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長沙市開福區應急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當日晚8時許,長沙市開福區通泰街街道一店鋪臨時搭建的腳手架發生局部垮塌,應急、公安、消防等部門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救援。
據澎湃新聞,現場傷者共四人,三女一男均未滿25歲。兩名女孩經搶救無效不幸罹難,一人19歲為在讀大學生,一人24歲已工作。
11月2日下午3時許,九派新聞記者走訪現場,事發街道已被路障封鎖,禁止通行。記者從附近商戶了解到,事發後道路便被封鎖。同日晚6時許,路障逐漸解除,恢復通行。
次日,遇難的19歲女孩穎穎的父親楊彰告訴九派新聞,女兒和自己關係十分親密,去哪都會報備,事發時間距女兒離家僅隔3小時,他難以接受這樣突然的死訊,“網上說的幾百萬賠償是謠言,我根本還沒拿賠償,錢現在對我來說無關緊要,我只希望事故儘快調查清楚,該擔責的人擔責。”
【1】事發建築鋼筋裸露,牆體兩側用木板支撐
11月2日下午3點半,記者抵達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通往事發路段三貴街的每個路口都已經被路障封鎖。值班警員守在路障前維持秩序,引導行人繞行。街道入口處,公交車首尾相接停放,遮擋圍觀人群視線,另有開福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救護車停靠,醫護人員待命。
事發地路口被封鎖。圖/九派新聞
當時,路障外能清晰聽見有哭聲傳出。透過路障的縫隙,可見一眾人正在祭奠,有人身穿孝服,有人在焚燒紙錢。後據楊先生證實,當日家屬們確實在潮宗街現場。
附近商戶陳女士回憶,事發當晚是個異常忙碌的晚上,有許多年輕人來到這條網紅街道。陳女士的商鋪距離事發地約50米,因為人群過於擁堵,當晚並沒能看清現場情況。
陳女士關注着事件的後續發展,每次聽見道路封鎖處傳來動靜,便會走出店面張望。她對死傷者表示惋惜,也關注着家屬們的情況,“那位19歲女孩的媽媽很年輕,看着像三四十歲。”
此外,陳女士還提到,事發之後,潮宗街的熱度便有所下降,“從11月1日就開始封路了,這多多少少影響了我們的營業。”
當日傍晚6時許,隨着家屬離場,封鎖路障陸續被撤除,記者隨圍觀人群進入三貴街。潮宗街文化街景區內部的石板道路十分狹窄,橫跨五步就能到達街道對面。事發建築旁便是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面是2014年被列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時務學堂舊址。學堂舊址旁,一家餐飲店同時被設置了路障,門戶大敞,但無人經營。
事發建築高兩層,為預製板構件的樓層,已被圍擋,其中可見工人作業,並懸掛了施工提示牌。據此前網傳圖片,事發建築在10月31日,僅用白布對其中施工現場進行了遮罩,上面寫有招商諮詢字樣,設置有路障隔離。
事發建築內仍有工人作業。圖/九派新聞
張先生的餐飲店距離事發地僅五六米,在道路封鎖期間,他只能通過外賣的形式營業。直到道路解封,記者才走入該門店。張先生介紹,“我們店旁邊本來有很多小攤,因為被封路,他們從事發當晚開始就不營業了。”
回憶事發情形時,他說:“那面牆目測有五百多公斤,倒下去的聲音和放炮一樣,我門店臨街的窗口全都是煙塵。後面大家挖了一個半小時,才把人都挖出來。”
張先生稱,事發建築本是空門面,近期在改建中,施工時牆內鋼筋都裸露在外。牆外設有腳手架,事發時外牆連同腳手架一起倒塌了下來。
後據逝者家屬楊彰提供的現場視頻,該建築承重梁已被拆除,僅使用木板支持,鋼筋裸露,牆體外無防護網,也無施工標識。
事發建築內具體情況。圖/死者家屬提供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事發前三天,該店鋪裝修時向牆體打洞,造成擾民,曾引發前後左右鄰居投訴。
11月3日,九派新聞向開福區住建局求證,其工作人員稱,並不了解相關情況。記者再度回到現場,事發建築內無人在作業,三貴街其餘店面基本恢復營業,仍有行人往來,駐足在事發建築下張望。該建築對面受損的餐飲店也恢復了經營。店員透露,“我們的外牆有一個砸坑,玻璃門被撞壞了,店內寵物貓也因驚嚇而應激。”
【2】事故仍在調查取證
10月31日晚,楊彰的女兒穎穎和兩名高中同學一起去潮宗街遊玩,事發時穎穎被倒塌的牆體砸中,在送醫途中搶救無效身亡。
三天過去,楊彰仍無法接受女兒離世的事實,回憶起事發當天的情況,他感到既痛苦又突然,“我是晚上7點50多接到的穎穎同學發給我的消息,她說穎穎被牆砸到了,情況很不好,當場昏迷,之後我立刻趕到了醫院,結果剛到那醫生就宣告我女兒死亡了。”
楊彰告訴九派新聞,事發時間距穎穎離開家只有3小時左右,他想不通這麼短的時間裡怎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故,“我女兒愛美,出發之前特意化了妝,打扮得很漂亮,她是開開心心去玩的,現在人卻回不來了。”
事發後,楊彰曾看過牆體倒塌時的監控視頻,據他描述,那段視頻拍攝的位置比較遠,只能看見牆是一瞬間倒下的,但看不清女兒的臉,“牆倒的速度太快了,人根本跑不了的,跟穎穎一起去的同學裡有一個女生也被砸到,受傷住院了。”
事發當晚在醫院裡,楊彰和其他幾位親屬一起見了穎穎一面,之後親屬們回到酒店,楊彰卻捨不得女兒,一直守在女兒的遺體身邊,“我不能讓我女兒一個人孤單地躺在那,她到了晚上就怕黑,總是要黏着我才行,這次我也得陪着她。”
然而,楊彰最終還是要和女兒分開,派來處理事故的工作人員聯繫殯儀館接走了穎穎的遺體,他難以控制悲痛的情緒,直到最後一刻還拉着穎穎的手,“孩子被送到殯儀館之後,我們家裡人就只能隔着玻璃看看,摸都摸不到,我心裡難受啊。”
事發後,穎穎的親朋好友陸陸續續都來了長沙,穎穎大學的班主任老師也聯繫楊彰,說希望和同學們一起去見見穎穎,但由於還未設置靈堂,眾人想要弔唁卻無處可去。於是,11月2日,楊彰和親朋好友們一同來到了事發地。
11月3日,長沙市開福區一名領導與楊彰進行了商談,表示可與相關部門溝通,先擺遺像不擺遺體,為穎穎設置靈堂。楊彰表示,自己接受這個提議,因為他本就不是想要鬧事,而是想讓女兒能夠安息,“網上說的幾百萬賠償是謠言,我根本還沒拿到賠償,錢現在對我來說無關緊要,再多錢也買不回穎穎的命,我只希望事情能儘快調查清楚,給我個答覆。”
楊彰說,目前政府工作人員給他的回復是,事件還在調查取證階段,不清楚事故責任方是誰,無法透露更多信息。“我不知道他們施工方有沒有資質,改造外牆有沒有得到相關部門審批,事發前周邊就有商戶投訴這個店暴力改造外牆,但還是沒什麼防護措施,連個警示牌都沒有,我希望這個責任最後能追溯清楚,該擔責的人就擔責,我會一直等處理結果。”
【3】我女兒再也沒有未來了
2008年,楊彰帶着妻子和年僅兩歲的穎穎來到長沙打拚,隨後幾年裡,穎穎的妹妹和弟弟相繼出生,三口之家變成了五口之家,日子過得蒸蒸日上,一家人也在長沙買房定居。
楊彰告訴九派新聞記者,儘管他有三個小孩,穎穎仍是十分特殊的,“我是1975年生人,31歲才有了穎穎,她是我第一個孩子,我自然是很疼愛的,她平時出門去任何地方,都不會瞞着我,連車票都是我給買好的。”
採訪時,楊彰把自己的微信展示給記者看,穎穎的備註是“大小姐”,他們的聊天記錄滿滿當當,聊天頻率很高,穎穎去哪裡都要跟他講,最常問的就是“老爸,你能不能來接我”。
這期間,楊彰點開了幾條女兒的語音。穎穎的聲音很清脆,和爸爸說話時帶着撒嬌的意味,楊彰聽見她的聲音,眼眶紅了,手指不由顫抖起來。
“我真的接受不了,穎穎還有三個月就過20歲生日了,現在這個生日再也過不上了。”從女兒離世那天起,楊彰就吃不下睡不好,他原本就有高血壓高血糖,身體不算太好,這次突如其來的事故更是令他不堪重負。
即便如此,楊彰也得苦苦支撐住,不讓這個家垮掉。穎穎的妹妹正值高三衝刺階段,弟弟還在上初二,兩個孩子的精力都得用在學習上,家裡的老人年紀也大了,很難承受穎穎離世的消息。
楊彰說,11月2日晚上穎穎的爺爺就過來了,隔天穎穎的奶奶也要來長沙,“剛開始我們都沒敢說,但實在是藏不住了,出事那天孩子奶奶就像有心靈感應一樣,突然六神無主的,我三個孩子里她最疼穎穎,知道這個事說什麼都要過來,她兩隻眼睛都看不見,就得讓親戚們領着她來。”
穎穎在家中備受寵愛,在學校也是十分優秀且討人喜歡的女孩。她是學校里的預備黨員,在大學班級中擔任着班長一職,同時也是班主任的助教,人們對她的評價大多集中在三點:懂事、漂亮、陽光。
“我女兒今年大三,快畢業了,31號出門前,我們剛聊過畢業後的規劃,我說希望她通過自己努力找個穩定的工作,考編考公也不錯,她跟我們聊得挺好,有說有笑的。”楊彰想不到,在他與女兒結束這場談話的3個多小時後,那些美好的規劃會戛然而止。
他說,“我女兒再也沒有未來了。”
(文中穎穎、楊彰為化名)
九派新聞記者 秦欣然 孫沁怡 湖南長沙報道
編輯 萬璇 任卓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