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的國際化佈局,到了真正可以稱之為收穫的時刻。
11月3日,素有“韓國支付寶”之稱的Kakao Pay上市,市值破200億美金。而持股近40%的螞蟻,陪跑五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這只是開始,據報道,本月螞蟻重倉的“印度支付寶”也即將上市。隨著這兩大海外佈局最有份量的棋子即將收官,螞蟻集團的國際化戰略也到了一個新階段。
此次上市的Kakao Pay,成立於2014年9月。而螞蟻集團是在2017年,才正式與Kakao Pay展開合作。
和支付寶脫胎於阿里巴巴一樣,Kakao Pay也是從韓國的移動社交巨頭Kakao集團旗下移動支付平臺分拆出來。2017年2月,螞蟻集團宣佈,以2億美元注資Kakao Pay。隨後不久,Kakao Pay從集團分離,開始獨立運營。
螞蟻與Kakao Pay的合作,不僅是簡單的投資關係,其中還包括了技術輸出和場景佈局。比如螞蟻幫助Kakao Pay在技術上更好的打通線下支付場景後,中國遊客則能在這些場景用支付寶消費。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中國遊客使用支付寶的頻次。
在業務上,Kakao Pay和支付寶非常相似。作為韓國最大的金融科技平臺,Kakao Pay不僅可以掃二維碼,還能在這一平臺投資、借貸、買保險、繳稅。
在戰略上,Kakao Pay也希望和支付寶一樣,能開拓海外市場。其CEO Alex Ryu在上週表示:“該公司計劃在五年內進入中國、東南亞和歐洲。”而且,這兩家公司都擁有網際網路銀行,螞蟻的網商銀行與Kakao Pay的Kakao Bank十分相似。不同的是,Kakao Bank也已經上市,以市值計算成為韓國最大的零售銀行。
在本國使用者滲透率上,Kakao Pay也和支付寶十分接近。按照去年招股書的資料,支付寶有超過10億年活躍使用者,每10箇中國人就有超過7個在用。目前,Kakao Pay擁有3600萬使用者,據2021年3月的統計資料,韓國共有5200萬人。這意味著每10個韓國人中,就有接近7個人在用Kakao Pay。
Kakao Pay的上市之路也頗為坎坷,今年7月在韓國金融監管機構質疑了其估值計算方法後,Kakao Pay推遲了上市計劃。
據悉,Kakao Pay去年的收入增加了一倍多,達到2840億韓元。而今年上半年收入為2160億韓元,營業利潤為26億韓元。
因為嚴厲的監管,Kakao Pay停止了寵物保險、手機保險和汽車保險等金融產品服務。業內認為,這給Kakao Pay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因為投資、貸款和保險等金融業務,佔公司總收入超過22%。而監管讓這部分業務的可持續性變得不確定。
但幸運的是,Kakao Pay最終在韓國KOSPI主機板成功上市,股價較其首次公開發行價格上漲一倍。Kakao Pay開市當日以19.3萬韓元收盤,開盤價格是IPO發行價的兩倍。如今其市值達到25.2萬億韓元(213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Kakao集團持有Kakao Pay 55%的股份,螞蟻集團則通過支付寶新加坡公司持有其45%的股份。然而,或是因監管因素,Kakao集團雖然仍是最大股東,而螞蟻集團旗下的擁有的股份則降到了39%,仍然是第二大股東。
Kakao Pay計劃將IPO所得大部分用於併購,其目標是推出股票交易服務。其CEO柳榮俊也表示,上市後會將目標放在跨境支付行業和海外市場的其他金融業務上,以及加大對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等技術的投資。
據報道,除了Kakao Pay外,“印度版支付寶”Paytm也將於本月18日左右上市。據悉,螞蟻是Paytm最大單一股東。
Paytm,更像是支付寶+淘寶+幣安的“大雜燴”。它不僅擁有支付寶的大部分功能,比如二維碼支付、充值話費、貸款、電影票、火車票、機票等,還擁有淘寶的購物功能:電子產品、食品衣服等應有盡有,甚至在上面還可以購買數字貨幣。目前,Paytm還獲得了印度央行發放的銀行牌照,並獲准在印度市場開展支付、儲蓄、匯款、轉賬等銀行業務。
這也是為什麼此次Paytm的IPO備受世界矚目,它將成為印度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IPO。
有趣的是,雖然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網際網路巨頭都可以在美股上市,但線上支付巨頭公司,所有國家都希望並要求在本國上市。
這次Paytm也不例外,它將在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NSE)和孟買證券交易所(BSE)交易。為其承銷的券商和金融機構也都鼎鼎大名: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ICICI證券、高盛、Axis Capital、花旗和HDFC銀行。
螞蟻一直是Paytm的第一大股東,2015年年初,螞蟻集團投資了Paytm,隨著進一步的技術和資本輸出,其一度佔股40%。但是印度的政策,不允許單一股東超過25%,螞蟻或在其上市前減持一部分。但這仍然可觀,市場預計,Paytm此次IPO的目標估值在250億美元至300億美元之間。
Paytm未來發展也比Kakao Pay更具有潛力,截止2021年3月,Paytm已有3.33億註冊使用者,覆蓋2100萬商戶,使用者每月進行14億筆交易。印度目前有13億人口,只有一半的人用網際網路,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用Paytm,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Paytm的使用者數還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此外,螞蟻集團在過去幾年中將觸手已經延伸到了印度、韓國、泰國、孟加拉、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緬甸、越南、巴基斯坦等十多個國家,隨著韓國和印度版的支付寶上市,它們也有望加快上市的步伐。
2016年10月,螞蟻集團兩週年年會上,時任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定下了未來10年服務全球20億人的目標。
時間已過五年,隨著韓國版支付寶和印度支付寶的相繼上市,這一目標或將提前達成。據不完全統計,僅中印韓三國服務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5億。在營收上,據其2020年招股書顯示,海外的營收大約在5%,這一數字或隨著Paytm和Kakao Pay的上市而繼續增長。
隨著數十年的發展,網際網路公司在國內面臨著流量停滯的窘境,網際網路巨頭之間也在共享單車、外賣、社羣團購等領域“反覆內卷”。而國外廣闊的市場,或許是他們跳出來的一個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