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正在經歷一場重大變局,中國的青少年正在被教育高壓與就業坍塌雙重絞殺,他們前面是深淵,後面是懸崖,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
一方面,當代青少年群體承受的心理重壓已經遠超常規認知,根據《2025青少年抑鬱症藍皮書》顯示,中國有2800萬的抑郁青少年,高中階段成了抑鬱症頻發的重災區,有超過4成高中生表示自己長期處於焦慮狀態,有超過3成高中生向家長抱怨,自己存在嚴重的睡眠障礙,一天的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還有全國各地不斷傳出的學生墜樓事件,這些事實都在告訴我們,教育流水線化的模式,正在批量生產心理傷殘者。
![]()
更讓人窒息的是,很多人以為熬過了高考就是人生的解脫,甚至很多學校的老師也在給學生不停的洗腦,他們告訴自己的學生,只要你考上了大學,你的人生就充滿了希望,可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子?高考不僅不是解脫的開始,還是另一個噩夢的開始。
2025年高校畢業生規模突破了1200萬人,但就業市場卻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的撕裂格局。
一方面是傳統文科專業供需比達到了驚人的1:42,三本院校的就業率跌破了60% ,尤其是文科專業,幾乎就是畢業即失業。
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等新興專業起薪就高達15萬+,但全國的人才儲備僅佔總需求量的2.3%。
這種資源錯位的情況導致學歷大浪費的現象持續蔓延,河南中煙流水線上竟然有30%的研究生操作工,而普通本科畢業生有接近一半畢業即失業。
當碩士送外賣、博士進流水線成為常態的時候,教育的投資回報率就在大面積崩塌,今年很多民辦高校的招生困境就是最好的證明,這說明家長和學生已經開始清醒,不再為那些垃圾學校買單。
看到這種魔幻的場景,很多人就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到底是為了什麼?
你想一下中國的青少年到底有多慘,10來歲的年紀,每天早上5點鐘就要準時起床,冬天外面的寒風凜冽刺骨,早點攤都沒有開門,就連流浪狗都還躲在自己的狗窩裡瑟瑟發抖,我們的孩子就已經起床獨自走向學校的大門。
上午好幾個小時高強度的學習任務,課間休息時間只有短短的10分鐘時間,如果遇到老師拖堂的情況,那就是幾十個人要在幾分鐘之內解決內急問題,很多學生沒辦法,就只能用不喝水或者憋尿的方法來解決,最後導致很多學生出現了嚴重的便秘還有結石堵塞問題,
![]()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10點鐘可以放學回家了,結果家長立馬就安排新的補習班,一直學到凌晨1-2點回家睡覺,睡3-4個小時之後又重新起床開始新的一天學習任務。
這就是無數學生的一個縮影,在如此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之下,很多孩子從小內心極度壓抑,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沒有時間去聽歌追星,也不敢有任何形式的青春期騷動,甚至某些學校班主任還不允許男女同學對視超過5秒,這種扼殺天性的做法,直接讓學生變成了一個無情的學習機器。
可即便如此,家長們還是一個勁的讓他們學不死就往死裡學,拼命壓榨他們的個人精力,之前很多人一直不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能隨意打罵,有人說是因為他們太脆弱了,其實不是,真正的原因是,以前的孩子他有情緒緩衝的空間,放學之後可以去找小伙伴玩,去外面摸魚,你罵他打他,他可以躲在一個地方消化自己的情緒,但是現在的孩子不一樣,他們回來就被關在一個封閉的房子拼命學習,沒有情緒緩衝的空間,最後就導致情緒長期壓抑,最終走上了極端的道路。
最恐怖的是,中國的孩子不只是高中階段如此,隨著教育內捲愈演愈烈,現在教育的軍備競賽已經開始一步步向低年級蔓延,以前是初中階段好好努努跟上進度就行,後來變成了小學階段就要發力,現在一步步發展成了幼兒園甚至懷孕階段就要上各種強度,各種補習班、胎教課程直接安排,多達好幾千上萬的成本榨乾了家長的收入,摧毀了孩子的童年。
之前網上有一個很火的視頻,一個外國人看著窗外燈火輝煌的大樓問了一個問題:那棟樓是什麼?天天燈火輝煌的,是一個工廠嗎?
聽到他的提問,旁邊的人告訴他:不是,那是一個學校。
得知真相後,這個男人滿臉的難以置信,他無奈地表示:什麼學校晚上9點20還開著?在美國高中孩子下午2:20就放學了,小學生的上學時間也只是上午9點到下午3點30,如果是這個樣子,那中國的孩子們恐怕將沒有一點個人時間。
![]()
沒錯,這就是中國孩子的真實情況,沒有一點個人時間,沒有童年,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考試,從出生那天開始,整個社會的評價系統就在告訴他們,從0-60歲,你的每一年都十分關鍵,他們被植入了永恆的生存焦慮,不敢停下自己的腳步。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因為自古以來,考試就是中國人人生逆襲的重要出路,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中國人唯一的出路。
從隋唐開始,我們就在大力推行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本質上是什麼呢?答案就是通過一場場考試來為國家選拔人才,同時打通不同階層的流通渠道,以保持社會的基本穩定。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考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科舉制度的慣性,靠考試改變命運的模式,已經深入人心。
因為在古代一個人如果能夠中舉,那就能獲得三大好處:
第一, 獲得國家編制,朝廷給你發放俸祿,理論上你一輩子都不會餓死。
第二, 國家給你免稅,讓你的土地收成全部屬於自己。
第三, 你還能利用手裡的特權來庇護族人,讓他們不用服兵役等等。
總之,在古代一個人只要通過科舉的選拔,下限就是縣級領導,上限則是省部級領導,甚至直接進入權力的中樞,所以古代所有家族都願意投入大量的資金讓自己的族人去參加考試,因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范進中舉的故事,他只是考上了一個舉人,他的岳父還有鄉紳大戶、當地官員就全都去慶祝,這深刻的說明了科舉對中國人的重要意義。
![]()
而科舉制度的消亡至今只有100多年,高考制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科舉制度的變種,都是通過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才,打通階級流通的道路,這種模式在以前沒問題,但是隨著大學學歷的不斷貶值,如今再想通過一場考試就來決定未來的命運,已經變得不太現實了,教育的投資回報率已經降低到了一個冰點。
我知道有人會說了,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那麼多人玩命的捲教育呢?
原因是因為劇場效應,當你在劇院裡面看表演,如果前面第一排的人主動站起來,那第二排為了看清楚就只能被動站起,最後一步步傳遞,就導致整個劇院的人都踮著腳尖觀看。
![]()
內捲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現在教育的投資回報率很低,但是只要有人在加大教育投入,那其他人就不敢停止自己內捲的腳步,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10幾歲就去打螺絲。
同樣的,職場也是一樣的情況,你可以躺平,但只要有一個人每天內捲加班到晚上十點,很快他就會被當做楷模去全公司宣傳,畢竟老闆眼裡只在乎利潤,不在乎你的生死,如果不是法律限制,他們肯定會榨乾你的最後一滴血,根據互聯網公司的調查顯示,職場抑鬱症患者中有83%的人在發病之前,就已經持續了6個月以上職業倦怠,這說明內捲的發展模式正在快速消耗未來的生命力以換取當下的運轉。
![]()
那如何才能走出這種內捲的困局?
第一,對職業能力進行“去學歷化”的重構。
讓學歷不再成為衡量一個人收入唯一的評價標準,當社會更注重個人能力而不是考試能力的時候,就能有效限制內捲的蔓延。
第二, 讓教育回歸本質。
教育的本質不是考試,而是教書育人,引導每個人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我們必須進行教育大改革,讓教育不再功利化。
第三,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和引導。
我們要告訴他們,學習不是人生唯一的目標,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這種愛好不一定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讓自己在孤獨的時候可以獲得一種精神寄託。
同時我們要努力培養他們與人打交道的能力,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而不是困在考試內捲的死局中無法自拔。
只有做好了這些事情,我們內捲的情況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