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屆中國仿真大會在合肥市廬陽區召開

大皖新聞訊 11月1日,第三十七屆中國仿真大會在合肥市廬陽區召開,大會以“數智仿真、新質發展”為主題,吸引全國約千名學者與業界代表。

第三十七屆中國仿真大會在合肥市廬陽區召開 -

大會現場 何剛 攝

當前,仿真技術已突破傳統工業邊界,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交通基建等關鍵領域展現出極強的適配性與應用價值。未來,隨着人工智慧大數據與仿真技術的深度融合,其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容,有望成為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近年來,合肥已打造出“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等標誌性產業集群。聚變能源、量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製造等未來產業在此加速布局。

本屆大會採用“1+21+1”模式,即1個主會場、21場專題分會與1場產業展會,議題涵蓋工業軟件、智能製造、無人系統、具身智能等前沿領域,與合肥當前的產業布局高度契合,為技術與產業深度對接搭建了優質平台。

大會的召開,也為合肥市廬陽區發展仿真產業帶來重要機遇。“我們期待通過大會鏈接更多產業資源。”廬陽區本土企業棲雲科技在參會時表示。該公司自主研發的AI仿真引擎雲平台OpenLab,實現了多尺度、多物理場高性能計算,部分核心精度指標超越國際主流軟件。

近年來,廬陽區深入實施“2+3+X”產業戰略,將軟件與信息技術列為重點發展方向。通過構建“一港七園”產業載體,出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專項文件,全區已形成完整的產業支持體系。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區146家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營收規模已突破150億元。

以大會為契機,廬陽區正加速推進仿真產業布局升級。當前,廬陽區正加快推進AI仿真創新園建設,未來將打造成為集AI仿真研發、傳感器製造、智能計算於一體的高端產業集聚區,實現從“單點企業”到“產業集群”的能級躍升。

第三十七屆中國仿真大會在合肥市廬陽區召開 -

AI仿真創新園效果圖

大會召開當天下午,合肥市暨廬陽區“鏈上有約”AI仿真產業閉門會同步舉行,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搭建精準對接、深度合作的專屬交流平台,推動形成“企業聯動、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通訊員 王藝

編輯 王翠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