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少年歌行》,聽到一個很離譜的詞語,叫做“夢中情禿”。
顧名思義,這是諸多女性觀眾用來形容一個和尚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呔,禿驢!”
沒認真追劇之前我的感受就是一個,現在的女性觀眾審美這麼離譜的嗎?
這麼充滿顛覆性的稱呼都出來了,這和尚得帥到什麼程度啊,而且據我所知,這還是一個32歲的演員演的17歲的小和尚,放在以前啊這種扮嫩的演員不被口水淹個半死都是幸運的了,這年頭的事還真一件比一件離譜,稀奇。
而且確實也是這樣,在劉學義演的無心剛剛出來的時候,因為年紀是個過不去的坎,無論濾鏡怎麼加,怎麼化妝,都延掩飾不了鏡頭拉近時,無心額頭上的皺紋。
無心畢竟是《少年歌行》的最主要角色,人設清清楚楚就是十七歲的天才少年,而且生的十分好看,如果是劉學義年輕個五歲左右,那他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無心最佳人選,也正因此剛剛開播的時候劉學義被罵很慘。
說實話,剛剛開始就連我也不看好這個劉學義,因為一向對於這種“扮嫩”的現象深惡痛絕,但沒想到,這次確實是看走眼了。
一天追完了《少年歌行》的全部劇情,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個人算是小半個原著粉,對於這部劇的還原程度可以說是很滿意了,打斗方面,可以說在近五年內的武俠劇裡面都排得上號,特效方面更是無可挑剔。
唯獨選角是這部劇最大的瑕疵,如蕭瑟,千落等主要角色的選角都與原著形像差之甚遠,不過畢竟動漫的建模都過於完美,這倒也能理解。
很難想像,無心這個角色,演員和角色的差異是最大的,無論年齡還是外貌都是如此,但如今看來卻是整體還原度最高的,這其中最大的變數就在於…
演技。
劉學義所飾演的無心真的是,幾乎完美還原了無心小和尚的神情,動作,儀態等等,而且劉學義的配音選得很好,幾乎可以說是配音界價格最高的配音,由傑大親自配的。
眾所周知影視男神千千萬,傑大配音佔一半,這個角色的台詞一下就被拉高了,再配合劉學義的演技很到位,很多小表情都把無心的形像還原得活靈活現的,就連無心身上的那股少年的俏皮勁也演繹出來的。
最近的劇情裡,有一段演繹是無心救雪月劍仙李寒衣的,彼時李寒衣入魔,無心先是嘗試念咒救李寒衣,隨即發現自己太久沒折騰這玩意,學的東西都已經全還給師父了…忘憂無語。
然後無心就打了一套伏魔拳讓李寒衣清醒了過來,打完還很調皮地來了一句:
“打完收工。”
說實話,雖然是三十多歲的男人演的,但確實把少年郎的那股特別的感覺演繹出來了,這一點要做到其實難度是很大的。
當然,對於年齡合適的演員,做到這一點不難,但是有些地方難度就很大了,畢竟年輕的演員很難有什麼演技,特別是無心超度忘憂的這一段,寒水寺無心再見師父的魂魄,那一瞬間爆發出來的情緒,眼淚,真的太扎心了。
這一段哭戲,二十多歲的演員裡能夠做到的人,絕對是屈指可數。
世間大道千千萬,唯有演技最動人吶。
所以不得不說,有的時候年齡大真的反而還有年齡大的好處,至少演技保證了,觀眾看起來就會很代入,就像如今無心的劇情變少了,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少年歌行》反而沒那麼好看了,感覺和之前差了很多。
所以呢,這《少年歌行》還真是離不開這個“夢中情禿”呢。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