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不住了,銷量下跌,車展冷清,經銷商頂不住,汽車行業該清醒了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指出11月1日至9日全国乘用车零售量同比下降19%,新能源汽车同比下降5%,显示出即使有购置税的刺激,车企方面宣传热烈,消费者却选择了持币观望,并未如预期般销量显著增长,这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

今日广州的车展也显示出冷清的现象,有媒体人士说参观的观众少得可怜,车企方面也缺乏热情,从地铁站到车展会场,今年关于车展的广告牌比往年少得太多太多了,参展的车企也显著比往年少了很多。

經銷商方面則早已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汽車流通協會指出國內的經銷商之中有超過半數都出現了虧損,經銷商如今深深受制於車企,因為如今經銷商的主要利潤來源來自於車企的返點,但是由於車企的銷量目標不斷提高,而今年以來國內多家車企的銷量目標達成率都沒達到預期,凸顯出經銷商雖然已被迫承接壓庫,卻依然離車企的目標很遙遠,如此有太多經銷商難以獲得返點。

今年上半年就已有經銷商跑路,導致車主找不到售後,造成了巨大的反響;下半年以來已有車企降低了今年的銷量目標,但是車企方面顯然不會因此而主動給經銷商補償或援助,畢竟汽車行業的利潤率已低得可憐,業界人士指出今年國內汽車行業的利潤率已低至4%以下,車企自身也不好過。

面對市場的不利消息,一些車企仍然在積極擴張產能,導致電車的核心部件之一的電池供應短缺,這很可能是部分車企仍然對車市保持樂觀態度,然而如此做的結果可能會導致車企自身的資金鍊出現緊張局面。

去年就已有新造車陷入困境,而去年國內市場的汽車銷量仍然處於增長趨勢之中,在汽車行業大環境較好的情況下,都有車企陷入困境,今年有更多的不利消息,這些車企還在大舉擴張產能,很可能會重蹈那些已陷入困境車企的覆轍。

值得注意的是某家車企在今年上半年就已開始整合內部諸多品牌,藉此降低成本,以確保在車市出現不利因素的情況下能撐過去,而這家車企可是1990年代就已成立的民營車企,經歷了諸多環境惡劣的階段,對市場的嗅覺更敏銳,它的做法更值得參考。

明年購置稅減半徵收,補貼退坡將是必然,由此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會進一步減弱,對此大多數車企都選擇了謹慎的態度,而如今本來離過年臨近,本應帶動一波購車熱潮,然而11月份開局不利提醒著車企更應該謹慎。

在新能源汽車獲得的支持力度減弱情況下,諸多燃油車企業都在樂觀期待,他們在經歷了低谷之後,都希望燃油車能迎來反彈,而今年6月份以來燃油車的銷量確實已出現了反彈的跡象,如此到明年燃油車和電車的競爭更加公平的情況下,燃油車大力度回升的希望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外資車企更是積極,現代起亞汽車今年就在國內市場動作頻頻,近期又由中國本土人士擔任總經理,凸顯出現代汽車希望以更熟悉中國本土市場的中國本土人士抓住燃油車反彈的機會,而且現代汽車曾有高管聲言他們等待著新造車燒死(資金燒光而倒下)的機會,大眾、豐田等資金實力雄厚,而且他們在中國市場受挫輕微,反擊必然會非常猛烈。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