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種“毒碗”已經上黑榜了,檢查一下,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前言

“病從口入”這句老話,我們從小聽到大,總以為防的是沒洗乾淨的菜和不新鮮的肉

但我們可能都忽略了,危險不只藏在食物裡,更可能潛伏在我們每天捧在手心的碗裡

而這種“毒碗”你家可能天天都在用,那麼,我們該如何辨別“毒碗”?

你貪的便宜正在報復你

當一個東西的價格低到不合常理時,別高興得太早,那往往意味著,商家在你看不見的地方,狠狠地砍了一刀,而這一刀,最後會結結實實地落在你的健康上。

很多有小孩的家庭,都特別偏愛不銹鋼碗,結實、耐摔,孩子怎麼折騰都不心疼,電商平台上一搜,九塊九還包郵的一大堆,銷量動輒幾十上百萬,看起來是不是特別香?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能這麼便宜?

問題就出在鋼材本身,真正的食品級不銹鋼,碗底都會有“304”或者“316”的鋼印,這是它們的“身份證”,但這種鋼材貴啊,於是黑心商家就動了歪腦筋,用一種叫“202”的工業級不銹鋼來偷梁換柱。

這種劣質鋼材,根本就不是為“吃”設計的,成本低廉,但當你用它盛湯、盛菜,甚至只是劃了幾下,裡面的鉻、鎳、錳這些重金屬元素就會悄悄地析出,混進你的飯菜裡。

這些東西進了肚子可不像普通食物能代謝掉,它們會康復日地在你的肝臟、腎臟里安營扎寨,形成慢性毒害。

曾經就有個案例,一家人莫名其妙地患上慢性胃炎,血液檢測鉛含量超標,查來查去,最後發現罪魁禍首就是天天在用的碗。

有實驗更直接:把酸性的果汁倒進這種廉價不銹鋼碗裡稍微加熱一下,短時間內,析出的重金屬含量就能超標好幾倍!更別提那些同樣用劣質不銹鋼做內膽的保溫杯了,熱水簡直就是重金屬的“加速溶解劑”。

如果說不銹鋼的騙局還算隱蔽,那另一種專門為兒童設計的“防摔神器”——仿瓷碗,它的偽裝就更加惡毒。

這種碗輕便、不易碎,看起來像陶瓷,深受家長歡迎,但它的真實身份,是密胺-甲醛樹脂,合格的密胺樹脂,在120度以下是穩定的,一個碗的價格通常都在10塊錢以上,但為了壓低成本,有些商家會用一種叫“脲醛樹脂”的東西來替代

這兩種材料,成本天差地別,脲醛樹脂能便宜五倍!可危害呢?甲醛釋放量,足足高出十倍!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天天用這種碗吃飯,等於是在持續不斷地吸入甲醛,中毒甚至致癌的風險有多大,你敢想嗎?

一位幼兒園老師就曾反映過,孩子們吃飯時,那些劣質的仿瓷碗總會散發出一股刺鼻的氣味,那就是危險的信號。

所以你看,餐具這東西,“一分錢一分貨”是鐵律,你在價格上省下的那幾塊錢,未來可能要用數倍、甚至數百倍的健康成本來償還

顏值外衣下的毒藥

追求生活中的“儀式感”沒錯,誰都喜歡用漂亮的碗吃飯,心情都會好幾分,可如果我們不懂背後的工藝門道,那些絢麗多彩的圖案,就很可能變成重金屬的污染源

很多人在旅遊景點或者路邊攤,都見過那種花紋鮮豔、特別抓眼球的陶瓷碗,忍不住就想買幾個回家,但這些高顏值餐具的背後,藏著一個核心區別:“釉下彩”和“釉上彩”。

陶瓷本身是製作餐具的理想材料,非常安全,風險,全都來自於碗身上那些五顏六色的圖案,所謂“釉下彩”,就是先把顏料畫在胚體上,再罩上一層透明的釉,然後進窯高溫燒製,這樣一來,顏料就被那層釉牢牢地封在了下面,根本接觸不到食物,自然也就安全了。

而“釉上彩”,工藝恰恰相反,它是先燒好一個光溜溜的白瓷碗,再把顏料圖案直接印在釉的表面,為了讓顏料附著住,再低溫烘烤一下就完事了,這樣生產效率高,成本也低,圖案還能做得特別鮮豔。

問題就出在這,顏料是直接暴露在外的,當你用手去摸圖案,如果能感覺到明顯的凹凸感,毛毛糙糙的,那十有八九就是“釉上彩”。

當你用這種碗去盛一碗熱湯,或者用筷子、勺子在碗裡划拉,那些顏料裡的鉛、鎘等重金屬就會一點點地溶出來,長期用下來,你攝入的重金屬量可能超出安全標準的兩到三倍

所以,別再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外表迷惑了,餐具的美,必須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下次再挑帶圖案的碗,你的關注點應該從“它好不好看”,升級到“它的圖案摸起來光不光滑”。

“天然”和“方便”

除了貪便宜和愛美,我們還常常陷入另外兩個認知盲區,一個是盲目相信“天然”,另一個是過分依賴“方便”,殊不知,即使是看起來最無害的木碗用不對一樣是“毒碗”。

一些追求格調的朋友,很喜歡木碗,覺得它質感獨特,有種返璞歸真美麗,可“天然”並不等於“健康”,木質餐具最大的命門,就是怕潮濕,而廚房,恰恰是家裡最潮濕的地方。

一旦環境潮濕,木碗就極易發霉,這些黴菌裡,可能就藏著一種叫黃曲霉素的劇毒物,它可是一級致癌物,毒性極強,僅僅20毫克的劑量,就足以對一個成年人致命!

為了防止發霉,有些木碗表面會刷一層防黴塗層,如果用的是不合規的工業塗料,那又是一種化學風險,更可怕的是,黴菌一旦滋生,就不是洗洗涮涮能解決的了,它的菌絲會深深地紮根到木頭的纖維縫隙裡,肉眼根本看不見,普通清洗更是無法根除。

所以,對於木碗,請記住一條鐵律:只要出現任何霉斑,哪怕只是一個小點,或者碗身有了裂縫,別猶豫,立刻扔掉!想延長它的壽命,唯一的方法就是勤快點,用完洗淨擦乾,經常放到太陽下暴晒,才能有效抑制黴菌。

結語

所以,從今天起,別再當一個被動的價格和外觀選擇者了,對餐碗的每一次審慎挑選,都是一次主動的健康投資,更是對家人最直接、最無聲的守護。

信息源:

《突然被曝有毒!天天用的東西居然塌房了?醫生提醒:可以這樣判斷》環球網2024-08-30《這種毒碗你家可能天天都在用!如何辨別“毒碗”?》中華網2024-09-26《被曝有毒!小心家里長這樣的碗》上觀新聞2024-09-03【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