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長320公尺《台灣風物圖》沉浸展!現代版清明上河圖會動了

▲世界紀錄最巨幅當代水墨畫《台灣風物圖》會動了!如今透過數位轉譯,打造為「全沉浸投影展覽」在台北101雙融域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被譽為現代台版「清明上河圖」會動了!藝術家許文融耗時4年創作《台灣風物圖》全長320公尺、高1.8公尺,是世界紀錄最長當代水墨畫,如今作品透過數位轉譯,打造為「全沉浸投影」,在台北101「雙融域」推出沉浸式展覽,結合XR互動體驗以三部曲方式呈現,讓更多人在光影交織之下,探索台灣之美。

出生於彰化的藝術家許文融,在旅居海外時,對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深刻體會,因此返國後遍訪山川人文,歷時4年(1992~1996)完成當代最巨幅水墨畫卷《台灣風物圖》,全長320公尺,高1.8公尺,是世界紀錄最長的水墨畫,描繪台灣自然山川、民俗風貌、人文建設,被譽為現代台灣版《清明上河圖》。

▲▼《台灣風物圖》打造為「全沉浸投影展覽」,在台北101雙融域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如今科文雙融與藝術家許文融合作,以《台灣風物圖》為基底,進行數位化轉譯、重製,創作沉浸式作品,2月19日起至3月11日在台北101雙融域推出《台灣風物圖-穿越時空沉浸之旅》沈浸式展覽。

科文雙融邀請3組國內新媒體團隊共同製作,包括「光點吉樹」、「躍界新媒體」、「有日互動」。其中「光點吉樹」導演劉育樹分享,由於水墨畫沒有邊界,要轉變為動畫確實不容易,而此次也特別挑選代表性的街景、知名節慶活動,大眾有共鳴、記憶點的部分轉譯為動畫,像是101煙火、鹽水蜂炮等。

▲動畫導演特別挑選特色節慶,製作成動畫。(圖/記者林育綾攝)

展覽也以三部曲來呈現,「第一部曲」透過將《台灣風物圖》掃描翻拍為高解析度數位檔案,轉譯成磅礴氣勢的沉浸式影像腳本,在重新編錄環景音樂、自然音效之後,以3D動畫結合特效VFX及互動技術,合成為全新數位影像,讓靜態山水畫轉化為動態及投影拼接,呈現台灣自然人文的壯麗風貌。

▲《台灣風物圖》在台北101雙融域以「全沉浸投影展覽」展出,整個空間四面八方包含地板都有投影。(圖/記者林育綾攝)

「第二部曲」《從心墨韻》象徵隨心揮筆、墨韻自然流轉,讓構圖散發無窮張力,以沉浸式科技和互動投影技術,包含3D建模、地板動畫、粒子特效等動畫設計,配合環繞式的聲景設計,將這幅壯麗的水墨長卷,化為情境式體驗,身臨其境感受《台灣風物圖》所描繪的6大台灣地標景點。包括:三貂角燈塔、中華民國總統府、陽明山擎天崗、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及大稻埕迪化街。展演到最後,以鳥瞰地圖串聯6大地標,呼應此作品的歷史意涵。

「第三部曲」XR走讀之旅,觀眾可戴上Meta Quest 3 VR 眼鏡,化身旅人,在知識型網紅、專業導遊陪伴下,遊覽於日月潭、十分瀑布等,還能搭乘礦車,穿越雲霧繚繞的山間,抵達九份山城,漫步於古色古香的街道,身歷其境。《XR走讀之旅》須事先預約,可於每日6場開放預約時段,持票至服務台向工作人員登記。

▲《台灣風物圖》透過數位轉譯打造為「全沉浸投影展覽」,在台北101雙融域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文化部長李遠今(19日)出席開展記者會時表示,「文化科技」是文化部近年來積極推動的重點,但台灣文化的發展仍仰賴民間力量,企業家施振榮(科文雙融董事長)長期投入文化領域,除了自掏腰包支持樂團比賽,也積極協助國藝會募款,對文化科技的發展更是全力以赴,歷經5年努力克服各種挑戰,也讓他今天百感交集。

李遠還透露,雙融科技的設計團隊,匯聚了很多文化基金會的優秀人才,讓他感到格外熟悉,並笑說自己一進來就問,「你又挖了幾個人?」

同時近來許多人討論文化部的預算,李遠也說,文化部預算從來沒有被這麼重視過,其實已經是所有部會裡最少的,不到百分之一,藉此機會也讓大家知道,文化到底有多重要、政府的角色有多重要,並再次感謝藝術家、文化人、所有民間的文化推手,出錢出力。

《台灣風物圖-穿越時空沉浸之旅》展覽於2月19日起至3月11日,在台北101「雙融域」推出,展期全票350元;身心障礙人士及其必要陪同人(限一人)175元,進場需出示有效證件,陪同者需同時進場;3歲以下孩童免費入場。

▼影:《台灣風物圖-穿越時空沉浸之旅》展覽


標題:全球最長320公尺《台灣風物圖》沉浸展!現代版清明上河圖會動了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