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科技大學”官方微博消息,該校對網絡平台上傳播關於郭某學術造假的相關消息通報如下:
2025年9月,學校收到我校教師郭某涉嫌學術不端的舉報,對此高度重視,立即啟動調查程序。經調查取證,認定郭某存在嚴重學術不端行為,已經按規定解除了與郭某的聘用協議,並對其團隊師生進行了妥善安排。同時,學校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目前案件正在偵辦過程中。
學校深刻認識到在郭某引進過程中存在材料審核把關不嚴等問題,將嚴肅問責,同時舉一反三,杜絕此類問題發生。
衷心感謝社會各界關心。
此前報道:
近日,曾任江蘇科技大學首席科學家的郭某涉嫌學歷造假、學術造假、侵佔國家科研經費等問題的消息引發關注。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此人已經離開就職單位,此外,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發現,其公開簡歷多處與事實不符。
圖片來源:九派新聞
11月17日,據現代快報報道,江蘇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郭某因涉嫌學術造假、侵佔國家科研經費等問題,被警方帶走調查。
報道稱,郭某確實已被警方帶走,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其致電江蘇科技大學,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郭某是否涉及上述問題,目前他已離職,同時該教授的學生目前都已經安排了新的導師,不會影響學業。
據澎湃新聞,11月18日,記者撥打江蘇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話詢問相關事件,一位工作人員回復稱,“(郭某)已不在學校”,隨後電話被掛掉。目前,郭某的相關內容已經從官網上撤下。
據今年5月21日中國網刊登的一篇新聞稿里介紹,郭某是江蘇科技大學首席科學家、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A類創新人才,德國洪堡青年學者,美國金屬材料學會傑出科學家,2025年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而9月1日中國經濟網刊登的新聞稿里還提到,他同時是2025年度何梁何利獎有效被提名人,並於2024年入選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333工程”首席科學家(省部級)。
1994年,郭某以陝西省高考狀元考入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專業,師從周惠久院士;1998年,赴澳大利亞卧龍崗大學從事納米能源電池研究;2000年,進入日本九州大學攻讀博士。2006~2023年,任德國國家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及三一集團歐洲公司總工程師,與赫伯特·格萊特院士合作突破納米金屬複合材料製備技術;2023年,回國加入江蘇科技大學 。
學術上,郭某主持國家級項目7項,發表SCI論文170餘篇,獲國際專利68項,主編學術專著3部 ;科研成果包括構建梯度納米結構深度理論模型、開發超低溫服役特種合金等;研究方向涵蓋納米結構材料、機器學習與材料計算交叉領域,講授《位錯理論》《晶體塑性強化機制》《金屬和合金相變理論》等課程。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6)、二等獎(2013)。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公開信息發現,這份含金量頗高的簡歷中,至少可以查到包括高考狀元、研究成果、獎項、榮譽等多處明顯與事實不符。
來源:江蘇科技大學、此前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