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宋春麗和薩日娜作為頒獎嘉賓,出席了第31屆飛天獎。
表演經歷豐富的她們,要頒發的是分量最重的表演大獎——優秀男演員。
此屆飛天獎“視帝”的競爭,可謂神仙打架。
有《海棠依舊》的孫維民,《彭德懷元帥》的董勇,
在《刑警隊長》《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均有出色表演的於和偉,
憑藉《雞毛飛上天》拿到白玉蘭視帝的張譯。
在激烈角逐中,曾在《亮劍》中飾演魏和尚的張桐最終強勢突圍。
他憑藉《絕命後衛師》中的的陳樹湘一角,成為飛天獎史上首位80後視帝。
當時媒體報導,形容張桐拿視帝是“爆冷”。
四年後,同樣的評價出現在王雷身上。
不久前,他憑藉《功勳》的第一單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捧起了第33屆飛天獎視帝的獎杯。
成為繼張桐之後,第二位獲此榮譽的80後男演員。
與他同場角逐視帝的,有丁勇岱、張嘉益、於和偉、黃軒,入圍的他們都帶來了口碑佳作。
得知獲獎,王雷自己明顯也有些錯愕,下意識用手摀住嘴。
站在領獎台上的他,更是難掩激動,數次調整呼吸和情緒。
“這個獎的分量真的是太重了”,王雷哽咽地感慨。
隨後,他表示北京人藝“戲比天大”的藝術信仰,會永遠鞭策著他認認真真演戲,清清白白做人。
獎項揭曉的同時,伴隨而來的還有關於這份榮譽的一些爭議。
有人覺得王雷實至名歸,有人質疑他的名氣不夠拿獎,有人覺得飛天成了“水獎”,丟掉了公信力……
所有爭議,最終都指向一個問題:
戲紅人不紅的王雷,配不配得上飛天視帝?
青石倒覺得,這個視帝並不意外,因為他的實力早已在作品中體現,並得到業內的高度認可。
他的這次拿獎,最大的意義在於:
不僅僅是王雷演員個體的勝利,更是代表80後男演員在當下影視環境中的又一大收穫。
雖不帶流量,卻扛起了收視和口碑,成為行業的中流砥柱。
01
王雷這次的發揮有多強?
毋庸置疑,《功勳》確實是一部成功的好作品。
豆瓣評分9.0,成為去年繼《山海情》和《覺醒年代》之後,第三部破9分的主旋律作品。
其中,第一單元《能文能武李延年》的口碑更是炸裂。
雖然只有短短6集,但卻遠遠超越許多國產戰爭大片。
有觀眾直接拿來跟當時影院熱映的《長津湖》作比較,因為故事背景也是抗美援朝。
很多人更是大膽表態,認為比《長津湖》拍得好。
“強烈建議把《能文能武李延年》剪輯成一部三小時的電影公映!”
“作為軍事愛好者一直遺憾國內沒有兄弟連那樣水準的戰爭戲,這部劇給了我希望。”
該單元由毛衛寧執導,聚焦抗美援朝戰爭時期,講述擔任指導員的李延年帶領七連奪回346.6高地的故事。
之所以獲得高口碑,最主要的原因是真實。
戰爭戲份真實。
劇中對戰爭術語、戰術安排、進攻組織、戰爭場面的呈現,非常專業,得到軍迷觀眾的高度認可。
人物刻畫真實。
以往的國產戰爭劇,政工幹部大多是配角,劇集對他們的刻畫也比較少。
而該單元則展現出他們真正的樣子,塑造了一個很多國產戰爭劇都沒能塑造出來的政工幹部能文能武的形象。
演員和作品是互相成就的,《能文能武李延年》有這份成績,離不開王雷的呈現。
原型人物李延年,一生戎馬倥傯。
他參加過解放戰爭、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邊境防衛作戰等大小戰鬥20多次。
李延年這個人物,跟王雷慣常的軍旅硬漢熒幕形象相契合,他能駕馭得住。
軍人家庭出身的他,對於軍人這類角色的理解和詮釋更是有著天然的優勢。
鏡頭里的王雷經常灰頭土臉,操著一口方言,通過神態、表情、口音等細節演活了一個經常作戰的軍人。
望向硝煙瀰漫的戰場時,眼神炙熱又決絕,令人動容。
王雷不只是還原了角色的皮相,也立住了人物的內瓤。
那段戰前動員的獨白,鏗鏘有力,不僅讓戰士們從心底理解戰鬥的意義,也喚起了觀眾對李延年和志願軍的敬佩和感恩。
王雷對這場戲的處理,也是極好的。
聲音從溫柔到堅韌,神情從一臉笑容到眼含熱淚,
表演自然真摯,富有極強的感染力,把李延年人物的性格詮釋得十分精準。
整個過程不管是台詞還是情緒都發揮到極致,完全可以成為教科書式的表演。
論成績和價值,該單元得獎也是情理之中。
論表演,王雷晉升飛天視帝也是實至名歸。
事實上,換做是其他演員並不會爭議於此。
王雷是個例外,因為在不少人眼裡,王雷是戲紅人不紅的演員,名氣和其他演員的差距較遠。
02“心在文藝界,身在娛樂圈”
“心在文藝界,身在娛樂圈”,這是王雷個人社交平台的簽名。
娛樂圈風氣浮躁,他用來提醒自己是一個搞藝術的演員,一個對錶演有追求的演員。
回顧王雷的演藝之路,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1982年,王雷出生在遼寧的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曾是軍人,母親則是一名舞蹈演員。
可能是遺傳了母親的藝術細胞,他從小熱愛音樂,且唱功不俗,經常拿獎。
再加上內心的軍人情結,王雷特別想考上軍藝,但因為那年的軍藝沒招生,他只能被迫放棄。
在母親的影響下,他決定成為一名演員,先是進入遼寧藝校學習,而後又報考中央戲劇學院。
經過四年專業學習,22歲的王雷順利畢業,並進入了北京人藝,從此走上職業演員的道路。
同一年,他和姜武、倪萍合作電視劇《大浴女》,以演員的身份正式出道。
後來,王雷開始接導演鄭曉龍的影視劇,因為多次合作,被稱為“龍男郎”。
從《金婚》張國立之子“大寶”,到《春草》中陶虹的丈夫“何水遠”,再到《我是老闆》裡姜武的小舅子“石軍”。
其中,何水遠這個懦弱、虛偽、狹隘的角色,對於王雷來說,壓力和挑戰是最大的。
從觀眾的反應來看,他的表演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2008年《春草》播出後,王雷到天津出差,險遭入戲太深的大媽“群毆”,可見他的演技精湛。
連鄭曉龍導演也不吝稱讚:
“你把他演活了,這就是我對你的評價。”
從“國民女婿”到“農民”再到“軍人”
作為演員,王雷喜歡嘗試各風格的角色。
比如好男人,在《金太狼的幸福生活》裡,他是很萌很慫的寵妻狂魔金亮。
其生動、貼地氣的表演不僅演出了“夾板男”的無奈辛苦,也讓這個貼心的“國民女婿”走進觀眾的心裡。
比如農民。
在《平凡的世界》裡,他是背負著沉重生活的陝北漢子孫少安。
作為東北人的王雷,操著一口濃濃的陝北腔,以精湛的演技讓所有觀眾都記住了這位“西北錘王”。
這個角色也讓他拿到了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躍進國內一線演員的行列。
還有軍人。
在《永不磨滅的番號》中,他是滿腔愛國情、儒雅又不失威嚴的國軍軍官陳鋒。
到了《功勳》裡,王雷又把抗美援朝戰爭的戰鬥英雄李延年演繹得讓人動容……
先以家庭戲走進觀眾視野,
然後靠著農村戲打開知名度,
之後又憑藉戰爭戲拿到優秀男演員。
王雷在演藝圈的每一步,都是走得沉穩而有力。
“不管你是一個幽默的,還是荒誕的作品,你都要用最嚴肅紮實的態度來創作。”
這種創作精神鞭策著他,用心完成每一個角色。
03“李小萌,我的堅實後盾”
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認識王雷是從《金太狼的幸福生活》裡的金亮開始的。
劇中金亮好男人的形象,也讓他被稱為“國民女婿”。
說起來,王雷在這部劇中也算是本色出演了。
現實中他和妻子李小萌低調的愛情,在娛樂圈一直被傳為佳話。
2005年,兩人因《大浴女》結緣,互生情愫。
一年後,王雷勇敢表白,正式確立戀愛關係。
這段戀愛一談就是7年,期間兩人聚少離多,但感情始終有增無減,從來沒有傳出過緋聞。
有次他們做客《非常靜距離》,主持人李靜問李小萌收到最浪漫的生日禮物是什麼?
她回答了兩個:
一個是王雷曾花光工資給她買的手鍊,
另一個是王雷自製的情侶相冊MV。
王雷的專一和用心,讓李小萌覺得特別幸福和甜蜜。
2013年,在李小萌的畢業典禮上,王雷單膝下跪求婚,
在全校師生的見證下,結束7年的愛情長跑。
婚後的兩人幸福低調,從不拿私生活炒作上熱搜,卻也不避諱在鏡頭前表達愛意。
生活中幸福牽手,演藝事業上,兩人也是精誠合作。
《十送紅軍》《平凡的世界》《愛人同志》《花開山鄉》,均能看到這對演技派夫妻合作的身影。
2017年,李小萌生下兒子“雷蒙德”,讓原本幸福的婚姻更加穩固。
2021年,36歲的李小萌又生下小兒子,夫妻倆一人抱一娃,畫面溫馨有愛十足。
除了外出拍戲和表演話劇之外,王雷平常時間都是陪在妻子身邊,把她當成重心。
擔心妻子吃醋,王雷接戲時拒絕了各種親密戲份,李小萌也是出道多年不接吻戲。
飛天獎頒獎現場,當陳寶國和薩日娜宣布視帝是王雷時,身後的李小萌為他開心鼓掌。
起身後的王雷,環顧四周,而後給了妻子一個熱烈的擁抱。
後台接受采訪時,他深情表白:
“當年金鷹獎的時候我獲獎,小萌就在我身邊。
這次是小萌坐在了我的後邊,我覺得就像我的堅實後盾一樣。 ”
這對80後演員夫妻相戀7年,結婚9年,一路走來已經攜手16年。
都說婚姻怕七年之癢,但他們依舊恩愛如初,真是娛樂圈明星夫妻正能量的典範。
04、80後男演員集體突圍,內娛又出了一個另類的“叛徒”
近幾年,活躍在電視熒屏的內地男演員大致有兩類。
以王勁松、張嘉益等為代表的60後、70後叔圈組,幾乎承包了最當紅的劇集。
以楊洋、吳磊為代表的90後“鮮肉”,則常年佔據了網絡各個平台的熱搜榜。
中間的80後男演員,是沉默的大多數。
除了胡歌、王凱、雷佳音、黃軒、張若昀、朱一龍等人,大部分80後男演員還是處於不溫不火的尷尬境地。
和老戲骨比,他們不是最受重大題材和獎項重視的;
比起小鮮肉,80後男演員又是最不能帶動流量的。
夾在中間的他們,在演藝圈的路屬實難走些。
不過從今年獲獎的男演員來看,這一演藝圈的風向已經發生變化。
同為80後的王雷、雷佳音、朱一龍,包攬了今年三大影視獎(飛天、金鷹、金雞)的男演員獎項。
他們的獲獎,不僅是80後男演員的突圍,也是80後男演員在影視劇獎項的又一大收穫。
為什麼說“又”呢?
其實在2016年,80後男演員也在電視劇重量級獎項收穫頗豐。
先是胡歌拿到白玉蘭視帝,而後又跟王雷一同拿到了金鷹視帝。
兩年後,張桐斬獲飛天獎視帝,又填補了80後男演員在這一獎項上的空白。
王雷的獲獎,意味著低調但有實力的80後男演員正在被看見。
從出道到現在,王雷已經入行18年了。
但和其他80生相比,他的存在感還是沒那麼強,他彷彿是內娛中的另類,喧囂裡的叛徒。
究其原因,本人低調是很重要的一點。
這些年,他幾乎就沒把心思放在娛樂圈,不參加任何綜藝節目,一直低調做人,踏實演戲。
除此之外,還源於王雷對現實題材的執著。
這讓他把很多走紅的機會推至門外,逐漸淡出年輕觀眾的視線並不奇怪。
以及,他把相當大的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曝光度和收入都不高的話劇表演。
有機會炒作他不愛,就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對於沒什麼曝光度,收入更不可能和影視劇相提並論的話劇,王雷總是全情投入,無比珍惜。
這些年來,即便拍戲再忙,他也是堅持影視和話劇兩步走。
不外出拍戲時,王雷就在人藝排練表演,將近二十多年的話劇生涯造就了他深厚的表演功底。
台詞功底到位,陝西話、天津話、廣東話、北京話等各種方言不齣戲。
肢體動作協調,表情張弛有度。
漫長的積累,終於在《功勳》中得以爆發。
所以,此次王雷拿下飛天獎視帝,很多網友用“爆冷”等字眼形容也不足為奇了。
站在流量和演員的分叉路口,王雷選擇了一條更腳踏實地的路。
在最新的採訪中,他表示:
“流量熱度和演員初心是不矛盾的,我覺得真正的流量是人民的檢驗。”
這句話再次暴露了王雷的心真沒在娛樂圈,他不想要依靠各種話題來炒作自己,而是一心想著演戲。
確實,《平凡的世界》播出7年,他飾演的孫少安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魔性的陝北口音加上王雷生活化的表演,讓“西北錘王”風靡互聯網。
“我一直覺得,一名演員有代表作和有成名作,是不一樣的。”
王雷還表示希望未來多有一些代表作,不斷打磨演技,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精益求精。
這種對錶演和作品死磕的精神,注定會犧牲一些財富密碼能帶來的名利。
但也是因為這樣。
這樣不多要,不少要,一分耕耘就換取一分收穫的人,顯得更為寶貴。
相較於有些虛浮、水分很高的“紅氣”,王雷走的是一條憑藉實力的硬核之路。
這樣專注於表演和作品的他,相信未來會更好。
這裡也希望,內娛能多一些“王雷”,多一些“另類”的存在,讓這些“另類”這些“叛徒”,成為娛樂圈成為演藝圈的主流。
這,才是我們想看到的內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