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艱難!多家攬貨業準備歇業 中美線比重高業者受重創

▲市場傳出多家攬貨業準備歇業。(圖/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中美貿易談判前夕,美國總統川普周三卻表示,他不會考慮降低美國對中國徵收的145%的關稅,國內攬貨業者指出,在關稅與幣值兩大利空下,已經有同業宣布6月底歇業,也有同業表示兩個月內會決定是否繼續營運,因為前路艱難,不想疫情期間賺的錢開始用來補貼虧損。一位業界高階形容,川普把大家打到18層地獄,即使透過協商估計也僅是回到第8層地獄,還是死路一條。

業界大老分析,中美線業務比重高的攬貨公司已經處於重創狀態,業務量驟減一半,即使美國同意將對中國徵收的145%關稅降低,但是如果稅率超過30%,估計多數出口商還是無法生存,早死晚死,不如趁早退場,保住疫情期間賺的錢,以免多拖一天是多損失一天。

攬貨業有些主攻美國線,有些主攻歐洲線或東南亞線,而主攻美國線的攬貨公司,在疫情期間賺最多,傳出有超大型攬貨公司兩年賺了40億元,估計是有本錢熬個一、兩年,邊等候中美關係改善,邊強化非美市場,但中小型攬貨公司資金有限,攬貨業是要代客戶墊付運費的,如果業務大幅萎縮,入不敷出,很難熬過不景氣。

一家大型攬貨公司高階分析,台灣代工業多,賺的是薄利,10%的關稅就能喫掉利潤,現在還加上幣值問題,根本接不到單;另美國與各國談出的關稅稅率如果不同,被課徵較高關稅的國家,其企業就是失去競爭力,現在已有不少中小企業製造商與出口商也考慮收攤了。

川普是在4月9日宣布暫緩90天徵收對等關稅,現在已經過了一個月,因此也有業者表示會再觀察兩個月,如果兩個月後情勢沒有好轉,就會考慮歇業以保住過去的獲利。

去年台灣市場新增43家海運承攬業,有35家退出,台北市海運承攬公會目前有近九百家會員,公會理事長翁堯顯表示,並未聽說有會員要退出市場,就他所了解,以大陸市場為主的攬貨公司,體質都很健全,應該還可以撐著。


標題:前路艱難!多家攬貨業準備歇業 中美線比重高業者受重創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