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和尚”張桐的消失,是整個影視圈的悲哀與損失


2021年,在充斥著言情小甜劇和小鮮肉的電視劇圈,一部沒有流量明星的年代劇《覺醒年代》橫空出世。在觀眾口中獲得廣泛好評,紛紛稱讚這才是真正有水平的電視劇。

其中“李大釗”作為這部劇的主要角色,其扮演者張桐自然也就“火了”。

人們定睛一看,才發現這是一張熟悉的面孔。 《歡天喜地七仙女》、《密令1949》中,都有他的身影,《亮劍》中他扮演的“魏和尚”也是入木三分,將他優秀的演技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樣的一個優秀的演員,獎項自然也不會少拿。

2016年,張桐就曾憑藉自己在《絕命後衛師》中入木三分的表演力壓於和偉、張譯等實力同樣過硬的演員,拿到了“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的獎項,成為了該獎歷史上第一個80後男演員。

在我們眼中,張桐自然是實至名歸的,然而他在上台領獎,發表獲獎感言時卻直言:

“說實話我沒有準備感謝詞,因為我壓根就沒認為我會得獎。”

究竟是什麼樣的經歷才會讓這位實力派男演員說出這樣的話?

了解到他的過去之後,這個問題似乎有了答案。這位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實力過硬的演員,其實走了很遠很艱難的路,才得以走到我們眼前,接受鮮花和掌聲。

看到現在情緒穩定,儒雅從容的張桐,或許誰都不能想到,他還有一段抑鬱歲月,甚至一度想要自殺。

在出演《亮劍》之後,張桐名聲大震,不同類型電視劇的邀約也紛至沓來,他的檔期被各種劇組填的滿滿的,但是這樣高強度連軸轉的拍戲並沒有讓他的名氣更上一層樓。

這段時間內他拍的所有戲都如同泥牛入海般,沒有激起一點水花。

剛剛名聲鵲起就走上下坡路,對於一心想要在演藝圈混出名堂的張桐而言,這無疑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不管他拍多少戲,拍什麼類型的劇都無法扭轉這樣的局面。

認識到這一點後,當時的張桐陷入了迷茫期。

就在此時,一個新人導演又向張桐發出了片約,張桐此時仍舊不願放棄任何希望,於是便答應下來,認真研究劇本,把自己翻紅的籌碼押在了這部劇上。

此時他的或許怎麼也沒法想到,這部劇不僅沒有幫助他平步青雲,反而成為在他的迷茫期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位導演與張桐的合作並不愉快,與之相反,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摩擦。

張桐作為一名普通演員,在劇組的權力自然比不上掌控全局的導演,而當導演對他蓄意刁難時,張桐也只能默默忍受,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

延伸閱讀  黃渤跟法國總統合影,笑容誇張,站姿古怪,一個勁往馬克龍身上蹭

張桐謙虛隱忍,但架不住劇組的工作人員也都見風使舵,看出來導演對張桐不喜之後,許多人為了討好導演,也都對張桐冷眼相待。

如果這些人僅限於此,或許張桐只會難受一陣,但導演對張桐專業能力的全盤否定,給他的心理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這位導演對外宣稱“張桐的演技甚至不如電影學院大部分的學生”。

導演的詆毀,同行的冷眼,輿論的壓力,讓張桐一度陷入了強烈的自我否定與抑鬱當中。

或許這是張桐這段不幸的經歷中唯一的幸運,哪怕他的人生陷入了低谷,他此時的女朋友——關思婷仍舊對他不離不棄。

張桐每次鑽牛角尖,自我否定的時候,都是關思婷不停鼓勵他,給他活下去的勇氣。

張桐每次痛哭流涕,表示對這個世界毫無念想的時候,也都是關思婷擦去他的淚水,站在他的面前,給他活下去的理由。

關思婷甚至為了能更好的陪張桐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不再接受娛樂圈的任何活動,專心陪伴張桐接受治療。

在關思婷耐心的陪伴和醫生科學的治療下,張桐五年後重拾笑顏,擺脫了抑鬱的陰影,重新開始了自己心愛的演藝事業。

2012年,張桐與關思婷正式走入婚姻的殿堂,他選擇用餘生去愛這個深愛他的女人。

經歷瞭如此黑暗的時光,張桐如鳳凰涅槃般,心態變得更加沉穩平和,不急於一夜成名,耐心挑選適合自己的劇本。

帶著這樣的心態,張桐的事業反而有了起色。

他先後接下《絕命後衛師》、《覺醒年代》兩個高質量的劇本,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張桐。

但成就張桐的,絕不只是戰勝病魔的經歷和這兩部電視劇,他過往經歷的磨難,都成就了現今這個優秀的演員張桐。

1981年,張桐出生在天津一個普通家庭。

他自小性格並不開朗,在小時在學校朋友也並不多,更多的時間他總是自己獨處。

看電視成了他偏愛的娛樂方式,看到電視上各式各樣的人物,小小的張桐感到格外有趣與好奇。

看夠了他便自己扮演喜歡的角色,依照角色的性格,做出他們可能會做的舉動,說他們可能會說的話。

就這樣,一顆熱愛表演的種子在小張桐心裡悄悄埋下,終於在大學時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延伸閱讀  TFBOYS春晚同台,三小隻的情誼永遠真摯,粉絲心願達成

從小循規蹈矩長大並且考上名校南開的張桐,好像迎來了遲到的叛逆期。

他在大學接觸了模特行業,兼職做模特賺生活費貼補家用。

於此同時,張桐第一次接觸到了演員這個職業。

當他發現小時的愛好也可以用來養活自己,他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熱愛與激動,興沖沖地向爸媽提出了去法國進修表演的想法。

只是現實給他潑了第一盆冷水,作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家庭,他的父母無法擔負他出國留學的費用。

少年的夢想如熊熊烈火,張桐最終還是踏上了追逐夢想的旅程。

他孤注一擲,在演藝路上壓上了自己所有的籌碼,學校裡他刻苦學習汲取知識,課下他便四處兼職賺取生活費和學費,為了節省來之不易的錢,他甚至吃過商場打折的狗糧。

張桐的父母為了兒子的夢想也在四處籌錢,更加拼命地工作,張桐深知父母的不易,此時的他便暗暗立誓,今後一定要賺大錢好好孝順父母。

只是出了學校,初入社會的張桐還是太過單純。

國內的娛樂圈和學校不一樣,不是成績好就會得到片約。

學成歸來的張桐本來十分自信,想在演藝圈大展拳腳,可他初出茅廬,一沒資歷,二沒人脈,根本沒有導演願意給他機會,啟用他做主角。

可此時的張桐心高氣傲,認為自己留學歸來,不願“自降身價”演一些無關輕重的角色。

被拒絕了無數次的張桐終於明白了自己現在的心浮氣躁。

於是,他選擇拋棄自己那幼稚的優越感,從跑龍套做起,只要有角色,不管大小和角色好壞就接,好好沉澱,積累生活和經驗。

有了這樣的經歷,張桐更好的消化了自己在法國學到的表演知識,同時讓這些理論知識和中國國內演藝圈的實際情況更完美地結合,演技又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

在這個過程中,張桐出色的演技讓他在一眾演員中顯得格外出彩,他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導演的青睞。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經歷,張桐身上並沒有現今演藝圈那些“流量明星”、“小生”、“小花”身上的傲氣和嬌氣,更多了一份沉穩與自持。

現在的張桐挑劇本,更在乎的不是薪酬更不是所謂的“番位”,而是劇本的質量和角色與自己的適配度。

也正是這樣的過往,讓張桐有能力持續輸出高質量的電視劇,而不是成為現今流量為王的時代中一片隨波逐流的浮萍。

延伸閱讀  芒果臺新綜藝真猛!讓鳳凰傳奇夜宵攤前演唱,楊鈺瑩下地唱歌

在《覺醒年代》大爆後,張桐也並沒有選擇頻繁參加活動,參演劇目撈金。相反的,他似乎是又漸漸淡出了觀眾的視線,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首先第一個原因,還是因為在當下娛樂圈風氣的影響下,像《覺醒年代》這樣的良心好劇還是佔少數。

市場上充斥著披著各種外衣的言情劇,大多數導演更願意啟用年輕又自帶流量的“小花”、“小生”。

面對這樣的行業亂象,張桐無可奈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遠離這樣的泥潭,只接真正有質量的片約,寧願不賺這份錢,也不要砸了自己的口碑。

其次,在《覺醒年代》之後,中國國家話劇院也關注到了這難得的人才,向張桐發出了邀請,面對這樣的殊榮,張桐自然喜不自勝,踏上了話劇的舞台。

與此同時,與劇圈相比,話劇圈對錶演的理解反而顯得更加純粹,在這裡表演,張桐追求到了在劇組無法比擬的快樂與幸福,於是他自己也不強求自己在電視劇圈出彩,現在只是默默演好自己的話劇。

張桐對現在娛樂圈的敬而遠之,正體現了娛樂圈劣幣驅逐良幣之風的愈演愈烈,這樣的局面顯然不是觀眾願意看到的,希望現今娛樂圈的明星和導演可以好好反省自身,讓電視劇中更多地出現像張桐一樣的演員。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