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經濟數據“難產”,美聯儲12月降息預期驟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經濟數據“難產”,美聯儲12月降息預期驟降 -

(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斌

“鷹派大戰”中美聯儲內部本就分歧重重,如今又遇到了新難題。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9日,美聯儲公布了10月28日至29日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決策者對12月是否繼續降息存在較大分歧。彼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利率決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2月降息並非板上釘釘。

美聯儲貨幣政策本就躊躇不定,關鍵數據的缺失讓未來籠罩了更深的陰霾。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不會發布10月非農就業報告,並將11月非農的發布日期調整至12月16日,比美聯儲12月利率決議還要晚。

如今,利率市場的交易員們對12月降息已經不抱太大希望。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美聯儲12月降息的可能性僅約為30%。在數據迷霧下,美聯儲更好的選擇可能是“停飛”而不是“盲飛”。

會議紀要分歧重重

在最新美聯儲會議紀要中,一系列微妙信號需要密切關注。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團隊首席分析師楊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10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要釋放了三大信號。一是鷹派傾向。儘管參會者幾乎一致認為應該停止縮表,但在利率方面,越來越多的官員因為擔憂通脹下降的進展,對繼續寬鬆持謹慎的觀點,這種變化在邊際上呈現出了鷹派傾向。

二是美聯儲內部分歧嚴重。會議紀要提到,一些(Several)與會者評估認為可能適合進一步降息,而許多(Many)與會者表示,在今年剩餘時間內,適合維持利率不變。因此,支持與反對12月降息的官員數量實際上幾乎相當,並未有一方呈現壓倒性優勢,意味着美聯儲內部分歧嚴重。這種相對混亂的信號在短期加劇政策不確定性,引發投資者風險規避,體現在近期風險資產波動放大。

三是金融市場穩定性。紀要顯示,“部分與會者評論了金融市場資產估值過高的問題,一些與會者強調股票價格可能無序下跌的風險,尤其是在市場突然重新評估人工智慧(AI)相關技術前景的情況下”。這意味着金融市場穩定性狀況開始進入美聯儲的視野。

目前FOMC大體可分為三個陣營。鴿派陣營包括米蘭、沃勒和鮑曼等美聯儲理事,他們傾向於繼續降息,防止勞動力市場走弱。

例如,美聯儲主席的熱門人選、現任美聯儲理事沃勒11月17日表示,支持在12月的政策會議上再次降息。他越來越擔心勞動力市場及招聘活動急劇放緩。同時剔除關稅影響後的通脹“已相對接近”美聯儲2%的目標水平。

而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和聖路易斯聯儲主席穆薩萊姆等鷹派成員則擔心,進一步降息可能阻礙通脹回到2%目標水平。

溫和派包括鮑威爾、美聯儲副主席傑斐遜以及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他們主張保持耐心。傑斐遜11月17日表示,他認為就業面臨的下行風險有所上升,但由於利率正接近中性水平,美聯儲在進行進一步降息時應保持謹慎。

12月降息沒戲了?

美聯儲官員在年底最後一次會議前失去了關鍵的就業數據參考,市場因此也更相信美聯儲屆時會按兵不動。

楊暢對記者表示,11月非農報告將晚於美聯儲12月決議公布,疊加10月就業、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將暫停公布,美聯儲12月會議缺少關鍵的就業和通脹數據指引。

從近期需要關注的替代數據來看,以軟數據為主,10月ISM製造業、非製造業PMI分別錄得48.7、52.4,1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50.3的歷史低位,5年通脹預期降至3.6%,截至11月1日的ADP就業數據四周均值為-2500人,總體顯示美國經濟仍在偏弱狀態。

但楊暢提醒,硬數據的缺失和觀點分歧意味着12月的決策可能更加謹慎,暫停降息的概率較大,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12月降息概率已降至30%左右。但是,鑒於金融穩定性同樣是重要的觀測指標,若美股因降息交易反轉出現急劇下跌,美聯儲及時安撫市場的“美聯儲看跌期權”仍然存在。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Jerry Chen對記者表示,在美聯儲10月會議之前,市場對12月降息還有着比較統一的共識,然而三周過後,市場對通脹的擔憂逐漸升高,越來越多的美聯儲官員公開呼籲謹慎降息,這導致當前利率市場隱含的12月降息概率驟降。

但12月會議結果尚未板上釘釘。Jerry Chen提醒,隨着美國政府重新開門,眾多積壓的經濟數據將陸續發布,12月降息前景可能還存在一些變數。

貨幣政策迷霧重重

對於穩就業和抗通脹的雙重使命,美聯儲壓力山大。

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普遍指出,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核心通脹率仍處於高位,關稅推高商品價格,抵消了住房服務價格下跌的影響。部分官員擔憂,核心非住房服務通脹的持續性可能導致短期內整體通脹率難以回落至2%的目標水平。

關於勞動力市場前景,美聯儲官員普遍預計,未來幾個月勞動力市場狀況將逐步軟化,活力較今年初有所下降,企業既不願新增員工,也不願裁員。部分官員表示,職位流動率低以及企業不願新增崗位的情況,正為勞動力市場增添下行風險,如果勞動力需求進一步減弱,失業率可能大幅上升。

對未來的不同預測也讓美聯儲內部“鷹鴿大戰”愈發激烈。鷹派更擔心通脹問題,這個群體的規模最近有所擴大,包括四位今年擁有投票權的地方聯儲主席,以及美聯儲理事巴爾。鴿派官員則更擔心勞動力市場,包括三位由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的美聯儲理事,他們擔心,同僚們會過度強調持續高通脹的危險,從而導致不必要的經濟衰退風險,而高通脹還很遙遠。

“美聯儲傳聲筒”Nick Timiraos認為,無論美聯儲12月降息與否,都將面臨至少三票反對。如果維持利率不變,將遭到三位特朗普任命的理事反對;如果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則可能出現另一組至少三位官員的反對,四位今年擁有投票權的地方聯儲主席,以及美聯儲理事巴爾此前都表達了更擔心通脹風險的觀點。這意味着12月會議將成為近年來最具爭議性的一次政策討論。

向前看,楊暢對記者表示,美聯儲面臨著“就業風險+通脹壓力”複雜局面,貨幣政策必然會採取數據依賴模式,根據不斷變化的經濟前景以及風險平衡等因素進行調整,因此官員間的分歧仍將持續存在。

就美國經濟而言,在貿易摩擦背景下,通脹目前僅溫和上漲,現階段關稅進入穩定期,伴隨前期庫存消耗,明年一季度將是確認通脹是否為一次性衝擊的重要時點。就業市場則持續偏弱,增長接近停滯,但尚未觀察到下滑失速。楊暢提醒,美國政府關門的一次性影響,導致經濟增長短暫後置,給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分別帶來負面和正面作用。

未來就業數據的重要性或逐步抬升。Threadneedle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組合經理Ed Al-Hussainy表示,鑒於美國政府收緊移民政策導致勞動力供給減少,失業率將成為衡量勞動力市場健康狀況更重要的指標。“若失業率保持穩定,將進一步證明美聯儲無需再為經濟提供更多刺激。若失業率上升,即使僅上升0.1個百分點,也將是經濟需要更多支持的強烈信號。”

展望未來,楊暢告訴記者,美聯儲利率相較中性利率仍有下降空間,但在節奏上可能會後置,以確認通脹形勢。同時如果關注政治周期,鮑威爾的任期將持續至2026年5月,特朗普大概率提名鴿派人選,或同樣支持先謹慎後寬鬆的降息節奏。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