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車可以說在現在的汽車市場當中越來越小眾,雖然之前的合資品牌當中像現代、起亞等這些韓系品牌非常受歡迎,不過現如今在親民化的市場當中,似乎國產車才是消費者的主流。要說十三萬到十五萬元的價位區間,選擇一台韓系純電suv的消費者有多少呢?就在最近北京現代我瞄準這一價格市場正式,推出純電suv現代eo羿歐,不過面對現如今比亞迪,廣汽埃安,吉利等這樣的新能源新勢力,新晉選手現在以後真的能夠殺出重圍嗎?讓我們一起通過這次的新車發布,看看現代eo羿歐這台車年究竟能否配得上它的定價?是物超所值還是表裡不一?
現來看看這台現代eo羿歐的核心賣點,這台車是現代集團基於全球純電平台e-gmp開發的首款純電車型產品,之前在此平台上也推出了不少全球化車型,這也意味着該平台相對更加成熟。此外,現代eo羿歐的整體車型尺寸定位緊湊型suv,4615mm的車長加2750mm的軸距在整個緊湊型suv市場當中屬於中上游水準,前排與後排空間整體較為寬敞,再加上這次現代eo羿歐主推的內飾27英寸一體式連屏,以及智能化的hud抬頭顯示,也讓整體的內飾布局看起來更為科技智能,再加上新車配備單踏板模式,也讓整個車的駕駛體驗更富有智能感。
雖然這台車在一些整體數據上還算差強人意,不過在當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當中,現代eo羿歐似乎整體的實力並未完全開發,與當前主流的競品車型很難對抗。
先來說一說新車的最大賣點,那就是最大續航里程,這次現代一共推出三個續航里程版本,分別為540km、590km和722km。尤其是做大的722km續航里程,這一數據在十三萬到十五萬元的緊湊型純電suv當中確實非常少見,對比同級別的車型也是非常出眾的。並且官方還宣稱這次的快充技術也是一個不小的亮點,不過在真正的實際當中,高續航和快速充電並不是一切,不能僅僅依靠簡單數據來決定勝負。例如,比亞迪和廣汽埃安的整體續航穩定性和電池安全性方面早已通過了市場驗證,然而市場當中的一些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技術雖然有國際背景,但是在整個市場當中的經驗依然較少,能否為用戶帶來可靠的體驗還是需要實踐論證的。就比如在經歷了2022年的那場寒冬之後,不少新能源消費者都反映一些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在低溫天氣下的續航里程幾乎要縮水50%,這也引起了不少傳統車企巨頭和特斯拉這樣的外資巨頭反思,光看那些賬面續航數據是沒有用的,必須要經過實際市場的歷練才能夠真正的讓消費者滿意。
說完了電池與續航,再來談談新能源車最關注的智能化。這次現代eo羿歐雖然在智能化的面子上下足了功夫,27英寸的一體式中控屏以及賽博之眼的抬頭顯示系統看起來雖然科技滿滿,但是這些配置似乎並不是非常實用。暫且不說像理想l7比亞迪唐系列這樣的高端車型在智能化上更勝一籌,就連像廣汽aion這樣的親民化車型就早已經開始在智能駕駛和高精度地圖方便重度發力,僅僅停留在這些智能內飾的觀賞性方面,似乎早已不能滿足如今消費者的實際用途。現在的很多新勢力車企早已經可以實現點對點的智能化駕駛,而並非這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化配置。例如全場景noa,自動泊車,無車位泊車等,這些功能才是現代eo羿歐需要關注的地方。
接下來聊一聊整個車的造型審美,其實這個話題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這次的現代eo羿歐在外觀上也是下了功夫。飽滿的車頭,貫穿式的燈帶,再加上雙拼色的運動輪轂,似乎非常懂得消費群體的審美。不過再來看一看國內的一些主流同級別車型,比如比亞迪宋plus ev和廣汽我要去你,其實這些車企的外觀造型早已讓消費者深入人心,而靠着這些已經擁有的車型造型我似乎很難在去撬動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最後就是人們最關心的價格問題了,十三萬到十五萬元的價格區間,雖然不算很貴,但是對於國內的大多數家庭來講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尤其是近兩年經濟下行,大家對於性價比越來越看重,大家都希望能夠花小錢辦大事兒,更重要的是在同級別的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當中,這個價位能夠買到空間比這更大,配置比這更高的車型。雖然現代eo羿歐有着極其強大的合資品牌背書以及e-gmp平台的核心技術,不過現如今的消費者似乎對於這種“大品牌”並不那麼買單,相應的而是會考慮更加高性價比的亮點,比如整體汽車質量,汽車配置以及售後服務網點等等。本身現在汽車在現如今的中國市場當中的份額就在不斷縮水,要想打破這一困局,就必須在售後服務上加倍提升,讓更多的消費者看到現代汽車對中國消費者市場的誠意。
由此可見,現代eo羿歐上市雖然靠着幾大核心賣點在消費者當中成為了火爆話題,不過究竟值不值這個價,質量到底過不過關,也需要後續的消費者市場進行實際驗證。好在現代eo羿歐有着現代集團的這個國際背書做支撐,也希望該品牌能夠在消費者市場當中獲得不錯的銷量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