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休旅車的浪潮下,各車廠無不推出各式各樣的車款來擄獲消費者的心,各種新式科技配備、炫麗造型與燈組,說有多華麗就有多華麗。但隨之而來的便是價格也水漲船高。如今,想找一輛配備齊全、價位合理且內外都有一定質感的休旅車著實不容易,但今日的主角馬自達 CX-5 20S淬鍊版絕對能符合務實買家的需求。

其實有在關注車市的都知道,CX-5並不是Mazda最新的休旅車款,自開始發展大型後驅平台「Large Products Technology」且往豪華品牌靠攏的前提下,CX60和CX-90便是他們主要推廣的產品。但位於產品末期的CX-5依然是撐起品牌銷售的主力產品。

這次台灣馬自達推出Mazda CX-5 20S淬鍊版不僅將售價再次下修至104.9 萬元,各式配備如雙前座通風座椅及 BOSE®音響的下放,也讓這輛從日本廣島來的中型休旅除了外觀、內裝質感優秀外,還擁有同價位最完整的配備,夫復何求。

首先在車身外觀上,現在的CX-5找不到任何的防刮材質,都已換成車身同色的包圍,雖然有部分人可能會認為SUV就是要有點防刮護板才有粗獷感,但綜觀一些歐系豪華品牌的CUV、SUV產品,也都是選擇不放防刮材質來凸顯車身質感。

更別說在100萬出頭的級距內,當大家還在17、18吋鋁圈時,CX-5就相當有誠意的標配19吋鋁圈,視覺效果拉滿。而4,575 mm的車長在市區駕駛也不太會有壓力,標配的360° 環景輔助系統也能夠幫助駕駛舒緩壓力,無論是新手駕駛還是老司機,都能夠輕鬆駕馭。


近幾年的Mazda最令人激賞的莫過於堅持有質感的內裝陳設,即便CX-5的整個內裝設計架構有點年代感,但環艙的軟質塑膠、真皮包覆,以及觸手可及的各種內裝飾板,無論視覺還是觸覺都遠高於同級車款。




而7 吋全彩數位儀錶、10.25 吋中控螢幕也都是標準配備,即便中控螢幕無法觸控,需透過中央鞍座旋鈕操作,但包含有線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下方手機無線充電板等,整體功能依舊相當齊全。更別說BOSE音響都成為標準配備了。




此外,電子手煞車、AutoHold、盲點偵測、後座出風口等也都應有盡有,且將台灣市場最在意的雙前座通風座椅下放列為標準配備,讓你在乘坐真皮電動座椅的同時還有冷風吹拂,對於夏季炎熱的台灣來說簡直是大加分。






記者趙駿宏/攝影
當然,過往Mazda一直被詬病的「公設比」問題,在室內空間上的確沒有那麼寬闊,但要說會窄到不舒服嗎?其實並不至於。且後門開啟角度已逼近90°,對於後座上下車的乘客來說舒適性與便利性也有顯著提升。


後廂空間也超過600公升,4/2/4椅背傾倒後釋放空間也不俗,已足夠一般日常使用。重點在感應式電動尾門在20S淬鍊版也列為標配,在同價位中的競品幾乎沒有車輛配備。



至於駕駛感受,Mazda一直都是日系品牌的佼佼者,即便CX-5搭載 2.0 升 SKYACTIV-G 汽油直列四缸自然進氣引擎,比起現在主流的1.5升渦輪引擎在稅金和動力數據上都略有劣勢,但165 PS/21.7 kg-m的動力也絕非孱弱無力。

其中最值得稱讚的便是Mazda的6速手自排變速箱,雖然僅有6速設定,但變速箱在什麼駕駛情況該換到什麼檔位都相當明確,在加速性上搭配引擎輸出讓動力有著十分線性的延伸,煞車降檔的反應也不拖泥帶水,駕駛節奏十分舒暢,符合Mazda「人馬一体」的駕馭DNA。若反應要再更積極一點,將駕駛模式切到Sport就已十分暢快淋漓。


長途通勤時想減壓也有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MRCC)可以輔助駕駛,在操作上只需簡單在方向盤右側的按鈕設定即可。比起前期版本的MRCC在加減速部分略為粗糙,全新系統已有顯著改善,巡航模式車道維持輔助系統 (CTS)也更加細膩,且儀錶板上的圖示也會一併顯示盲點偵測的作動,動畫細節也有兼顧。


總結來說,Mazda CX-5 20S 淬鍊版雖然不是品牌最新世代的產品,但正如同「淬鍊」之名所示,它是一款在市場上經過時間考驗、不斷精進的成熟之作。
台灣馬自達在將價格下修至極具競爭力的百萬出頭級距的同時,更將過去在高階車型上才有的雙前座通風座椅、BOSE音響、感應式電動尾門等配備一一下放,堆疊出遠超同級距的配備豐富度與價值感。

再搭配Mazda一貫出色的內外質感表現,以及令人稱道的「人馬一体」駕馭體驗,CX-5 20S 淬鍊版無疑為那些追求務實、注重產品本質、渴望高C/P值,又不想犧牲質感與駕馭樂趣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