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出席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詩璧/台北報導
長期關注詐騙議題的《ETtoday新聞雲》設立「打擊詐騙專區」,透過專題報導揭露最新詐騙話術與慘痛實例,致力將識詐觀念推廣給全民。為凝聚更多產業力量、擴大防詐影響力。《ETtoday新聞雲》所舉辦的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廣邀各產業代表共同參與,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分享數發部的打詐策略與工具,提到打詐的過程,就是好人與壞人的不斷攻防。
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分享「打詐策略與工具」,一開頭就提到打詐其實是好人與壞人的不斷攻防,分析詐騙集團的技倆是在社群平台投放詐騙廣告,數發部為此實施廣告實名制,並建立網詐騙通報查詢網、若是詐團用簡訊發送詐騙簡訊,數發部建立政府專用111簡訊短碼和金融機構專用簡訊短碼因應、詐團提供假的第三方支付虛擬帳號收款,數發部就建立第三方支付業者登錄制度和第三方支付虛擬帳號查詢平台。
若是詐騙集團在不同銀行帳號間轉帳洗錢,數發部、警方和金融業等多方聯手成立鷹眼識詐聯盟,用AI阻詐。詐團如果用假網站進行詐騙,數發部使用DNS RPZ機制降低詐騙網站流量。而透過遊戲點數轉帳要避開金融監控者,祭出遊戲點數延遲入帳跟遊戲點數線上鎖卡機制來因應,以上這幾點皆是好人與壞人的不斷攻防。
林宜敬分析詐騙產業鏈是從開放式的社群平台入門,導到封閉式群組,再進行一對一私聊,建立起信任和洗腦後,再要求被害人匯款,最後詐騙集團洗錢得逞。
▲從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得到相關消息後,通知各單位下架阻斷。(圖/數位發展部提供)
從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來看,當一般民眾報案或民眾發現是假公眾人物後通報,資料將進到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這時資料會進到金管會、數發部、內政部並通知公眾人物做確認,確認無誤後,再通知各社群平台下架。
數發部也公布最常被仿冒的公眾人物,第一名是三竹實訊股份有限公司,臉書下架粉專加貼文數就達2,022件,臉書下架廣告數762則,LINE下架帳號數47個,下架案件總數達2,831件。其次是元大銀行、第三則是股票分析師「何丞唐」。
▲數位發展部統計最常被仿冒的公眾人物,「三竹實訊股份有限公司」下架案件最多。(圖/數位發展部提供)
數發部認為,要用科技對抗科技詐騙,以AI對抗AI詐騙,以網路社群機制對抗網路社群上的詐騙,是最佳策略和工具,也將貫徹這三大策略,繼續打詐。
活動頁面:
相關新聞報導:
標題:「好人與壞人的不斷攻防」數發部打詐策略分享 公布最常被仿冒排行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