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給老公塞合同,又批2億廣告單?美國這位女部長,闖了大禍

本文為深度編譯,僅供交流學習,不代表日新說觀點

剛給老公塞合同,又批2億廣告單?美國這位女部長,闖了大禍 -

10月2日,就在美國政府剛剛經歷停擺危機的次日,美國國土安全部(DHS)部長克里斯蒂·諾姆(克里斯蒂·諾姆)出現在拉什莫爾山拉什莫爾山)的電視廣告拍攝現場。她身着騎馬褲,頭戴牛仔帽,在馬背上對着鏡頭向潛在的移民發出了嚴厲警告:“觸犯法律,必將受到懲罰。”

諾姆將這項耗資逾2億美元、由納稅人全額資助的廣告宣傳活動,稱為遏制非法移民的關鍵手段。為了快速推進該項目,其部門以邊境處於“國家緊急狀態”為由,繞開了旨在防止浪費和腐敗的聯邦常規競標程序。

然而,美國非營利調查新聞機構 普普利卡 的調查記錄和採訪顯示,國土安全部至少隱瞞了一家獲得這份九位數美元廣告合同的關鍵受益方:一家與諾姆及其高級助手存在長期私人及商業利益輸送關係的共和黨諮詢公司。

這家名為“戰略集團”(Strategy Group)的公司,並未出現在任何公開的合同文件中。合同的主要收款方被包裝成一家神秘的特拉華州空殼公司,其成立時間距離合同敲定僅數日之隔。

隱秘的利益輸送網

在諾姆的政治運作版圖中,沒有哪家公司比“戰略集團”更具核心地位。該公司曾在2022年諾姆競選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州長時發揮了關鍵作用。其首席執行官本·約霍(Ben Yoho)不僅是諾姆核心顧問科里·盧萬多夫斯基(Corey Lewandowski)的深度合作夥伴,其妻子更是現任國土安全部發言人特麗莎·麥克勞克林(Trisha McLaughlin)。

這筆廣告業務是迄今已知首例資金直接從諾姆執掌的聯邦部門,流向其政治盟友及友人控制企業的案例。

多位政府合同專家指出,國土安全部高層與“戰略集團”的深度關聯可能構成重大倫理違規。

“用‘腐敗’一詞來形容再貼切不過,”聯邦合同法權威專家、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時期戰時合同委員會前成員查爾斯·蒂弗(Charles Tiefer)指出。他強調,“戰略集團”的運作模式應當立即引發國土安全部監察長與眾議院監督委員會的雙重調查。

“將親信偽裝成分包商,這無異於拿納稅人的錢玩一場‘藏香腸’的遊戲,”蒂弗補充道。

聯邦法規明確禁止合同中存在利益衝突,並要求採購過程必須“完全公正且不給予任何人特殊待遇”。

神秘的“中間商”與消失的競標

這一內幕曝光之際,正值諾姆可支配資金呈暴漲態勢。所謂的“巨額美麗法案”(Big Beautiful Bill)為國土安全部撥款逾1500億美元,而諾姆賦予了自己對資金使用異常的控制權。今年夏天起,她開始要求所有超過10萬美元的支付款項必須經其親自批准。

據彭博社報道,該系列廣告合同總額已達2.2億美元,導致國土安全部本財年的廣告預算激增三倍。聯邦記錄顯示,合同主要由兩家實體承接:其一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黨廣告公司“思者聯盟”(Thinker Alliance),獲得7700萬美元合同;但高達1.43億美元的主體資金,流向了一家名為“安全美國傳媒”(Safe America Media)的神秘特拉華州有限責任公司。

這家獲得巨額合同的公司,在該合同時僅成立數日。其註冊地址顯示為共和黨資深運作人員邁克爾·麥克埃爾韋恩(Michael McElwain)位於弗吉尼亞州的私人住所。儘管麥克埃爾韋恩長期經營自己的廣告公司,但該機構是否有能力獨立承接九位數的聯邦合同令人存疑:數年前在申請新冠疫情救助資金時,其申報的員工數僅為五人。

目前尚不清楚“安全美國傳媒”如何分配這1.43億美元,資金最終流向了何處。聯邦合同數據庫未披露任何承接國土安全部廣告業務的分包商信息。

剛給老公塞合同,又批2億廣告單?美國這位女部長,闖了大禍 -

官方回應與避嫌

當被問及“戰略集團”為國土安全部提供服務的細節時,該機構發言人麥克勞克林在採訪中表示:“我們不清楚他們為何被選中。”

“我不清楚他們與哪家分包商合作,但因存在利益衝突,我已完全迴避相關事務,”她補充道,“婚姻是婚姻,工作是工作,我從不混為一談。”其丈夫、戰略集團首席執行官本·約霍未回應相關質詢。

國土安全部在書面聲明中辯稱:“本部門未參與分包商的遴選工作。”聲明強調,“戰略集團”與該機構並無直接合同關係,“國土安全部既不能也不曾干預承包商的僱傭決策。”

該部門解釋跳過常規競標程序的原因時稱:“任何延誤向公眾傳遞關鍵信息的舉動,都將助長虛假信息的傳播,尤其是走私者散布的虛假信息。”

從州政府到聯邦:慣用的操作手法

這並非“戰略集團”首次通過諾姆手中的權力獲得公共資金。2023年,時任南達科他州州長的諾姆政府曾聘請這家俄亥俄州公司開展另一項廣告活動,耗資850萬美元州政府資金,曾引發輿論風波。

儘管州政府當時宣稱合同完全合規,但諾姆政府前官員向 ProPublica 透露,諾姆曾暗中干預,確保“戰略集團”獲得該合同。此前未公開的記錄還顯示,該公司曾向諾姆在南達科他州的一位核心顧問麥迪遜·希漢(Madison Sheehan)支付了高達2.5萬美元的款項。希漢現年28歲,目前已升任國土安全部下屬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副局長。

約霍早在大學時期便擔任過美國國會議員的競選經理。如今38歲的他已成為政治廣告這一殘酷行業中的全國性玩家。在盧萬多夫斯基的引薦下,約霍進入了諾姆的核心圈子,並負責其2022年州長連任競選的廣告業務。

在那次備受爭議的州政府合同競標中,七家公司提交了提案。據參與流程的前官員透露,諾姆的一名高級助手曾直言警告:“她(諾姆)非要拿下這個項目。”最終,約霍如願以償。

尾聲:權力與影像

在這則已經播出的廣告中,諾姆將芝加哥特朗普大廈的畫面與自己騎馬的英姿剪輯在一起,宣稱“美國始終嘉獎遠見與堅韌”。

這一系列操作似乎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一邊是高舉“法治”大旗的邊境執法形象,另一邊則是利用“緊急狀態”規避監管的資金暗流。

“戰略集團”在拉什莫爾山下拍攝的這支廣告,風格介於政治競選宣傳片與汽車商業廣告之間。截至目前,國土安全部對其選擇“安全美國傳媒”的唯一解釋是:“成果自會說明一切:美國歷史上最安全的邊境,以及逾200萬非法移民離境。”

在這場關於“國家安全”的宏大敘事中,納稅人的金錢正以一種極為隱蔽的方式,在權力的血管中靜靜流淌。

所謂“緊急狀態”,往往是權力最渴望的時刻。它像一塊遮羞布,既能以此為名要求公眾讓渡知情權,又能讓龐大的資金繞過監管的紅綠燈,暢通無阻地流向特定的口袋。當鏡頭前的執法者高喊“觸犯法律,必將受罰”時,鏡頭後那張由親信、空殼公司和免招標合同編織的大網,正在無聲地嘲弄着規則本身。或許,真正的危機從來不在邊境,而在那些不受約束的權力暗處。

剛給老公塞合同,又批2億廣告單?美國這位女部長,闖了大禍 -


當“緊急狀態”成為規避規則的通行證,公眾應當如何監督權力的運行?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思考。

作者信息:

賈斯汀·埃利奧特(Justin Elliott)、約書亞·卡普蘭(Joshua Kaplan)、亞歷克斯·米耶傑斯基(Alex Mierjeski)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