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10月22日,iPhone Air正式開售,售價7999元起,這也是國內首款採用eSIM技術的手機。 iPhone Air比iPhone17系列其他三款手機晚上市了一個月。線上官方渠道以及京東旗艦店均顯示1-2週才能發貨。
曾經5分鐘售罄
如今熱情退潮
沒想到的是,iPhone Air正式開售卻遇冷,線下門店和市場上出現大量iPhone Air現貨。在二手市場上,iPhone Air更是開售即破發,10月24日,某二手交易平台顯示,iPhone Air 256G均價與官方售價相近甚至略低。
![]()
此前,10月17日,iPhone Air在中國大陸開啟預購,僅5分鐘內官網首批iPhone Air即告售罄。同日,京東數據顯示,iPhone Air創下1秒成交額破億的紀錄。 (此前報導:)
![]()
iPhone Air發售首日,濟南某手機賣場的店主王先生告訴記者,iPhone Air這兩天幾乎是無人問津的狀態,因為大家擔心機身超薄帶來的續航問題,以及對eSIM卡的不了解,正遇上雙十一節點,線上低於原價的渠道相對較多,遇冷也是意料之中。 “晚於其他機型正式發售的一個月時間差,足以讓大家的期待和熱情退去了。”他說。
剛開售就減產到幾乎停產
據快科技報導,蘋果正在大幅削減iPhone Air的產量,幾乎達到“停產”水平,並將重點轉向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機型。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iPhone Air需求低於預期,供應鏈已經開始降低出貨與產能。供應鏈的產能普遍到26Q1會縮減80%以上,部分出貨前置時間較長的零組件,預計在2025年底前停產。
郭明錤認為,既有的Pro系列與標準版機型,已經很好的涵蓋了大部分的高階用戶需求。回溯蘋果過往推出的機型,無論是mini、Plus還是如今的Air,都未能成功開拓出新的市場區隔與定位:iPhone mini因屏幕尺寸較小,不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使用習慣;iPhone Plus雖屏幕更大,但在性能和價格上缺乏足夠的差異化優勢。
國內也有數碼博主爆料稱,iPhone Air因國外銷量未達預期和國內推遲發售等原因,生產端已進入前加工製程停產狀態,目前處於“攢訂單再重新開工”的產能調整階段。
對於eSIM,有網友表示換卡太麻煩
iPhone Air是蘋果史上最薄手機,除了這一賣點,另一個備受關注的特點,是該機型通過eSIM激活,不支持實體SIM卡。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可為該機型提供eSIM支持。要在iPhone Air 上激活eSIM,用戶需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和eSIM手機前往的線下運營商營業廳辦理。
對此,有部分消費者表示“換卡太麻煩。”
![]()
eSIM(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即嵌入式SIM卡),是一种数字化的SIM技术。与SIM卡较显著的区别是,eSIM在出厂前就被预先嵌入电子产品的硬件中,不可拆卸。eSIM电子产品不需要另设物理卡槽。
![]()
事實上,eSIM技術並非新生事物,其在可穿戴設備、物聯網領域已應用多年。
近期,中國三大運營商相繼獲得eSIM手機運營服務商用試驗的批复。這意味著,eSIM技術正式從物聯網、智能穿戴設備領域,延伸至智能手機這一核心終端,標誌著中國移動通信產業邁入“無卡時代”。業界普遍認為,這是一場遲來卻必然的變革。
對於這款手機
消費者也評價不一
![]()
![]()
![]()
![]()
![]()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綜合21世紀經濟報導、每日經濟新聞等
編輯高欣奕
審核羅禕王晨鬱
脫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