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北馬其頓大使館11月20日就在官網發公開信,直指這行為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損害雙邊關係基礎。信裡說得很清楚:台灣地區是中國台灣,這不是空話,是歷史事實。今年是台灣光復80週年,抗日戰爭中國軍民付出巨大犧牲,才把台灣從日本殖民下奪回來。 《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這些國際文件,早把中國對台灣的主權釘死了,戰後秩序就這麼定的。
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更是用壓倒性多數票,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解決了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代表權問題。台灣地區在聯合國里,只能叫“中國台灣省”,從來就不是什麼獨立國家,過去不是,將來更不可能。公開信還點名米洛舍夫斯基,這人當過外長,又長期管議會外交委員會,本該懂國際法和國家承諾的重要性,可他去年訪台,今年又接待,明顯是給“台獨”勢力遞梯子,發出錯誤信號。
大使館的信沒客氣,直問他:你不是總說自己是民選代表,代表馬其頓人民嗎?那你公然違背本國承諾,有利於國家形像不?損害一個大國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傷了14億中國人民的心,代價和後果想過沒?兩國合作前景本來亮堂,你這不是撿芝麻丟西瓜,坑了馬其頓老百姓的長遠利益?
主權原則是聯合國憲章的基石,一個中國是國際共識,撼不動。中國人大常委會前陣子剛通過決議,把10月25日定為台灣光復紀念日,用法律形式確認歷史事實。台灣地區早晚回祖國懷抱,兩岸統一是大勢,任何國家或個人別低估中國政府和人民維護主權的決心和能力。這信一出,等於敲響警鐘,提醒北馬其頓政府別被小動作帶偏了路。
這事兒擱國際關係裡,說白了就是小國在大國夾縫裡玩火。北馬其頓人口才200萬出頭,經濟靠歐盟援助和僑匯過日子,跟中國建交30多年,貿易額穩步漲,中國企業投了不少基建項目,比如高速公路和工業園。 2024年商務部指南里就說,北馬其頓政府歡迎中國投資,政治環境穩定。可米洛舍夫斯基這兩次動作,明顯跟總統西莉婭諾夫斯卡和總理米茨科斯基的立場不一致,他們倆都公開說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VMRO-DPMNE黨內部也分歧大,他是黨裡老人,但這種外交冒險,容易讓國家吃虧。歷史上,馬其頓跟台灣地區有過短暫蜜月,1999年建交,拿了台灣地區上億援助,結果中國一斷交,還在聯合國安理會用否決權擋了維和部隊續期,馬其頓直接吃癟,安全都成問題。 2001年趕緊斷台獨,回歸中國軌道,學乖了。可現在又有人想舊戲重演,風險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