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碰國家底線,三位明星被永久除名“國家一級演員”稱號


1983年,我國文化部正式發文,評選出了第一批國家一級演員名單,在榜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演員,如馮鞏、姜昆等。

作為我國文藝界的專業技術職稱,“國家一級演員”這個稱號,算得上演員能獲得的榮譽的“天花板”了,不光如此,評選上的演員還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由此可知其分量有多重。

但就是這樣一份巨大的榮譽,一份讓無數演員都趨之若鶩的頭銜,也會有些人不去“珍惜”,觸碰國家底線,從而被永久除名“國家一級演員”的稱號,到底是哪些明星?又因為什麼原因呢?

被除名“國家一級演員”稱號的這幾位演員中,不乏十分重量級的明星,其中就有“功夫之王”李連杰。作為家喻戶曉的功夫巨星,想必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名字,他是幾代人的共同回憶。

1963年4月26日,李連杰在北京出生,在他兩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彷彿天塌了一般。 1971年,李連杰8歲,正在上小學的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個貴人:吳彬。經吳彬安排,李連杰正式進入北京什剎海體校學習武術,“功夫之王”的生涯正式拉開帷幕。

第二年,也就是李連杰9歲的時候,在中國武術比賽中獲得獎項,這位嶄露頭角的武術新星開始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尤其是在“汎亞非拉美乒乓球錦標賽”開幕式上表演過後,還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試問有誰能有此殊榮?李連杰估計是頭一個了。

有很多年少成名卻後期泯然眾人矣的人,但李連杰卻並不這樣,本就贏在“起跑線”的他,開始一騎絕塵,“功夫之王”的人生彷彿開掛一般。

1980年對於李連杰來說,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年,他出演的功夫電影《少林寺》一經上映就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在整個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最終斬獲超過一億元的票房,要知道那可是四十多年前,就有了過億的票房,其影響力可想而知,而那一年,李連杰僅僅17歲。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17歲的李連杰就火遍了整個中國,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功夫巨星”,但你以為這就是他的巔峰了嗎?不,他的開掛人生才剛剛開始。

在《少林寺》獲得空前的成功之後,李連杰又出演了一些類似的功夫影片,並且都獲得了傲人的成績。只要有李連杰在的電影,票房都會創下一輪接一輪的紀錄,“功夫之王”儼然已經成了票房保證,這自然引起了眾多資本的高度關注,這其中就有香港大名鼎鼎的邵氏電影公司和嘉禾影業公司。

有了更高的平台後,李連杰的演藝生涯如虎添翼,他主演的《黃飛鴻》系列以及《張三豐》系列影片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與他搭檔的人都是十分重量級的人物,林青霞、關之琳、楊紫瓊等等,每一部影片都將李連杰的人生向上拔高一個台階,他徹底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功夫巨星。

2006年,李連杰出演的《霍元甲》在國內斬獲一億票房,高居年度影片排行榜第三,並同時在美國斬獲北美影片票房亞軍。次年,憑藉這部影片,李連杰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提名。

延伸閱讀  歐美著名八零後超級女星娜塔莎波莉

2008年,李連杰和成龍攜手出演電影《功夫之王》,兩大功夫巨星互相飆戲,讓觀眾看後紛紛拍手叫好。從此,“功夫之王”的名號實至名歸,李連杰的演藝生涯來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是這樣一位家喻戶曉,甚至享譽國際的“功夫之王”,為何會被撤掉“國家一級演員”的稱號呢?原因就在於李連杰更改了國籍,1997年,李連杰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十二年後,也就是2009年,李連杰又放棄了美國國籍,加入新加坡國籍。

兩度更改國籍,讓李連杰招來質疑聲一片,雖然他在採訪中說,自己永遠是中國製造,有著一顆中國心,國籍只是外物,但顯然這番話無法服眾,連最起碼的東西都丟了,還談什麼其他的呢?

“國家一級演員”,根本的底線就得是個中國人,如果連國籍都不是中國,其他一切都免談,所以被除名也是情理之中的。

另一位被除名“國家一級演員”稱號的,也是觀眾們的“老面孔”,那就是有著“鞏皇”之稱的鞏俐。

1965年的最後一天,鞏俐出生在遼寧省瀋陽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出生在東北的鞏俐,雖然很小的時候就舉家搬到山東,但天生的那種東北女性的霸氣,卻伴隨了她一生。

鞏俐從小就對藝術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彷彿天生就是為了舞台和聚光燈而誕生的,她參加過電視台的歌唱比賽,演過話劇,在學校裡也是小有名氣的“明星”。

1983年,鞏俐參加高考,但很遺憾,結果並不遂人願,天生骨子裡自帶的那股驕傲和不服輸的勁,讓鞏俐不想屈服於現實,於是她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準備第二次的高考。

但命運彷彿跟她開起了玩笑,這一年的高考成績依然不遂人願,就在她萬念俱灰的時候,轉機出現了。鑑於她在藝術方面有著很高的天賦,招生老師們都不想因此錯過一個好苗子,於是便上報上級,看看能不能破格錄取。萬幸,命運女神這次站在了鞏俐這邊,她成功被破格錄取,正式進入了中央戲劇學院。

鞏俐的開掛人生,也從她進入大學之後正式開始。 1987年,鞏俐被張藝謀選中,出演電影《紅高粱》,這部電影一經上映,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並成功斬獲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鞏俐也因此徹底衝出中國,成為享譽國際的大明星。

什麼是出道即巔峰?這就是!

此後,鞏俐頻繁出現在張藝謀的電影中,成為了大家口中的“謀女郎”,跟張藝謀合作多年,鞏俐拿大獎也是拿到手軟,如第1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瓦爾納國際電影節影后、第1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后。

延伸閱讀  女星深夜進導演房間,兩人共度長達11小時,討論新劇本?

1992年,鞏俐憑藉《秋菊打官司》這部影片,摘得了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影后的桂冠,同時也成為了中國內地首位威尼斯影后。

能夠獲得如此多殊榮的明星屈指可數,鞏俐的演藝生涯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就是這樣一位拿獎拿到手軟,還蜚聲國際的大明星,為什麼會被除名“國家一級演員”呢?

答案是國籍。

如果你現在網上搜索鞏俐的資料,會赫然發現詞條上寫著“新加坡籍女演員”幾個大字,原因就是鞏俐的前夫是黃和祥,他是新加坡著名的煙草大王,跟他結婚後,鞏俐便也主動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了新加坡,連最根本的身份都沒有了,又何談“國家一級演員”這個稱號呢?

無獨有偶,被除名“國家一級演員”稱號的女演員還有一位,那就是陳沖。現在的陳沖已經是奧斯卡金像獎的評委了,能以華人的面孔出現在這樣一個位置上,其影響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1961年4月26日,陳沖出生在上海的一個醫務工作者家庭,家庭的環境以及父母的教育,對陳沖影響很大,她從小就熱愛讀書和藝術,閒暇時便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多方面的興趣發展,為陳沖今後的演藝生涯做了良好的鋪墊。

1978年,陳沖考上了上海外國語學院,僅僅兩年後,她便憑藉電影《小花》摘得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后桂冠,和鞏俐一樣,陳沖也是年少成名,但跟鞏俐不一樣的是,出道即巔峰的陳沖選擇息影,遠赴大洋彼岸的美國求學,能有如此魄力的人不多見。

1987年,陳沖和尊龍出演電影《末代皇帝》,並於次年在奧斯卡中斬獲九項大獎,陳沖的演藝生涯來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她徹底讓那些老外見識到了這位中國面孔的女演員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和鞏俐一樣,陳沖也是拿獎拿到手軟,如第44屆台灣金馬獎影后、澳大利亞電影學院最佳女主角、第9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影后等等,不管是國內的影后,還是國外的影后,陳沖通通拿了個遍。

和鞏俐不一樣的是,陳沖不光演戲能拿獎,導演電影也能拿獎。由於看到了太多毫無營養價值的影視作品,陳沖決定自己寫電影、拍電影。

就這樣,陳沖的導演處女作《天浴》在1997年正式上映,雖然是陳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但卻獲得了空前的成功,陳沖也順利拿下第3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剛演戲就拿影后,剛導演就拿下最佳導演獎,陳沖的人生著實讓人羨慕不來,同樣,這樣一位享譽國際的大明星,之所以從“國家一級演員”榜單中除名,也是因為國籍的問題。

當年陳沖在美國求學的時候,認識了好萊塢的身段教練柳青,柳青對她很好,無論是生活起居還是演藝事業上都幫助頗多,兩人也自然而然的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陳沖也就自主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了美國,儘管兩人後來離了婚,但國籍依然還是美國的。

延伸閱讀  馮紹峰為什麼被罵“渣男”?看看他的4任前女友,你就懂了!

藝術無國界,但藝術家是有國籍的。雖然藝術是包容的,但有些東西,不能用包容兩個字就一概而論。 “國家一級演員”的稱號,是我國對於文藝工作者的最高肯定,既然稱號前綴有個國家,那就是最根本的底線,如果連國籍都不是中國,那還談什麼其他的呢?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