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重創光電? 能源署用數據澄清:災損容量僅佔0.4%

▲嘉義布袋新塭、義竹東後寮滯洪池的數百面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破損。(圖/攝影中心攝)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丹娜絲颱風挾帶14級強風,重創新塭滯洪池的光電案場,太陽能板嚴重毀損,形成大量災後廢棄物而引起社會關注。對此,能源署表示,光電系統災損容量僅佔全國總設置容量約0.4%,並無外傳謠言之重大災情。

能源署18日說明,中颱丹娜絲為近年罕見自嘉義西部登陸之颱風,因其瞬間風速強烈、登陸路徑特殊,影響程度超出以往。經統計本次光電系統災損容量僅佔全國總設置容量約0.4%,光電系統於風災前(7月2日)與風災後(7月13日)發電量分別為67.75百萬度與66.2百萬度,整體發電量差距甚小,並無外傳謠言之重大災情。

能源署說明因瞬間強風導致浮台下錨定系統斷裂,導致嘉義新塭滯洪池較大規模受損,能源署已完成場區外光電板清理,同時集中分類堆置、道路疏通。場區內考量施工安全性及工期,將儘速完成清運。

能源署進一步說明,光電設施之抗風安全設計,依電業法相關規定,電業於申請施工許可時,應提送工程計畫書,其中包含有技師簽證之結構計算書。以新塭滯洪池為例,本案水面型太陽光電系統之浮動平台及錨錠系統結構,皆有將嘉義布袋地區基本設計風速納入考量,並已由土木技師事務所出具技師簽證之結構計算書。

能源署強調,極端氣候發生頻率與強度日益提升,為因應此趨勢,本署將持續評估工程設計與法規標準,並加強事前防災整備、事後儘速復原受損案場。


標題:颱風重創光電? 能源署用數據澄清:災損容量僅佔0.4%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