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館長”結束了12天大陸行程。
他在直播中含淚坦言,“大陸行,讓我一次比一次謙卑!”
這些言論,使得他在網友心中的好感度頗高。
如今館長粉絲量驟增,各大平台一開播人數就不低於10萬加,被奉為促進兩岸交流的正能量網紅!
![]()
然而館長剛剛返台不到一周,噁心的一幕就發生了。
沒想到打著“支持中國大陸”的他,竟然言論惹禍遭到了圍剿,甚至被推上了司法的審判台。
捧上神壇
館長陳之漢,他的出身堪稱底層青年逆襲的典型樣本。
![]()
從貧困單親家庭到海軍陸戰隊士官,從街頭混混到搏擊冠軍,再從網紅到兩岸交流使者。
其人生軌跡折射出時代變遷與個人奮鬥的交織。
其實在他還沒走紅之前,是一名健身教練,胳膊和後背上全是紋身。
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再加上敢說敢干的勁頭。
![]()
後來時來運轉,他踩中了時代潮流,踏上了自媒體博主之路,成了備受關注的網紅。
直播內容從分享日常小事,點評熱點新聞,逐漸升級。
涵蓋社會不公、時政議題等,雖常引發爭議,卻因貼近民眾心聲而擁有廣泛影響力。
那時的館長在島內具有不小的影響力,但是波及不到外面的世界。
![]()
直到今年的“大陸行”,館長帶著直播間的島內網友,打開了大陸新世界!
這一看,徹底改變了島內網友的認知。
通過館長的鏡頭,他在親眼觸摸大陸的現代化脈搏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在深圳直播展示大陸製造業實力,用“高鐵有靠背”“廁所有門”等細節瓦解“大陸落後論”。
![]()
並在吃飯時拿起被嘲諷的“茶葉蛋”,羞愧難當。
也對45分鐘的磁懸浮技術感到萬分震撼。
其言論更具草根性,親手打破了被灌輸多年的信息繭房。
同時也更能讓島內網友意識到,這些年到底是誰在說謊,誰在隱瞞真相。
![]()
不少粉絲留言:
“讓同胞多到大陸走走看看,多多了解,更能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連心。”
之後,館長參加了不少採訪,替之前的自己道歉,同時也為祖國感到驕傲。
館長的真誠打動了大量粉絲,從此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順利走上了流量堆砌的“神壇”。
![]()
網友紛紛直言:館長由綠色成了紅色的傳播人,是兩岸民心聚合的催化劑。
這一次,館長再次帶著使命開展大陸行。
在鏡頭前分享喝豆汁,分享在大陸遇到的一切高科技,包括機場也是大夸特誇,給人大開眼界的感覺。
![]()
在一聲聲歡呼聲中,館長被貼上了“性情中人”的標籤。
同時,也聽到了館長最真誠的、發自肺腑的內心告白!
多次遭到圍剿
其實,在館長還沒有返台時,就有不少人擔憂。
![]()
回去後會不會遭到排擠,會不會被罵。
這個擔心一點也不多餘。
在這次大陸行一次訪談裡,陳之漢坦言自己遭遇3次槍擊,差點被殺害的經歷。
如今再提起還是被令人後怕。
2020年,那時有人來館長的健身房鬧事,隔天就帶著槍直奔館長的車。
![]()
將館長擼下來後,連開三槍,槍槍致命。
第一槍瞄準頭部,館長手疾眼快拿手去擋,導致整個手部被打穿。
一槍不成,第二槍打中了館長的大腿骨,造成粉碎性骨折,接著第三槍。
據館長口述,身上一共有9個彈痕口跟開刀口。
![]()
“他背後明顯有人,這樣的手法是犯罪集團才有的。”
可見,當網紅不再迎合某方立場、只想遵從內心時,又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上一次6月份的上海之行,他強調旨在促進兩岸理解。
![]()
並呼籲台灣人重新認識大陸,不要再被任何人欺騙,不要被媒體牽著走。
可是評論區卻總有人帶節湊,罵他“雙面人”“哪裡有錢賺,就向著那邊。”
面對這些質疑,陳之漢永遠是正面回應,一句“我是中國人”打敗所有流言蜚語。
![]()
這一次,館長回去後顯擺大陸的所見所聞。
果然也沒有倖免於難,這個被流量“造神”的幸運兒,卻在戳破“大陸落後”的謊言後。
遭遇了鋪天蓋地的辱罵、事業的變相打壓,甚至人身安全的隱性威脅。
![]()
言論太激烈,驚動了警方偵辦,表示要依法立案。
有人不禁問了,他只是說了句實話,只是不願再被意識形態綁架,為何會換來如此劇烈的反噬?
![]()
遠離“造神陷阱”
陳之漢的遭遇,藏著所有流量從業者都該看清的現實:“造神” 從來不是光環,而是隨時可能收緊的枷鎖。
他沒想過“說句實話”會換來鋪天蓋地的“賣台賊”辱罵。
![]()
更沒想過經營多年的健身事業會遭變相施壓,更沒想過自己的勇氣,會成為刺破“造神泡沫”的第一道光。
網友將館長的回歸已經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緊緊聯繫在一起,他對祖國的愛真摯而熱烈,不摻和任何雜質。
同時他的遭遇,又藏著所有流量從業者都該警惕的“造神陷阱”。
![]()
在這個“網絡造神”的時代,稍有不慎就會掉入輿論的爭議中,很難自拔。
陳之漢的遭遇雖然令人唏噓,但也為所有網紅提供了一次反思的機會。
許多網紅為了追求短期利益,選擇編造故事、包裝人設,可這種做法終究無法長久。
只有展現真實的自我,不迎合、不妥協、不造假。分享真實的經歷,表達真實的觀點,才能贏得觀眾的信任和認可。
![]()
他沒有被粉絲的期待左右,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表達觀點。
這種不盲從、不跟風、不站隊的獨立思考能力,讓他雖然遭遇了圍剿,卻也贏得了尊重。
這些核心價值,不是靠流量和人設就能替代的,也是他未來迎接挑戰的關鍵。
結語:
![]()
對於所有網紅而言,陳之漢的故事都是一面鏡子。
它提醒我們,“造神”從來不是成功的捷徑,而是一條充滿風險的歧途。
流量終會散去,人設終會崩塌,只有看清了流量的本質,找回了真實的自我。
才能在新媒體行業走得更遠、更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