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這個以風車鬱金香和井然有序出圈的國家,如今徹底陷入政治亂局,而這場風暴的中心,居然是靠近德國邊境、只有十萬人口的小城芬洛。
夜幕下的芬洛老城,默茲河倒映着路燈,幾名年輕人圍着燈桿一言不發,直接扯下了全城沒幾張的赫爾特·維爾德斯競選海報。這位極右翼大佬的故鄉,如今竟讓他成了過街老鼠,這反差簡直絕了。
而掀起這場風波的維爾德斯,操作堪稱政壇攪局王。2023年他領導的自由黨(PVV)意外大勝震驚世界,兩年後嫌政府對移民不夠強硬,今年6月突然退出執政聯盟,直接把政府搞垮,逼出了這場提前大選。
這個國家太滿了!66歲的芬洛炸物店老闆漢斯·施勒爾斯的怒吼,道出了不少荷蘭人的焦慮。他靠着Automatiek Piccadilly店的招牌咖喱醬裹炸蛋生意紅火,卻憂心孫輩要和移民搶生存空間,鐵了心要給維爾德斯投票。
維爾德斯確實把移民議題玩得飛起,沒充分證據也硬把住房短缺、治安惡化甩鍋給外來人口,還喊出停止接收難民、軍隊封國境的極端口號,今年9月在芬洛競選時更是警告國家要滑向多元文化地獄。
這波操作直接點燃了民眾情緒,芬洛最近因為修道院改建難民安置中心的事,徹底炸了鍋。數百人上街抗議,擔心年輕男性難民威脅社區安全,現場還爆發了反抗議,雙方吵得面紅耳赤。
現在都擺到檯面上了,以前大家還不好意思說。芬洛老城區酒吧Café de Blauw Trap老闆索尼·埃弗斯直言。要知道,維爾德斯的競選啟動儀式就是在他店裡辦的,如今移民話題已成當地政治討論的主旋律。
抗議者鮑里斯·皮耶佩爾斯直言這關乎安全,但支持者也毫不示弱。芬洛官方城市詩人Emirhan X直接怒斥抗議者是極右翼分子,就算被投訴到當局也不改口:事實就是如此,這可能是史上最緊張的大選。
這場撕裂背後,住房危機才是真正的死結。作為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荷蘭大片土地低于海平面,建房又貴又難,阿姆斯特丹、烏得勒支等大城市扛不住,連芬洛這樣的小城也沒能倖免。
各黨派支招五花八門,減稅、鼓勵合租啥都有,但不少政客直接把鍋甩給移民。有意思的是,荷蘭近期迎來烏克蘭難民潮,民眾怒火卻集中在北非等非歐洲國家移民身上,哪怕他們幾十年前就已落戶。
31歲的摩洛哥移民後代、心理學家阿卜杜勒賈利爾·貝爾-埃爾卡蒂布支持Denk黨,最看重機會平等。很多政黨承諾一堆,最後卻言而無信,大家都失去信任了。他的擔憂並非個例。
數據其實很打臉:移民犯罪比例雖偏高,但荷蘭整體犯罪率已連續十多年下降。更現實的是,芬洛19%的人口是移民,略高於全國16%的平均水平,近年荷蘭人口增長全靠移民,經濟發展離不開這些新鮮血液。
我們需要人來工作。芬洛城市營銷機構Venlo Partners負責人馬塞爾·塔貝爾斯一語道破關鍵。但選民的憤怒早已蓋過理性,荷蘭政壇的碎片化更是讓局勢雪上加霜。
這次大選有27個政党參選,預計16個能進議會,沒有任何一方能獨攬大權。最新民調顯示,自由黨雖可能拿最多選票,但席位會縮水,更尷尬的是其他主要政黨都明確表態不跟維爾德斯合作,他想當總理難如登天。
這場大選早已不只是150個議員席位的爭奪,更像是荷蘭社會的一場全民撕裂。移民、住房、治安、信任危機,每個話題都是火藥桶,而維爾德斯的極端言論,把這些裂痕徹底擺到了陽光下。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荷蘭再也回不去以前的平靜了。這場現實版左右互搏,不僅照出了富裕社會的焦慮,更讓全世界看到了移民議題背後的深層矛盾,後續如何收場,還得看選後的組閣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