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帝王史,別說芸芸百姓苦,即便是皇帝,孤家寡人的背影也令人唏噓,只嘆眾生皆苦!
1997年,《雍正王朝》開拍,唐國強力排眾議接替張豐毅出演了“雍正”,導演雖然質疑他的水平,但因為張豐毅的辭演,不得不死馬當作活馬醫。
唐國強拿到心儀角色,順手推薦王繪春
因原定唐國強飾演八王爺,現在他轉身變成雍正,那“八爺”誰來演?
唐國強告訴導演,此角色非王繪春莫屬,但導演胡玫卻說:“王繪春勝任不了吧?”
面對導演的質疑,唐國強打保票:“相信我,王繪春絕對沒問題,他比我更適合這個角色。”
王繪春到底是誰,可以讓唐國強如此堅持?
王繪春,1962年生人,是一個標準的山東大漢,他身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氣質,站在那裡,就自成一派。
或許大家還不是很清楚,不過說起《少年包青天》裡面的龐太師,估計就熟稔幾分,王繪春的一言一行,都似古文中所寫之人,氣質非凡、活靈活現。
不過,王繪春的演員之路也不易,因為在選擇這個職業之後,父母總覺得兒子像是二流子一樣,甚至為他的未來感到擔憂。
但是王繪春很能堅持,這也給父母吃了一顆定心丸,父母也並非迂腐之人,他們覺得只要孩子喜歡就好。
就這樣,在父母的支持之下,王繪春開始了自己的新的人生旅程。
1990年王繪春主演張新建和劉子云執導電視劇《孔子》飾演孔丘,創造了一劇獨獲五項“飛天獎”的紀錄。
也就是這時候,一顆演藝界的明星閃閃升起,就連業內人士都說:“王繪春這是最符合歷史的孔子”、“他以後一定大有可為”。
好演員從來就是靠演技說話,明珠也定然不會蒙塵!
王繪春事業的第二個轉折,便是《雍正王朝》
1997年,《雍正王朝》開拍,導演找張豐毅出演雍正,可他因為有事,辭去了這個角色,這可怎麼辦?
此刻,本應該出演八王爺的唐國強找到了導演,直言:“我覺得我可以出演雍正,我可以的。”
唐國強的角色轉變,也讓八爺(胤禩)的位置造成了空缺,不過還好,他早已想好了,讓王繪春替自己出演八爺這個角色。
雖然導演內心質疑,但是面對眼前信誓旦旦的唐國強,他還是決定放手一試,也就是這一試,為王繪春的“王爺專業戶”奠定了基礎。
2000年,王繪春參演《李衛當官》時,依舊飾演八爺(胤禩)。
2003年,《李衛當官》第二部,劇中王繪春仍飾演皇八爺,並且無形中創造了一個“八爺”系列。
王繪春以精湛的演技將八王爺的睿智與心機演繹得惟妙惟肖,受到大批“八爺迷”的喜愛和擁護。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王繪春出演“八爺”,導演刮目相看
王繪春在《雍正王朝》中飾演的八王爺形象非常的深入人心,要知道,八王爺一直是雍正皇位的有力的競爭者,而劇中王繪春也是將八王爺的深沉、心機、冷酷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採訪中,王繪春說:“我演過很多’壞人’,比如《少年包青天》裡的’龐太師’,但所有人物,我都要找他的本源和根性是什麼,這是我的創作習慣。”
他說,自己在演’八王爺’時,就認定了一個觀點:這是一個和雍正持有不同政見的角色,他不是一個壞人。
走進歷史,真正的去領會人物所處境遇,才會真情流露。
筆者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是——“八王議政”,與雍正對峙時,王繪春儼然就是八王爺本人,不卑不亢,不徐不疾!
是啊,這才是真正的演員。
從孔子到如來佛祖,從聖人到聖神,王繪春的戲路也在不斷挑戰新層級,他不怕扮醜,只怕演技不精;他不懼外界壓力,只怕塑造的不夠得體。
我想,當所有的演員有這種悟性,那我們的電視劇行業的暖冬才會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