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海岬型船利多特別明顯。(圖/裕民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受美國關稅與中國景氣影響,今年上半年波羅的海乾貨船綜合指數(BDI)均數較去年減了三成,但是近期多項利多因素浮現,知名船舶經紀公司BRS估計今年散裝船拆解數量可能創下35年新低;上半年西非幾內亞鋁土礦出口年增36%,西芒杜鐵礦年底量產,港口壅塞日益嚴重;二手船市場海岬型船交易熱絡。
根據克拉克森最新數據,幾內亞鋁土礦出口的強勁增長為今年上半年全球海岬型船市場需求注入了新的動能。自2月起,鋁土礦已取代煤炭,成為繼鐵礦石之後第二大海岬型船需求來源,即使雨季幹擾及部分礦商採礦權被取消的不利因素,幾內亞仍實現了約9500萬噸鋁土礦出口,年增36%,創下新高。
幾內亞港口的散裝船平均等待與裝貨時間在今年4月達到高峰,平均約為17天,較去年同期增加6天,海岬型船舶周轉效率下降,實際運力收緊。
今年上半年,海岬型船有約15%的有效載貨時間用於運輸幾內亞鋁土礦,較2022年同期的7%顯著增加。4月中旬,曾有多達5%的海岬型船運力滯留在幾內亞,直至7月初才有所緩解。
克拉克森認為,隨著西芒杜鐵礦項目的設備到港和建設進展,未來幾內亞港口擁堵和多貨種裝卸需求重疊的情況將更為常態化。
而幾內亞政府正在籌組國家航業公司,將要求未來至少50%的鋁土礦出口必須使用懸掛幾內亞國旗或「同等」船旗的船舶運輸。業界高階指出,籌組的公司目前一艘船都沒有,造新船要花3年多,想要快速展開營運只能買二手船。
而在二手船市場,近期2011年至2012年間建造的海岬型船成為市場焦點,市場傳出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東太平洋航運公司(EPS)已經出售了旗下建於2011年、17.7萬噸級海岬型船「Mount K2號」,售價為2685萬美元。EPS稍早還分別以2750萬美元和2675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兩艘建於2010年的海岬型船。
賣方SFL Corporation也是二手船交易市場上的活躍分子,今年早些時候也出售了幾艘好望角型散貨船。另有兩艘中國船廠建造的海岬型船傳出可能已經被出售。今年海岬型船新造船估計僅增加1.3%,巴拿馬型船約增3.4%,超輕便與輕便型船約增4.5%。
在舊船拆解部分,有150多年歷史的法國船舶經紀公司BRS近日發佈報告指出,由於全球散裝船運力緊張、運價高位運行,以及船東對船隊結構調整持觀望態度,許多原本應進入拆解流程的老舊船舶仍活躍於市場,2025年全球散裝船拆解量有可能降至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數據顯示,2024年被拆解的乾散貨船平均船齡高達29.5年,明顯高於2016年的23年。
另因《香港國際安全與環境無害化船舶迴圈利用公約》(HKC)正式生效,全球拆船市場正面臨環保法規趨嚴、合規產能緊張等多重挑戰。該公約規範船舶回收過程中的安全與環保標準,對現有拆船廠提出了更高門檻。
去年全球共拆解76艘散裝船,佔總拆解船舶的24%,但從數量上看,仍處於歷史低位。今年上半年,這一趨勢仍在延續,僅有37艘乾散貨船被拆解,其中包括3艘海岬型、14艘巴拿馬型、7艘超靈便型、5艘靈便型以及8艘小型散貨船。
BRS預計,今年乾散貨船的總拆解量將很可能「遠低於」過去十年的年均水準155艘,或將跌破1990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BRS指出:「在運價未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下,HKC的實施短期內將壓制全球拆解能力,原因在於具備合規資質的拆船廠數量仍然有限。」
而從現貨市場日租看,今年上半年海岬型船均價是15,777美元,較去年的23,578美元減了33.09%,但是今年6月平均日租已經拉高到24,076美元,與去年6月的24,924美元大幅拉近。昨(17)晚現貨市場日租是25,055美元。
巴拿馬型船今年上半年均價10,728美元,較去年的13,797美元減了22.24%,今年6月均價是12,009美元,去年13,797美元,昨(18)晚現貨市場日租17,399美元。
標題:散裝船優勢浮現 二手船搶手、西非礦產爆量、舊船拆解量35年新低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