了美國和其他各國企業在內的綜合榜單才正式問世。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一次的榜單也被公認為是首次世界五百強排名。

這次的排名中美國上榜的企業最多,有足足151家。

僅次於美國的是日本,上榜的企業也有149家。

其中前十的席位美國占了5個,日本佔了4個。

和這兩個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還處於發展中的中國,當時只有3家國企上榜,而且排名都比較靠後。

美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迅猛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而日本是二戰的“戰敗國”,它憑什麼能夠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呢?

二、

有的時候數據是會騙人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經濟之所以會出現飛躍式的發展,這一切都要從1985年日美兩國簽訂的《廣場協議》說起。

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美國的財政赤字快速增加,導致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

這種情況下想要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改善美國在國際市場上的收支不平衡狀況,讓美元貶值是最有效,也最快捷的方法。

於是美國聯合英國、德國、法國,同日本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了讓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的協議。

一開始這個協議對日本人來說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隨著日元的快速升值,日本的樓市和股市如同脫韁的野馬,開始瘋狂的攀升。

這空前的經濟熱度讓日本人徹底飄了,甚至放出豪言說東京的房地產價值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簽訂“廣場協議”的五國代表

在這一波虛假繁榮的帶動下,日本企業的市值都有了大幅度的升高,所以才導致在世界財富500強排名中日本緊隨美國之後,穩居第二位。

就在日本人沉浸在經濟持續攀升的瘋狂中不能自拔的時候,美國的金融寡頭們開始了蓄謀已久的行動。

一時間國際外匯市場上美元被大肆拋售,匯率一跌再跌。

1985年的時候,一美元還可以兌換250日元左右。

可《廣場協議》簽訂後,最誇張的時候一美元只能兌換120日元。

日元如此快速的升值導致日本的房地產市場短時間內出現了大量虛幻的“泡沫”,市值飆漲。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日本商品的出口競爭力嚴重的下降。

一些有見識的日本經濟學家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想要喊停,可這個時候民眾的消費慣性已經形成,再想要剎住車已是不可能的。

於是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泡沫破碎,整個日本經濟陷入了長達十年之久的停滯。

和日本泡沫經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穩步發展。

中國有著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經濟的底蘊一直都非常強,只不過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沒有能夠將這些完全利用起來。

可隨著國家持續不斷的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好。

2012年,《財富》雜誌再一次公佈了世界財富500強的排名,這一次中國的表現讓全世界所有的經濟學家都震驚了。

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裡面,原本不被看好的中國經濟竟然上演了一場從未有過的大逆轉。

三、

2011年美國的經濟達到了巔峰,在世界500強排名中上榜的企業多達197家,總收入佔所有上榜企業的42%。

但當到了第二年的時候,情況立馬就發生了變化,當時美國的上榜企業降到了139家,總收入的佔比也只有29%。

日本的情況比美國要更加的差,上榜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只有68家。

和日本的經濟低迷不同,中國大陸的上榜企業實現了連續9年的穩步增長,達到了73家,歷史第一次超越了日本。

這還只是個開始,此後中國企業的上榜數量逐年增加,遠遠將日本甩在了身後,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不止如此,排名前十順位的中國企業也越來越多。

2011年

2019年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一年我們在世界500強排名中上榜企業的數量首次超越美國。

從最初的只有三家企業上榜到一躍成為榜首,這條路中國走了24年。

以經濟發展的規律而言,這速度是超乎想像的,只能用奇蹟來形容。

2020年開始,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世界的經濟發展都不盡如人意,各國的對外貿易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但就是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中國卻用其他國家想都不敢想的方式,快速且有效的將疫情的發展勢頭給遏制住了。

2021年,降服疫情的中國成為了全球唯一實現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進出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到了這個時候,能在世界經濟領域和中國博弈的也就只有美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日本早就已經不知道被甩飛到哪裡去了。

從2019年開始,中國在世界500強排名中連續5年穩坐第一。

2025年,美國有138家公司上榜,中國有130家公司上榜。作為對比,中美兩國上榜公司均較上一年有所減少,但仍然高居前兩名,且與第三名日本(38家上榜),有著斷崖式的領先。

2025榜單前十

曾經我們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管是經濟、軍事、外交,還是醫療、教育都被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穩壓一頭。

但在全中國人民不懈的努力下,短短的30年時間里中國實現了全方位的赶超。

現如今我們的經濟不但能夠和美國一較高下,在軍事和外交領域,中國也已經是美國最大,也是最不能忽視的對手。

美國可能早就想到了中國會崛起,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中國會崛起的這麼快。

畢竟在全世界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那個國家的發展速度能有中國這麼逆天。

結語:

這兩年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要落後於美國,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未來中國企業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速度,盡可能擴大自己在中高端行業當中的市場佔有率。

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夠增加自己的收益回報率和國際競爭力。

隨著國家不斷加大這方面的扶持力度,目前改變已經出現。

但這還不足以讓我們沾沾自喜,因為一直以來中國都處在追趕者的位置上。

現如今世界經濟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變革,這一次我們一定要抓住機會,讓中國經濟實現從追趕到領先的巨變。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