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一旦爆發,中國將會到達無人知曉的地步!

昔日鴨綠江邊起,今日國力已天翻

說起抗美援朝,那真是新中國剛站穩腳跟就碰上的硬仗。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一打響,美國馬上帶頭上,聯合國軍名頭一打,第七艦隊還竄到台灣海峽晃悠,戰火直接燒到鴨綠江邊。

新中國才成立一年,全國百廢待興,工業底子薄得可憐,1950年全國鋼產量才60多萬噸,發電量45億度,軍隊裝備基本是解放戰爭繳來的萬國牌,空軍就那麼點從蘇聯買來的老飛機,海軍更別提了。美軍呢?那時候美國GDP佔全球一半,飛機上萬架,坦克幾千輛,航母十幾艘,隨便扔炸彈就跟下雨似的。

10月8日中央下決心出兵,10月19日夜裡志願軍開始過江,第一批就是13兵團的38、39、40、42軍加上50、66軍,26萬人馬,悄悄摸摸就進去了。美軍那邊還囂張得很,麥克阿瑟放話感恩節前結束戰鬥,部隊一路北上,坦克轟隆隆,士兵還想著回家過聖誕。

志願軍呢?白天藏山溝裡,晚上行軍,吃的炒麵加雪,一人一支三八式或者中正式,子彈都得省著用。後勤全靠人背肩扛,東北鐵路白天停運,晚上才敢開燈運東西。

全国一下子就动员起来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铺天盖地,老百姓把工资省下来捐,学生把压岁钱都拿出来,折算下来1951到1953年捐款相当于能买几千架飞机的钱。工厂三班倒,鞍钢、沈阳兵工厂24小时不停,炮弹子弹堆成山。

那時候中美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美軍一個師火力頂志願軍好幾個軍,飛機一天出動上千架次,志願軍連像樣的防空武器都沒有。可中國有個別人學不來的東西,就是全國擰成一股繩,啥事都能頂上。

劣勢裝備硬剛強敵,五個戰役打出威風

志願軍入朝頭兩周先憋著不露面,讓敵人把脖子伸進來。 1950年10月25日,兩水洞、豐下洞那邊打響第一槍,40軍一個師就把南朝鮮軍一個加強營給幹癱了,這就算開張了。緊接著第一次戰役到11月5日,西線雲山打得美騎一師措手不及,東線溫井把南朝鮮軍打得滿地跑,敵人從鴨綠江邊一下退到清川江。

第二次戰役最經典,11月25日開始,西線38軍穿插三所裡,一夜急行軍上百里,硬是堵死敵人退路,東線第九兵團在長津湖把美陸戰一師圍得死死的,零下幾十度,志願軍凍傷減員好幾萬,但美軍也丟了上萬人和海量裝備,從興南港灰溜溜坐船跑了。這仗把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直接砸碎。

第三次戰役1950年底到1951年1月8日,志願軍直接跨過三八線,把漢城又拿回來了。敵人慌了,換將,換成李奇微,搞磁性戰術,邊打邊退。第四次戰役1951年1月底到4月中,志願軍一邊擋一邊等19兵團上來,橫城反擊戰、砥平里那都咬牙頂住了。

第五次戰役規模最大,4月22日到6月10日,志願軍上百萬大軍壓上去,想一口氣吃掉敵人幾個師,結果補給跟不上,被敵人反咬一口,鐵原阻擊戰打得血流成河,但還是把線穩住了。

五次戰役下來,志願軍從入朝26萬打到後來130多萬,殲敵23萬多,把戰線從鴨綠江死死釘在三八線附近。裝備差?是差,美軍一個軍有3300多輛車,志願軍一個軍才幾十輛,火砲差10倍,飛機更沒法比。

可志願軍靠啥?靠夜戰近戰,靠口袋陣,靠70多萬支前民工在敵機炸彈下挑糧運彈,橋樑炸爛當天就修好。後方糧食產量年年漲,1952年小麥1.36億噸,稻米2.11億噸,自給自足,肚子不餓腿就有勁。美軍再牛,也架不住志願軍不要命地堵、追、圍。

停戰協定簽字後,潛力深藏無人曉

1953年7月27日板門店簽字,仗停了。中國用最落後裝備打平了最牛的對手,美國從那以後再想對中國動手,都得先掂量掂量。麥克阿瑟灰頭土臉被撤職,彭德懷那句“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砲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成了金句。

七十年多年過去,中國早不是當年的模樣了。 2024年GDP134.9萬億人民幣,製造業增加值40.5萬億,連續15年世界第一,工業門類全世界最全,啥都能自己造。高鐵4萬多公里,船廠下水噸位佔全球一半,鋼鐵產量10億噸往上。

軍隊呢?東風系列導彈隨便覆蓋全球,殲-20成批服役,航母三艘在列,055大驅一批批下水,北斗組網,北斗導航,量子通信、人工智能、5G、芯片這些東西,中國都衝到前頭了。供應鏈完整,疫情那會兒全世界亂套,中國愣是靠組織力把病毒摁住,物資調配一條龍,這在戰時就是殺手鐧。

現在要真有人把戰火燒到家門口,中國會啥樣?沒人說得準。當年窮得叮噹響還能把美軍摁住,現在家底這麼厚,科技這麼硬,14億人一條心,動員了全世界誰比得了?美國國會天天吵架,州里各干各的,真打起來內耗得要死。

中國不一樣,關鍵時候工廠說轉產就轉產,科研人員說攻關就攻關,民眾說支援就支援。那潛力一旦全爆發出來,得嚇人一跳。

戰火真要起,中國到底能到啥地步?歷史告訴咱們,別輕易試,試了就知道後悔兩個字咋寫了。真到那一天,連咱們自己都摸不清底牌有多深。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