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 “舔狗經濟”崩盤已成事實

“520”當天,西單商場珠寶櫃檯的小姐姐閒到刷短視頻,同城騎手一天只接到三單玫瑰,朋友圈連曬禮物的都沒有——不是算法漏推,是真沒人買。去年這時候,刻字水晶、照片定制、999朵玫瑰還能霸榜,今年集體扑街,銷量直接砍四成。男人不掏錢了,舔狗經濟涼得比淄博燒烤還快。

涼的不止是花。 2024年“618”彩妝預售千萬級品牌從7個縮水到4個,護膚整體跌掉六成;2025年“520”禮品大盤再跌38%,鮮花銷售額直接腰斬。數據冷冰冰,背後就一句:錢包癟了,套路老了,誰還願意當提款機?

更扎心的是結構變了。 20歲左右的年輕人一年比一年少,情侶對數自然縮水;90後批量步入婚姻,支出切到房貸奶粉,浪漫預算被家庭開支秒成渣。再加上74%的年輕人怕曬禮物被領導貼“不務正業”標籤,連朋友圈都不敢發,儀式感直接熄火。

女性這邊也不再等誰買單。勞動參與率68%,工資卡自己揣,鑽戒都能自助,還留男人“表現”幹嘛?北京朝陽一位HR bluntly 說:“讓我收禮不如給我調休,假都不給就別談浪漫。”一句話,傳統供養邏輯被原地解散。

男人把錢花哪去了?電競鼠標、公路車、限量手辦,2023年“雙11”男生消費額第一次反超女生。以前“給她買”是正義,現在“給自己升級裝備”才爽。深圳南山一位程序員把原本預定奢侈品的預算,直接換了張4090顯卡,“至少它不嫌我醜”,話糙理不糙。

商家嗅覺最快。珠寶櫃檯開始推“小而美”對戒,價格腰斬;餐廳把520套餐換成“雙人食材包”,回家一起做飯,成本不到外食一半;花店乾脆賣“一周養護包”,99塊七天花,比一夜999玫瑰務實得多。賣的不是奢華,是陪伴感。

當然,也有人擔心:一毛不拔,愛情會不會跟著降級?別忘了,物質可以打折,真心不用。廣州一對95後小情侶把約會地點搬到城市圖書館,互送handmade 書籤,一百塊花不完,照樣甜到上傳B站熱搜。降低的是價簽,不是溫度。

說到底,舔狗經濟崩盤不是愛情的破產,而是“花錢買關係”這條單向街的封路。當討好不再被明碼標價,彼此都省下試探、攀比、還信用卡的力氣,才有機會把戀愛談成“雙向奔赴”。別再問“節日送什麼才不會錯”,不如先問“今天下班要不要一起煮碗麵”——鍋里水開了,就是最高級的浪漫。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