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百年的實際生產生活中,老祖宗用生活經驗和細緻入微的洞察力,把一年分成了很多個特殊的節點,也就是如今依然在使用的“二十四節氣”。
大家都知道一年中有24個節氣,但要全部正確的說出來,可能就很困難了。按照春夏秋冬四個季度來進行劃分,每個季度的節氣如下:
一、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二、夏季的節氣為: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三、秋季的節氣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四、冬季的節氣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今年的冬至已經過去了,也就是說接下來只有大寒和小寒兩個節氣了。而民間流傳下來的“數九”也開始了,這也就意味著十分寒冷的氣候已經來臨。
數九的計時,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也有說法是從冬至當天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
所謂“熱在三伏,冷在四九”,即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期便是”三九、四九天”。數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此時寒氣已盡,天氣也就暖和了。
民間有俗語“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按照老祖宗的算法,今年春節會冷嗎?明年年景又是什麼樣的?
“頭九”,也就是“九九”開始算的第一個“九天”時間。按照這句俗語表達的意思:頭九期間沒有下雪,或者天氣晴朗的話,那麼接下來的時間裡,將會是比較暖和的體驗,就像是回到了炎熱的六月。
很顯然,今年的冬至節氣,天氣都是比較好的,晴空萬里的體驗感,實在是太好了。可這也不能和六月相比,因為氣溫很低,還是有涼意穿透著全身。
言下之意,今年的春節期間,溫度並不會太高,冷是必然的。這也不是純猜測,老祖宗總結出來的“九九”,這是一種計算寒天與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時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
從時間上來計算,今年春節是來得比較早的,時間在大寒的第二天,四九的第四天,這就不用多說什麼了,古語云:“三九、四九,凍死老狗”,連狗都抵禦不了的安冷,更何況是人呢?
毋庸置疑,按照老祖宗的經驗智慧來看,今年的春節肯定是很冷的。
強冷空氣之下,下雪,結冰是少不了的。又有俗語:“瑞雪兆豐年”,“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大雪會保護莊稼幼苗不被凍死,就像是蓋上了三層被子,給了三層防護。對於莊稼而言是好事,但對於害蟲們來講,就是一個噩耗了,極低的溫度會把地裡的蟲卵凍死,等到了春暖花開的春季時,蟲子就不能危害莊稼了。
在最重要的季節裡,莊稼茁壯成長,為秋季的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也預示著來年會有一個好收成,是一個很好的年景。
結語
俗語,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對千百年來生活經驗的總結,是最精髓的凝結。像“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但表達的意思大同小異。
即便到了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這些俗語依然在體現它們的價值。二十四節氣,我們依然在使用,這也充分體現出了老祖宗的聰明才智。
不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基於大自然變化規律而總結出來的這些俗語,也在慢慢失去意義。所以,現在要預測天氣,最好還是多關注氣象信息,從而提早規劃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