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製程獨步全球台積電,其公務機制度歷經多次升級。(示意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黃宥寧/採訪報導
高科技龍頭台積電為防機密外洩,長期嚴控3C設備,公務機制度也逐步演進。早年工程師僅能使用桌機,2010年起配發僅支援通話與簡訊的「老人機」。2015年短暫改用Windows手機,2022年改為Android系統T Phone,但功能受限。直到今年陸續配發iPhone15,正式邁入智慧公務機時代。然而,自由大開的同時,也出現不少「非預期使用情境」。
台積電對資訊安全向來毫不妥協。為防止機密文件與技術資訊外洩,公司長期實施專有資訊保護制度(PIP),明文規定不得攜帶具備拍照、上網或儲存功能的裝置進入廠區,手機更須寄放於俗稱「養機場」的保管櫃。工程師上班時僅能使用桌機,日常聯繫與應變效率相對受限。
一名2004年進入台積電的工程師回憶:「當年只有副理以上能拿到『二哥大』,我們這種基層一律桌機處理公務。」直到2010年,公司首度配發僅能打電話、傳簡訊的「小紅機」當公務機,雖功能陽春,卻已是內部溝通的重要突破。
▲紅色版本為台積電內部工程師使用,而藍色版本則給協力廠商與外包人員(須自購)。(圖/讀者提供)
2015年曾短暫改用Windows Phone(如Lumia 830、950),但鏡頭封死、功能受限,實用性極低。之後更新為特製Android手機T Phone,雖支援App,卻無法拍照、截圖、儲存圖片,幾乎是智慧手機中的「文物級機種」。
直到今年,台積電正式陸續配發iPhone15作為新一代公務機(據悉,若每人要換到至少要等2到3年)。可使用社群平台,如FB、IG、LINE、YouTube等,甚至也可下載證券交易、特斯拉控制等第三方App,並支援AirPods連接,整體使用體驗大幅升級;穿戴裝置也獲得部分開放,員工也可配戴Apple Watch進入辦公區域使用。
不過,公務機仍無法撥打對外電話,除非是有與外包廠商或客戶聯繫的業務需求,才有開放外線撥打功能。所有通話費由公司負擔,員工使用上無需擔心額外費用。
然而,公司是否在系統中內建監控機制或資料回傳功能,目前尚未公開說明。有工程師私下透露,若流量異常、下載頻繁,仍可能觸發系統審查,「不是明說不能用,但滑太兇還是會被關注。」至於資料是否遭記錄、分析,則屬於典型的灰色地帶,「沒人說得準,但大家都心裡有數。」
蘋果機配發後,不少人也開始「靈活運用」這份自由。該名工程師笑說:「表面上是公務機,實際上有人把它當私人娛樂機在用。」除了工作用App,有人悄悄裝上交友軟體,甚至傳出有同事下載俗稱「約砲神器」的App。
▲台積電公務機進化史,從不能拍照的笨蛋機進化到iPhone15。(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最重要的是,台積電廠區出入口設有感應式安檢門,員工若私自攜帶未登記的3C裝置通過,設備將立即發出警示,由安管當場攔查,毫無僥倖空間。
近期隨著iPhone15配發,為防員工「偷渡」自用iPhone進廠,公司特別規定,進入安檢門前必須主動亮出公務機供保全確認。每支配發的公務機背後皆貼有「TSMC專屬手機」標籤,辨識度極高,想混水摸魚幾乎不可能。
從過去不能拍照、只能打電話的「小紅機」,到如今能滑IG、回Teams的iPhone公務機,台積電在資訊流通與風險控管之間,踏出了一步策略性鬆綁。設備升級確實提升效率,但對資訊安全的警戒並未鬆懈,只是轉為更細緻的管理模式。
行動自由擴大了,但也意味著監控與紀律的機制將同步精進。或許不是放寬,而是管控方式的進化,充滿高壓的工程師也能像一般上班族能滑手機、裝App,不代表制度變寬,而是風險評估與行為管理,進入了更高階的階段。
標題:獨/台積電公務電話只給「老人機」內幕曝光 今年終於有iPhone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