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8月14日,毛主席乘坐專列離開北京,開始一次至關重要的南巡。 8月31日晚,專列抵達江西省會南昌,在這裡,毛主席分別接見了程世清、韓先楚、許世友等軍中乾部。
跟許世友交談時,毛主席本來說得好好的,突然道:你要打倒的三個人都是好人,這次高抬貴手,刀下留人。但是,許世友卻反常地含糊不清,沒有像以往那般回答堅決照辦。
這個態度讓毛主席嘆了口氣:你對我的感情沒有過去深了,你不聽我的話,你也不聽我的話了。許世友看著主席滄桑的身影,張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可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那麼,這三個人到底是誰?跟許世友存在著哪些過節呢?
![]()
幾人矛盾的起點,是大運動初期,許世友的秘書李文卿在《近看許世友》一書中說及到了相關經過。
當初南京軍區也出現過混亂,司令員許世友向軍委請假,跑到大別山養了一段時間病,後又在北京、上海都生活過。
他一走,軍區還得有人管,軍區副司令員王必成、林維先、副政委鮑先誌等人就代為主持一些工作。在此期間,造反派依然多次沖擊軍區領導機關,許世友在大別山嚮軍區下命令,要調動部隊,向激進的人開槍。
但為了穩定局面,王必成等人沒有照做,這讓許世友認為這是不聽自己的話。而許世友在養病時,王必成他們接待了造反派的代表,還被迫在同意搞“四大”的意見書上簽了字。
![]()
此事傳到許世友耳朵里後,更引起許的不滿,要知道造反派可是連許世友的住處都衝擊過,眼下軍區內卻有人搞妥協,這在許世友的眼睛裡就是要聯合搞自己。
所以當一批需要軍區司令員簽字的材料送到許世友眼前時,他破口大罵:這是在亂軍,要自毀長城,告訴軍區,這些東西都不准發布。
其實就那個時局而言,王、林、鮑等人也很不容易,主官離位,軍區還是要運轉。面對混亂,許世友扛不住壓力抱病了,他們呢?面臨的壓力一點不少,卻只能留下來應對,在意見書上簽字也是迫不得已。
況且上級的政策不明朗,眼下造反派勢大,誰也不知道背後到底是誰授意,所以王必成他們只能按照局面來做。
![]()
許世友沒有想那麼多,只以為王、林、鮑是反對自己的,因此後來還說出一句更重的話:他們亂軍是為了奪權。
後來中央認為動亂太嚴重,進行一系列調整,許世友也回到南京軍區繼續掌權,這時王必成、林維先、鮑先志處境就不太妙了。
好在毛主席知道三人當初的難處,並非要跟中央對著幹,就安排他們到北京總參第一招待所住了一年多。
1969年末才重新安排工作:王必成調任為昆明軍區副司令員、林維先調任為武漢軍區副司令員、鮑先志調任為濟南軍區副政委。
![]()
說起來很無奈,其實許世友與三人早前關係都不錯。他們皆出自紅四方面軍,工作上也配合得很好,可就因為特殊時局下的一次誤會,產生了巨大的矛盾,毛主席1971年特意做“說客”也沒能調節好。
最可惜的還是王必成和許世友,他們是老鄉,又長期共事,沒這事之前感情極為深厚。然而,最終是差不多到了生命盡頭才把這個結解開。
許世友和王必成的老家就在相鄰的兩個村,著名的黃麻起義中,許世友帶了一支赤衛隊參與,而王必成是其中一員。後來他們一起參加紅軍、一起在紅四方面軍中打出名聲,直到抗戰才在不同的地區發展。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他們又在同一支野戰軍麾下,許世友擔任過華野9縱司令員,王必成擔任過華野6縱司令員。抗美援朝他們也都是在1953年才率部入朝,在異國他鄉有過交流。
![]()
回國後,許世友在華東軍區任副司令員,1955年大改編後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王必成則是先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後調到上海警備區任司令員,屬於許世友的下屬。 1960年又調任為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成許世友的副手。
兩人的歷史脈絡有很多交織點,絕對是超脫普通同事關係了。可也正因為如此,南京軍區的亂象發生後,許世友才對王必成格外氣憤,他說:我和王必成是老鄉,我把他帶出來一起參加黃麻起義,我們這麼親密的關係,別人反對我也就算了,就他不該。
雖然王必成試過跟許世友解釋,但許始終不相信。 1982年春節前夕,時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的王必成因不習慣北方的天氣,申請到南京養病休息,住在了普陀路1號。
此處離許世友所在的中山陵8號不遠,王必成就在過年時特意前去拜會。
見面後,王必成追憶往昔哽咽著說:許司令,當年赤衛隊100多號人,現在就剩你一個隊長和我一個隊員了,我們都是革命的倖存者啊。聽到這話,許世友也暫時放下彆扭,跟王必成交流了一番。
![]()
但,許世友的心裡始終還是有刺,在1984年1月的中顧委華南組會議上,再次不點名地批評:我們的老同誌之中,也有犯過錯誤的人,比如原先南京軍區的三個老紅軍,至今對錯誤還沒有個表態。
在場眾人都明白說的就是王必成、林維先、鮑先志,場內的王必成脾氣再好也忍不住生氣了,馬上起身離去。
同年6月,中顧委華南組第二次召開會議,經多位同志勸導,許世友、王必成才勉強坐到了一間房內。因為矛盾已經明面化,兩人最初臉上都有些不自然。
輪到王必成講話時,他還是想把事情化解掉,便將當年的前因後果都講了一遍,說到激動處整個人渾身顫抖。最後他也是動了真感情,看著許世友道:
老隊長,我們都70多歲的人了,快去馬克思那里報到了。我們這些老同志要多栽花、少栽刺,有利於團結的話多說,有利於團結的事多做。當年你要我開槍,但中央有指示不能開。毛主席後來也專門給你講過,他們三個是好人,你要高抬貴手。
![]()
說完這些,王必成還很誠懇地說:各位同志,我今天在對當年的往事作了一些說明,提初幾點意見,僅供大家參考。這些說明和意見,我不會加強於人,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大家可以反駁嘛!
所有人的目光隨即都轉移到了許世友身上,只見老將軍站了起來說:“王必成同志,你說得非常好。”隨後他過去緊緊握住王必成的手,幾十年的恩怨都煙消雲散。
1985年,許世友去世,幸好,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兩位將軍還是解開了心裡的結。