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影片:
用對每一坪,讓家變好住的設計思考!

在空間設計中,真正讓人感受到舒適與貼心的,往往不是浮誇的裝飾,而是每一寸空間被「用對」的智慧。來自木工世家的黃珮甄設計師深知空間的質感並非來自昂貴建材,而是來自每一個細節的講究與實踐力。從設計到施工,就是為了讓每一坪都發揮最大的效能。對她而言,設計從來不只是「好看」這麼簡單。
>>快上 YouTube 訂閱「設計家」,觀賞更多精彩設計吧!
以本案為例,23坪的日式無印風格機能宅中,設計師透過許多巧思細節,讓空間不只「好住」,更能與生活步調貼合。透過玄關的櫃體結合屏風設計,巧妙化解了風水顧慮與收納機能。玻璃屏風選用女屋主喜歡的海棠花玻璃,讓空間更有屋主個性;鞋櫃下方的抽拉板則以腳拖方式設計,不僅節省坪效,也更貼近實際日常的使用習慣。



台灣住宅常見的樑柱結構,時常影響空間視覺突兀與櫃體收納不足。設計師靈活運用木作櫃設計,將樑體包覆於櫃內,並透過淺深分層設計,整合儲物機能與分類邏輯;並在設計初期預留間接光源,將燈光嵌入櫃體,柔和光影同時減少壓迫感,也讓照明與櫃體一體成形、乾淨俐落。

床頭壁龕結合臥榻設計,整合機能同時創造空間使用彈性。
針對機能分區,書房與主臥室採用雙面櫃設計,櫃體同時作為隔間,雙面皆具收納機能。設計團隊更根據兩側的使用需求,調整櫃體的深度與寬度,讓櫃子不只是收納工具,而是空間規劃的主角。


小編最愛
從基礎木作打底,到懂材料、懂現場、懂生活節奏的設計實踐,實用不是犧牲風格,而是風格內化於細節,讓好設計成為生活最強的助手。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