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小小舌尖上的驚鴻美味

能翻出怎樣的大乾坤

一座嶄新揭牌亮相的產業園區

用自身發展的故事娓娓作答

園區今天有了新名字

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

園區今天也立下大目標

預計全年產值突破200億元

11月20日,位於成都市新津經開區的“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正式揭牌,頂級專家院士、頭部企業家、行業權威機構紛紛參與和見證,為這場“產業提能、園區提級”的發展故事落下註腳。

“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

以健康食品為特色,這一園區位於成都市新津經開區,規劃面積10.7平方公里,布局“一核三區”產業空間地理,構建“2+3+N”健康食品產業體系。

在此之前,這裡已經匯聚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中糧集團、希望食品、華潤怡寶、桃李麵包等食品企業百餘家;

更久之前,中國首家民營企業集團“希望集團”在這裡誕生,成都新津被稱作“希望升起的地方”;

而在更久更久之前,古蜀先民曾在新津寶墩開闢了稻作文明。

跨越“舌尖”上的千年,這裡構建起一條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綠色食品產業鏈。

立足“舌尖”上的稟賦,“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蓄勢再出發。

“立園滿園”背景下

新揭牌的

“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

要持續做大做強健康食品產業集群

還將翻越哪些“山丘”?

產品升級

更多爆款,更多創新

從“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中走出來的舌尖上的“爆款”,其實無處不在。

冬日的第一杯奶茶,一定有“中糧生化”的影子。園區明星企業中糧生化,打破技術壁壘研發出與蔗糖1:1等甜度的0卡糖,受到了霸王茶姬、茶百道、書亦燒仙草等品牌的青睞,成為了新茶飲頭部品牌的主要供應商。

熱辣滾燙的火鍋席,一定有“希望食品”的影子。大熱明星單品“美好小酥肉”年銷售額達14億元,已經連續四年位居全國銷量第一。

還有大眾親近又熟悉的桃李麵包、南台月、白象粉絲、華潤怡寶……

民以食為天。無論逛商超、去門店,無論挑食材、買飲品,兜兜轉轉,總能溯源到成都新津。

“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

中糧生化製作的奶茶

爆款誕生的秘訣,無他,唯創新。

在這裡,有中糧糧油建設的智能工廠,也有沈師傅雞蛋獨創的全蛋液濃縮加工技術;有菊樂食品實現全流程自動化、透明可追溯的數字化系統,更有阿洛酮糖、可生飲亞麻籽油等健康新品的不斷推出。

“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

菊樂生產車間

新津的健康食品企業,一直走在不斷創新的大道上。但創新“開掛”,並非沒有訣竅。

“校企聯姻”,就是那串勁力十足的密碼。

今日揭牌儀式上的另一樁“喜事”,是園區內“新津綠色產業研究院”的同步揭牌。

研究院由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吳文福擔任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出任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教授杜彥良等人擔任合作科學家,妥妥的頂尖“智囊團”配置。這一校企合作平台搭建起來之後,實驗室就將搬進生產線。

技術有了,市場也有了,何愁沒有爆款。

還有更直觀的“聯姻”。今日上午,園區內中糧生化、沈師傅、三津生物等5家企業分別與江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華大學等高校的科研人員簽訂了“科技副總”聘任協議。

挑兩個合作先來看看——

“中糧生化—江南大學功能糖開發項目”由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陳晟教授擔任企業科技副總。雙方聯合開發慢消化糊精、可溶性抗消化糊精、塔格糖三類功能糖產品。

“沈師傅—華南理工雞蛋製品開發項目”則由華南理工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孫正堅擔任科技副總,依託該校蛋白領域的技術積累,力爭一年內研發2—3種新型功能性蛋製品。另一方面,華南理工大學則與沈師傅食品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每年培養3名以上食品領域研究生。

“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 “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

活動現場

新津區甚至還組建了“校企聯姻”工作專班來專門推動這項工作。“目前新津全區科技副總已簽約11個,預計全年科技副總簽約20個,全產業領域校企合作項目突破100個。”新津區相關負責人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將這套協同轉化機制總結為“政府搭台、企業出題、科學家解題”。創新從不稀缺,稀缺的正是這套促成“聯姻”、推動“轉化”的好方法。用好了這套方法,也就掌握了“爆款”升級的密碼。

產業升級

龍頭引領,聚鏈提能

今年7月,成都市新津區的健康食品產業獲評為四川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提能級,這讓人們對這座聚集了百餘家健康食品企業的園區有了更清晰的實力判斷。

“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的目標定位,是做四川全省產業規模最大、創新能力最強、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健康食品產業園。

這絕非口號。

中糧、桃李、銀鷺、菊樂、怡寶、白象、娃哈哈、南台月、沈師傅、花中花……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新津區已聚集健康食品企業102家,1-9月產業規模達145.2億元,同比增長8.3%,產業規模連續兩年位居成都市第一。

“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

產業提能,自然少不了龍頭引領。

“龍頭企業帶來的不僅是規模效應,更是技術、人才、市場資源的集聚,讓中小微企業得以依託供應鏈體系快速成長,實現‘大企帶小企、小企助大企’的良性循環。”新津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比如,作為西南地區領先的農產品加工和倉儲物流基地,中食品的供應鏈優勢形成強大的“磁力效應”,不僅為桃李、白象食品、華潤益寶等100萬家食品、飲料、食品企業供應2000億食品、飲料、食品企業。

桃李麵包、麥王食品、沈師傅等企業,作為中糧集團的上下游、左右岸,都是被龍頭吸附,主動而來。

另一方面,圍繞產業特色和產業生態,新津區還在不斷引優育強,強鏈補鏈。

11月20日上午,新希望健康食品產業園項目、正大肉製品全產業鏈暨西南區域總部項目等16個重點產業化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新津,涵蓋健康食品生產、高端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中園”等領域,總投資達96.8億元,將直接帶動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規模與質量雙提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從成都新津走出去的“希望系”圍繞健康食品、人才培育等全產業鏈領域,紛紛與新津簽訂投資合作項目協議,總投資金額達57億元。

“未來,我們幾兄弟將全力投資家鄉”,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說:“將助力新津、成都打造食品產業鏈,構建現代化產業生態。”

“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

活動現場

環境升級

更優服務,更強信心

上午簽約的企業,都對入駐園區後的未來有着長遠規劃和美好預期。

斯特佳集團簽約在新津區設立產業總部及特種水產品精深加工基地。企業方表示,將以三文魚的精深加工帶動地方名優魚的產業化經營,助推水產養殖業實現轉型升級,“未來3-5年,我們力爭以‘中國冷水魚產業化第一品牌’邁向資本市場。”

正大集團簽約落地了總投資達10億元的正大肉製品全產業鏈暨西南區域總部項目。據企業方介紹,該項目規劃建設年屠宰150萬頭生豬的加工廠,打造全球最現代化屠宰食品加工廠,“將打造正大新津綠色豬肉第一品牌,還將與天府農博園結合,推進產學研融合,打造農旅融合平台。”

新希望集團選擇在新津區投資約37億元打造健康食品產業園及相關城市開發項目。該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項目落成後,不僅直接推動新津食品產業的智能化、集群化升級,更能通過技術創新、產業鏈協同和品牌賦能,將其從“西部重要食品加工基地”推向“全國智能健康食品創新高地”。

企業的信心,源自硬實力,更來自軟環境。

堅持“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新津區為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企業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陪伴式服務。

中糧生化(成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含對政事君提起了一樁事——在開展“進解優促”工作過程中,園區通過常態化開展產業供需對接活動,全力幫助企業找訂單、拓市場。今年4月,“園區幫我們與成都市酒吧協會牽線搭橋,促成了1.7億元的採購訂單。”

重慶斯特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德洲也向政事君分享了一個細節——“新津對於民營經濟、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有全面的產業政策,與我們落地項目的戰略完全契合。項目從考察論證、選址洽談到報批落地,總共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

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也有預期目標——通過五年努力,實現健康食品企業達到200家以上、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以上。

園區與企業,在奔赴中相互給予奮進的動力與信心。

蓉城政事記者王垚

部分圖源成都新津

編輯母曉嵐

“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

成都接下來幾天要出太陽

四川擬在簡陽、彭州等29縣(市)試點這項改革→

原標題:《“舌尖”上的產業園區躍升!四川省健康食品產業園立下大目標→》

閱讀原文

來源:蓉城政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