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因應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出口廠商的衝擊,今提出四大支持措施,協助廠商降低資金成本、簡化通關流程並提供稅務及融資上的彈性,穩定企業經營環境,強化國際競爭力。
財政部將於16日前往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針對「因應國際貿易情勢變化,協助國內廠商拓展國際市場」進行列席報告。
報告中提出四大措施幫出口廠商減壓,第一、降低資金壓力,利息與雙減免,針對出口美國有實績的廠商或其關連產業,提供高達2,000億元的貿易融資額度,並減收貸款利率1%;中小企業或受衝擊較大者,減幅更達1.5%,每家廠商一年最高可節省利息500至600萬元不等。
此外,輸出保險方面也給予實質優惠,保費與徵信費用最低只收一成,以降低廠商拓展新市場的風險與負擔。
第二,簡化通關流程,每月彙報、免附裝箱單,自今年4月起,保稅業者可改為每月一次彙整申報報關資料,免除每次出貨都需附裝箱單的規定。預估全臺約1,200家業者每月可節省製作20萬份裝箱單及10萬小時作業時間,顯著降低行政成本。
同時,海關也擴大遠端稽核實施範圍,讓廠商透過線上平台即可接受查核,減少現場檢查的幹擾,有效提升效率。
第三,稅務與融資彈性,申報延長、貸款展延,針對因關稅政策影響導致資金調度困難的廠商,財政部允許其申請延長或分期繳納稅款,2025年綜所稅申報也延至6月底,以舒緩壓力。
另外,公股銀行也配合金管會指示,提供企業展延貸款年期或緩繳本息等融資寬緩措施,並持續推動「中小暨微型企業振興融資方案」,協助企業穩健經營與轉型升級。
第四,租稅優惠持續推動,助攻轉型升級,配合「產業創新條例」,政府針對研發、智慧機械、先進製程等關鍵投資提供租稅抵減,並規劃修法擴大適用範圍,協助企業因應國際局勢與數位綠色轉型挑戰。
財政部強調,面對全球貿易變局,將持續提供企業穩定的租稅與金融環境,強化產業韌性,協助廠商穩健拓展國際市場。
標題:因應美國對等關稅 財政部祭出四招幫廠商減壓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