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西卡發自副駕寺智能車參考| 公眾號AI4Auto
依舊是開局一張圖:
![]()
“小米汽車SOS緊急呼叫,1秒接通。” 但前提是,“不含排隊時間”。
有點眼熟的營銷風格,驚人的宣傳話術,讓這張圖散播漫天。
不少網友都驚了,“小米真能這麼玩嗎???”
在小米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的當口,小米汽車高管作出了回應。
小米汽車高管回應“SOS 1秒接通”
事件始於一張PPT照片,看起來像發布會現場。
圖片上大字寫著:汽車SOS 1秒接通。但右下角一行小字標註:不含排隊時間
![]()
這看起來是有點眼熟的“大字吸睛+小字免責”的風格……
明看是好事,細一想簡直高級黑……但在最近輿論場裡的小米,被傳得真真假假。
好在小米汽車的回應來了。
小米汽車副總裁李肖爽,在微博上發文闢謠,表示小米從未進行過此宣傳,這是由AI生成的造謠圖片。並且小米已經“對該內容進行證據保全,並堅決追究相關責任主體的法律責任。 ”
![]()
雷總前幾天還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呼籲大家抵制“網絡水軍”和“黑公關”…
但問題其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因為背後涉及的是小米真實的SOS響應速度,這究竟是什麼個水平和機制?
真實的SOS到底要多久?
小米汽車的SOS響應,其實更早之前就有過關注。
第一件事發生在2024年5月。湖南一位小米SU7的車主反映,自己的新車在倒車時“剎車踩空、沒有阻尼感”,車內發出警報,中控屏彈出“制動系統故障”等異常信息,最後靠動能回收緩慢停下。
這位車主嘗試撥打客服熱線,之後又在車內按下SOS緊急呼叫,但長時間無人接聽,最後被本地道路救援拖回。
![]()
當時,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的回應是,“軟件存在誤識別”。針對400未接通的問題,他表示是因為進線高峰期,佔線排隊較多,所以未能及時接通。
王化還透露,小米已經緊急啟動招聘,增加專業客服坐席,以大幅提升在線客服的接起率
![]()
第二件事發生在不久前的國慶假期,一位YU7車主爆料,自己撥打SOS緊急救援後,語音提示“已接通”,但等待了約6分鐘人工客服才接入,並且無法取消。
![]()
小米官方也對此做出了解釋,表示等待時間約為5分30秒,車機系統與呼叫中心實際上是秒連的,延遲主要源於人工坐席在高峰期排隊
所以最後看起來,就是兩個事兒——
車主認為的就是“秒接通”
但車企的定義還是“秒連接”
只是最關鍵的是,“秒連接”可以有明確的保障,主要就是通信能力,幫你把電話打到求救中心……但“秒接通”可能就難以承諾了……
所以即便這次小米汽車公開回應了SOS的熱議,但確實也不敢承諾多少時間內能接通。
看一下SOS的整套響應邏輯就知道了。
目前行業內通行的SOS機制,主要有三步走:
第一步,首先是觸發SOS,可以長按SOS按鈕2~10秒手動觸發,也會由車輛在檢測到碰撞信號時自動觸發
第二步是連接,車機與救援中心建立通信鏈路,車輛位置、時間、車輛數據會自動上傳至救援中心。
![]()
需要注意的是,車輛需要處於聯網狀態,並且手動呼叫過程中,無法由用戶取消,僅能由救援中心掛斷。
最後一步是人工接聽,救援中心坐席將回呼車機,在中控屏展開通話界面,並自動接起。
由車輛碰撞等觸發的自動報警,將進行優先處理,而用戶手動觸發的SOS可能進入排隊隊列。
人工接聽的響應快慢,還會受坐席數量、高峰期影響,也就是車主所說的“等待時間”
所以,大多車主以為的“秒接通”,可能指的是觸發就會馬上有人說話。而廠商所說的“響應”,是指從系統上報到人工回應的全過程,快的是車機連接救援中心的時間。
![]()
設置自動報警優先級大於手動觸發,本意是好的,畢竟碰撞引發的事故,相比起來處境可能要嚴峻得多。
但SOS也確實需要更精細的衡量標準,來為車主們的心理預期進行統一。
今年4月,國家已經實施了新的《車載事故緊急呼叫系統》國家標準。雖然沒有對具體的接通時間作出硬性規定,但也劃分出了一個大致區間:
主流車企的SOS人工響應時間,平均在5-8秒,極端情況下可能達到15秒
所以在“接通”的標准上,行業標准其實也在不斷完善。
只是小米汽車目前的輿論環境裡,原本就是流量明星,又怎麼能逃脫聚光燈注視?
還有一件事
不過即便如此,並沒有影響小米汽車的銷售依然火熱。
剛剛,小米汽車推出了一項跨年購置稅補貼方案:
目前所有車型,11月30日前完成鎖單,且因小米汽車原因要在2026年完成開票交付的,多出的差額可以減免部分尾款,最高不超過15000元
![]()
看熱鬧的不會停止看熱鬧,真喜歡的也不會停止下單…
小米汽車目前最大的問題,依然是產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