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國內球迷期待的楊瀚森,其nba生涯的開端似乎並未如預期般順利。波特蘭開拓者俱樂部凌晨正式宣布,已將這位今年首輪第16順位選中的中國球員下放至其發展聯盟的下屬球隊撕裂之城混音進行例行訓練。這一消息猶如一盆冷水,瞬間在翹首以盼的球迷群體中引發了巨大震蕩。許多人本以為楊瀚森與克林根的組合有望複製一段佳話,未料現實卻更像一出似曾相識的劇本。社交媒體上,失望的情緒迅速蔓延,有中國球迷瘋狂潑冷水,以為小楊和克林根會是約基奇和努爾基奇的故事,沒想到居然是周琦和哈騰的故事,這種悲觀的類比,直接反映了公眾對於楊瀚森此次被下放的深度憂慮。當高順位選秀帶來的期待,撞上了發展聯盟的殘酷現實,這種強烈的落差感,讓所有球迷都捏了一把汗。
然而,開拓者俱樂部方面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考量,楊瀚森下放8小時後,據開拓者隨隊記者西恩海金透露了更多細節,隊記victor sun補充了這次下放的內容,他寫道:“開拓者周末一般是沒有球隊訓練的,remix混音隊這些天在開拓者訓練館舉辦新賽季訓練營,瀚森去參加的就是這個,相當於是周末額外的訓練。”顯然,球隊此舉的根本目的,是讓楊瀚森在賽季初期獲得更多、更系統的訓練時間。海金同時透露,楊瀚森並不會在發展聯盟久留,他預計將在周一與湖人的比賽中重返球隊陣容。球迷懸着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來了。不過另一位隊記丹尼馬朗則提供了更深入的戰術背景:隨着中鋒羅威的傷愈回歸,開拓者目前正熱衷於使用“五小陣容”作為球隊的致勝法寶。在這一體系下,楊瀚森的定位更像是球隊的“第四中鋒”,其在NBA賽場的出場時間本就寥寥無幾。馬朗預測,如果楊瀚森在主隊的出場時間持續受限,那麼他本賽季將在兩支球隊之間頻繁往返。顯然,開拓者管理層為楊瀚森設定的首年目標並非即戰力,而是適應與舒適。
儘管開拓者官方和楊瀚森工作室均對此舉進行了解釋,強調這是為了增強競技能力、適應nba級別的高強度對抗,通過增加訓練量來儲備體能和打磨技術,但許多熟悉發展聯盟生態的觀察者卻提出了尖銳的質疑。發展聯盟的環境對於中鋒球員而言,歷來被認為是不夠友好的。那裡的比賽節奏更傾向於後衛球員的個人發揮,每個人都渴望利用有限的機會刷出亮眼數據,以此作為重返nba的敲門磚。在發展聯盟這種人人為生存而戰的氛圍中,球權高度集中在持球人手中,誰能保證楊瀚森會獲得足夠的戰術支持和喂球機會?
因此,楊瀚森的處境呈現出一種矛盾的對立。一方面,是來自球隊管理層的耐心布局,他們視發展聯盟為新秀適應期的一部分,是長遠規劃中的一個環節。另一方面,是來自外界輿論的普遍擔憂,他們害怕這位被寄予厚望的新星,在一種不利於中鋒成長的環境中被消耗,最終走向邊緣化。楊瀚森現在需要兩頭奔波,靜下心來提升自己,但這條介於nba和發展聯盟之間的道路會成功嗎?這個問號,不僅懸在楊瀚森自己頭上,也考驗着所有中國球迷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